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午线轮胎用原材料性能要求及成品检测

子午线轮胎用原材料性能要求及成品检测


3.6 高顺式异戊二烯橡胶(IR)
替代NR,混炼胶门尼值低,加工性能好,化学成分与天然胶 相同,生胶强力低。高粘度的粘合配方(子口加强层)采用此胶 有效改进加工性能。由于异戊橡胶纯度高,灰分和凝胶含量较 低,因而质地均匀。异戊橡胶容易塑炼,压出的半成品收缩小, 硫化时胶料流动性好。用于轮胎钢丝子口包布胶和胎圈钢丝挂 胶。
0.8
0.8
0.8 0.8 0.8
0.8
0.8
塑性初值(P0), 最小值

30
30
30
30
30

塑性保持率(PRI), 最小值
60
60
60
60
50
40
50
拉维邦颜色指数, 最大值

6
---


门尼黏度, ML(1+4)100℃
60±5 ②

---


20CV 红
0.20
1.0 0.6 0.8 - 40 - ③
3.5 卤化丁基橡胶(CIIR或BIIR)
用于轮胎的内衬层(有内胎)或气密层(无内胎)。 轮胎工业中采用的卤化丁基橡胶主要是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 它们均具有空气透过性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轮胎的气密层配方中,随 卤化丁基橡胶用量的增加,轮胎的气密性能越好。对于无内胎轮胎采用 卤化丁基橡胶能起到保压和保护胎体的作用;对有内胎轮胎主要起保护 胎体免受空气中的氧和水份的侵蚀作用。
子午线轮胎用原材料 性能要求及成品检测
目录
1 对原材料质量首要的要求 2 子午线轮胎用天然橡胶 3 子午线轮胎用合成橡胶 4 子午线轮胎半成品部件的性能要求 5 子午线轮胎的成品检测
1 对原材料质量首要的要求
子午线轮胎的生产,与斜交轮胎相比,除要求生产厂的装备、工艺控制、 生产管理和测试水平要有较大提高外,对所用原材料品种、质量控制和 应用技术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使用性能稳定、均匀一致的高质量原材料,是生产高质量子午线轮胎的 重要保证条件之一。 2 子午线轮胎用天然橡胶 2.1总的要求及包装
目前我国轮胎工业中采用的丁苯橡胶主要是乳聚丁苯橡胶ESBR 1500 和充油乳聚丁苯橡胶ESBR 1712。 由于充油后改善了加工性能,生胶强度高(相对于合成胶而言),且保持 原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硫化胶滞后损失小,生热低,耐磨性好,有 好的牵引性能和抗湿滑性等。且充油后产量增大,成本降低。 乳聚丁苯橡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它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都接 近于天然橡胶,其中耐磨、耐热、耐老化、永久变形和硫化速度等特性 优于天然橡胶。
表 3 标准中国橡胶(SCR) 技术要求(GB/T 8081-1999)
各级橡胶的极限值
性能
恒黏胶 浅色胶 (SCR (SCR CV) L)
绿
绿
留在 45μ
筛上的杂质含量 0.05 0.05
/%(质量分数),最大值
塑性初值,最小值 —
30
塑性保持率,最小值 60
60
氮含量/%(质量分
数),最大值
0.6
GB/T 8658-1998 GB/T 1232.1-2000
GB/T 1232.1-2000(使用 ASTM IRB No.7)
表 5 丁苯橡胶 SBR 1712 技术指标 (优级品)


挥发分,%
指标 ≤0.60
试验方法 GB/T 6737-1997 热辊法
总灰分,%
≤0.50 GB/T 4498-1997 方法 A
0.6
挥发分含量/%(质量
分数),最大值
0.8
0.8
灰分含量/%(质量分
数),最大值
0.6
0.6
颜色指数,最大值 -
6
门尼黏度, ML(1+4)100℃
65±5①

5 号胶 10 号胶 (SCR (SCR
5) 10)
颜色标志
绿

20 号胶 (SCR 20)

50 号胶 (SCR 50)

