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在新课标下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的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一、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关注学的是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丰富的人生体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
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会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教师自身发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媒介,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
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为学生提供整合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效促进其发展。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问题.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自主学习而获得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理解、建构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讨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从而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不断完善。
探究式学习能体现出以下几点转变:其一,打破对知识纯粹客观性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其二、在探究过程中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其三,建立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其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的事实、提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的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
(5)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是为了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有效教学必须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二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受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础,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
(6)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同时,应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师应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
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总之,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更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探索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