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高中数学是整个高中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同学们感觉枯燥的课程之一。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士所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通过实际举例,提出了相关的比较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高深而奥妙无穷的学科,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这一学科考的是思维,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与记忆与语文、外语等其他课程比较起来,具有抽象枯燥、深奥难懂的特点,中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自然就很大。

所以在求学时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能就会使得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望而却步,停滞不前。

要针对数学学科结构及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创设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学习欲望,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每一堂课中有所收获,一点点进步。

具体的方法有:开门见山、趣味导入、联系实际、知识类比等。

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指直接地给同学们指出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需
要注意的一出经常出错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学重点突出,学生能抓住听课要点和集中注意力在最关键的问题上。

比如,教师在上高中数学中《二面角》的知识时就可以这样告诉同学们: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度量方法,那么你们知道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吗?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介绍这部分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大家可要认真听噢。

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比较自然的融入到二面角的学习环境中,能提高讲课效率。

二、趣味导入法
有谚语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

跟其他学科一样,老师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讲述与所讲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智力小游戏来适当的增加趣味的成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讲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段话让同学们不知不觉的就跟着老师主动思考起来:同学们,有这么一个好事你们愿意吗?从现在起,我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们每人分100块钱,但是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就是你们每个人需要: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总是前一天的2倍数,明白了吗?同学们一听,好事啊,但是又一想,有这么好的事情吗,这个条件会不会有什么陷阱?只有算出总收支的对
比,才能得出结论。

而这个支出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学习探索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

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知识内容,而且同学们兴趣浓厚,加深印象。

三、温故知新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复习旧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介绍或引入新的知识内容,温故而知新,是我们在教学中广为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承前启后,为新知识点的导人做到了铺路搭桥。

比如,在讲《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这一部分时,可以在回顾复习两角和公式的知识基础上导人,在讲《半角公式》时,可以在复习巩固二倍角公式的基础上引入。

关键是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消除对新知识的恐惧和畏难情绪,对旧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地引入新知识,使得学生对新知识逐渐理解和掌握,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四、联系实际法
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抽象严密,逻辑性强,深奥难懂,但是如果把我们所学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比如工农业生产和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都和数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数学处处有,人类社会完全离不开它,掌握一
定的数学知识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这样同学们再在学习数学或上数学课时就明白了学习数学是为了什么,学了数学能够做什么用,自然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学习热情就非常高,学习效果也就出奇的好。

比如,在讲高中数学《排列和组合应用》时,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实际情境:一共五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最终决出了第-n第五名的名次。

甲和乙都是参赛者,他们去问比赛的结果时,老师是这样回答的,甲和乙你们都没有拿到第一名,但你们都不是最差的。

从这个回答分析,五个人的名次排列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用数字作答。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情境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既感到好奇,又认识到数学的用处,学起来就认认真真,全神贯注。

五、知识类比法
类比是人们依照已经熟悉的事物来研究掌握新事物所用到的比
拟研究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类比有时会产生出奇的效果。

知识类比指的是运用前面学过的相似或相关的知识来进行进行对比,并且提出新问题,使得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从而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和掌握。

比如,在讲高中数学《指数和对数的不等式解法》时,可拿指数和对数方程的解法与之进行对比,并提出新课题,即由等式的解法过渡到不等式的解法上,从已知到未知,以旧带新,自然过渡。

六、小结
俗话说,法无定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艺术,而教学教学更是一门
艺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某种适当的方法,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就都是好的方法,我们就都可以拿来借鉴或引用,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梁彦霞.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教育[j]
[2]纪宏伟.《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j]
[3]崔为梅.用先进理念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