0.05 0.10 0.20 0.50
表6 顺丁橡胶 BR 9000 技术要求(优级品)
性能项目 挥发分,%
指标 ≤0.50
试验方法 GB/T 6737 热辊法
总灰分,%
≤0.20 GB/T 4498 方法 A
生胶门尼粘度 ML(1+4)100℃ 45±4 混炼胶门尼粘度 ML(1+4)100℃ ≤65
GB 1232.1 GB 1232.1
留在45μm
筛网上的杂质/% (质量分数),最
0.05
0.05
0.05
0.05
0.10
0.20
0.10
大值
灰分/%(质量分 数),最大值
0.5
0.5
0.5
0.6 0.75 1.0
0.75
氮含量/%(质量分 数),最大值
0.6
0.6
0.6 0.6 0.6
0.6
0.6
挥发分含量/%(质 量分数),最大值
表1 TSR的级别
原材料
特征
控制黏度
全鲜胶乳
浅色橡胶,具有规定的颜色指数
无规定黏度或颜色
生胶片或凝固的混合 胶乳
无规定黏度或颜色
胶园凝胶和/或生胶 片
无规定黏度 控制黏度
级别 CV L WF
5
10或20 10CV或20CV
表2 TSR的技术要求(ISO 2000:2003)
性能 颜色标识
级 别① CV L WF 5 10 20 10CV 绿绿绿绿褐红 褐
GB/T 1232.1-2000 ASTM IRB No.7
丁苯橡胶是不饱和橡胶,其分子结构中双键含量比天然橡胶低,且因为 苯环的存在减少了双键的活性,所以与天然橡胶相比,丁苯橡胶硫化速 度较慢,胶料不易焦烧或过硫,有较好的耐热、耐氧、耐臭氧、耐日光 老化等性能。 丁苯橡胶分子链侧基中带有庞大的苯环,分子链的柔顺性差,内摩擦大, 因此,丁苯橡胶的弹性、强度、耐屈挠龟裂、耐撕裂、耐寒性等不如天 然橡胶。特别是制品在多次变形时生热较大,在加工过程中压延、压出 变形较大,较难加工,且胶料粘着性较差,贴合成型较困难,但与天然 橡胶相比,丁苯橡胶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透气性。 丁苯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工艺加工性能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调整配 方和工艺条件,或与天然橡胶并用而得到改善。
3.7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 )
代替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用于子午线轮胎的耐磨胶条(胎圈护胶),工 艺性能好。 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圈护胶,靠近轮辋,摩擦力大,要求有较好的形状 保持、耐磨、硬度高,胶料的门尼粘度一般都较高。以前采用高顺式BR, 以高炭黑、低操作油配合等手段来保证胶料的门尼粘度,但生产时胶料 的加工性能较差,门尼粘度易发生波动。而LCBR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分 布较窄、胶料填充能力大、炭黑混入时间短等特点,尤其是在加工过程 中门尼粘度降低较小,非常适合于子午线轮胎胎圈护胶的性能要求,在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在国内一些轿车子午线轮胎厂已逐步使用,但用量与 国外相比仍较小。它的特点是使高速轮胎在保持较好抗湿滑性的同时具 有较低的滚动阻力,适应了近年来对轮胎的绿色环保要求。特别是充油 溶聚丁苯橡胶,在轿车子午线轮胎胎面橡胶的使用,可提高白炭黑的用 量以取代炭黑,大大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虽目前用量小,但前景十
检验方法
ISO 249
ISO 247 ISO 1656 ISO 248:1991 (烘箱法100℃±5
℃) ISO 2007 ISO 2930 ISO 4660 ISO 289-1
①制胶原料见表1。 ②有关各方商定的其他黏度值。 ③这些级别的黏度未被规定,因为其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由于老化和加工。然而,该黏度在 生产端一般控制在65(+7,-5) 的范围,或有关方面商定的其他黏度值。
3 子午线轮胎用合成橡胶
3.1 总的说明和包装:
1)所供材料的包装应合理。 2)所供材料应洁净,同时无外杂质。 3)每包胶的重量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重量±2%。 4)每块胶应用不分解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打包,其塑料熔点≤115 ℃,比重≤0.925,厚度为0.05mm,当使用产品标号塑料条时,此聚 乙烯塑料必须具有与打包胶块用的材料相似的性能。 5)胶块和容器应清楚地标明内装聚合物品种和制造日期。 6)交货应在生产之日起的12天到8个月之间进行。 7)每次装运货应寄送“质量检验报告”。
2.3 标准橡胶的优点
与传统生产的烟片胶相比,标准橡胶(颗粒胶)的优点是 (1) 使用生胶理化性能分级,合理区分和判别天然橡胶的内在质 量; (2) 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 (3) 颗粒胶的粒子小,大大增加了与片状胶相比的干燥面积,既 缩短周期又易控制质量; (4) 采用烧油或煤热风干燥,代替木材熏烟,既节约木材,也保 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表4
丁苯橡胶 SBR 1500 技术要求 (优级品)
项目 挥发分,%
指标 ≤0.60
灰分,% 有机酸,%
皂,% 结合苯乙烯,% 生胶门尼粘度 ML(1+4)100

混炼胶门尼粘度 ML(1+4)100 ℃
≤0.50 5.00~7.25
≤0.50 22.5~24.5
47~57
≤88
试验方法
GB/T 6737-1997 热辊法 GB/T 4498-1997 A 法 GB/T 8657-2000 A 法
30
30
30
30
60
50
40
30
0.6
0.6
0.6
0.6
0.8
0.8
0.8
0.8
0.6
0.75
1.0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