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
生体质,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师学生培养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06(c)-0182-01
意志品质是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
它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等,此外,意志品质还表现在勇敢、机智、顽强、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并且意志薄弱,自制力差,遭受一点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如此下去,不能不令人感到担忧。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影响教学质量,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年的体育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1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只有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成为合格的人才,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去培养自己意志品质。
尤其是要教育学生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是观点信念的完整体系,有了正确的观念信念就能判断所确立的行为目的是否正确,从而提高自觉性。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把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习惯。
其次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优良品质教育。
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精神。
对达到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有着重大作用。
2 加强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纪守法
纪律是学校、社会对学生行为提出要求,学生在履行各种规则、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中必须以学校和社会的要求作为行为准则,这就可以使自觉性得以提高。
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在站队集合、分组练习和老师讲解时要遵守纪律,任何情况下,不能擅自离开队伍,知道纪律是执行一切行动的保证,是学生逐渐养成懂法、守纪且有礼貌的人。
3 利用榜样示范教育作用
青少年、学生容易接受英雄行为的感染,英雄模范的意志最为学生所敬仰。
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以及取得优异成绩背后所经历的刻苦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从小在心中树立一个榜样,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热情。
另外,教师本身的行为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榜样,因此教师自己应该有着良好的意志品质,用行动来影响学生。
身先士卒,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4 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其他学科主要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体育教学则
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
如球类运动,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
游泳、足球、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
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
让学生在不利的条件下训练,能培养其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5 培养竞争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比赛或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力争第一的精神,同时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
竞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竞争条件下进行学习。
所谓游戏法就是指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学生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掌握和运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机智,灵敏和独立创造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
守纪律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另外,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光、冷空气的锻炼,提高学生对于冷、热气候的适应能力,以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6 意志训练要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分别对待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有所区别。
有的学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在课堂练习中能克服疲劳、伤痛等困难,做到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
在比赛中能胜不骄、败不馁,奋力拼搏,以顽强的斗志夺取最后的胜利。
而有的学生在练习中则显的意志薄弱,缺乏恒心与毅力,在练习中意志不坚定、无信心,稍有挫折或不利情况则灰心丧气,甚至退出练习或比赛。
如在游泳课中,有的学生能克服困难,呛水后也会继续练习,而有的学生却会退出练习。
因此,教师在进行意志训练时要掌握好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对待。
7 在达到适度运动量状态下完成任务
越是在困难时越能锻炼和考验一个人的意质品质。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
因此,在学生疲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刻苦耐劳,努力完成任务。
8 心理素质训练与意志品质培养要有机结合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且普遍存在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下等现象,而这种现象不是一朝一暮就能够改变的。
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这种状态的改变过程是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
多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堂体育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练习内容,我都有意创设克服困难的情景。
如在炎热的夏天上课,火辣辣的太阳光烤晒总是不能避免的。
从一开始就坚持对学生进行锻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的
意志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因此抓好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当前必须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5] 人民教育.杂志1994年第5期第46页“对青少年进行意志品质磨练”的信息.
[6]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