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病历模板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病历模板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临床病例报告模板
设计者:蒋滔高金霞王天丰
感谢:黄璟、周颖、腾方君、刘川子同学的友情帮助。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实践中提供更好的意见、建议,共勉!
日期:2014-4-18
病历报告
病历编号
医生姓名:
患者姓名:日月年至日月年
病历概述
(用不多于一百字对病历做一简单描述)
1. 病人信息纪录:
1.1 姓名:
1.2 性别:
1.3 出生日期:日月年1.4 初次就诊年龄:
1.5病人主诉:(时间、部位、症状)1.6 系统病史:
(如果有则在相应方框打勾)
2. 临床检查:
2.1 口外检查:
2.2 口内检查:
2.2.1 软组织检查:舌、口底、前庭沟、系带、唇颊、软硬腭、腺体有无异常;
姓名日期
2.2.2 牙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在下列相应的方框内打勾)
2.2.3 牙周检查:
咬合关系:错合拥挤深覆牙合深覆盖
对刃牙合反牙合
其他:
诊断:
检查者签名:
纪录者签名:菌斑% BOP %
Smith and Knight tooth wear index 2.3 术前口内/外照:
2.3.2术前九张:(视情况而定)
2.3.3术前十二张:(视情况而定)
2.3.4术前十四张:(视情况而定)
2.3.5术前口外照片:(必须)
2.3.6术前近距离口外照片:(视情况而定)
口唇休息位影像正面微笑影像正面大笑影像
左侧微笑影像右侧微笑影像
2.4 术前X线片:
2.4.1术前X线片结果
牙周膜:;
根尖周:;
龋损;;
牙槽骨吸收:;
其他:。

2.4.2术前X线片(粘贴)
2.5 其他特殊检查:(可视情况而定,非必须)2.5.1 石膏模型检查:(照片同术前五张或其他)
2.5.2咀嚼功能检查:
牙合力检查:
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肌电图检查;
3.诊断:
3.1 诊断概述:
3.2 诊断内容:
3.2.1
3.2.2
3.2.3
3.2.4
……
4. 治疗目标:
4.1美观提升:
4.2功能改善:
4.3 控制疾病,维持长期疗效:
5. 治疗计划:
5.1 方案一:
5.1.1 即刻处理或基础治疗:5.1.2 过渡处理;
5.1.3 修复重建处理:
5.1.4 后期维护:5.1.4.1 定期复查:
5.1.4.2 复查内容:5.2方案二:同上;
5.3 方案三:
……
6.1.1
6.1.2
6.1.3
6.1.4
……
6.2 治疗过程:
(根据不同的治疗过程,记录相关的重要内容,如有必要并随附相应照片;以下内容供参考。

)6.2 修复前口腔一般处理:
6.2.1 处理急性症状:
如:急性牙髓炎、牙槽脓肿、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6.2.2 保证良好口腔卫生:
如:常规洁牙等;
6.2.3 拆除不良修复体:
6.2.4龋病、牙周病治疗;
6.2.5余留牙的保存与拔除:
6.2.5.1 松动牙::
6.2.5.2 残根:
6.2.5.3 根分叉病变:
6.2.6 修复前正畸治疗:
6.2.7 咬合调整与选磨:
6.2.
7.1 牙合垫应用:
6.2.
7.2 诊断性调牙合
6.2.
7.3 临床调牙合
6.2.
7.4 重度伸长牙的处理:
6.2.
7.5 不均匀磨耗的部分选磨:
6.2.9口腔粘膜疾患治疗:
6.2.10 修复前的外科处理:6.2.10.1 唇、舌系带矫正术:
6.2.10.2 牙槽嵴修整术:
6.2.10.3 骨性隆突修整术:6.2.10.4 前庭沟加深术:
6.3 修复处理:
7. 术后照:
7.1术后X线片:(如果有)
7.2 术后口内照:(同术前)7.3术后口外照片:(同术前)
8.口腔宣教:
9. 术后复查或随访:(如有照片更好)9.1 复查方式:
如:电话、邮件、约病人到医院等;
9.2 复查内容:
医生评估:
病人反馈:
9.3 随访时间:
一周、三个月、半年、一年等;
附:10、美学修复检查记录
10.1 术前照片:(术前口外照+术前近距离口外照+口内照)(参前)
10.2 美学修复患者术前特殊资料:
10.2.1 患者美观自评
10.2.2 患者要求及期待
白且排列规则的牙齿
轻度排列不规则的牙齿
微笑照片()有;()无
研究模型()有;()无
X线片()有;()无
10.3 面部分析(相应括号打勾;横线中填写)
10.4 唇齿分析:
10.4.1 息止牙合位时牙齿暴露:
瞳孔连线与水平方向()平行;()左倾斜;()右倾斜角连线与水平方向()平行;()左偏斜;()右偏斜面中线与垂直方向()平行;()左偏斜;()右偏斜侧面像()正常;()凸面型;()凹面型唇()中等;()厚;()薄
E-线上颌 mm;下颌 mm
( ) A ( ) B ( ) C
上颌 mm; 下颌 mm
10.4.2切缘曲线与下唇关系
( ) 圆凸型 ( ) 平坦型 ( )
反切缘凸度
( ) 接触型 ( )不接触型 ( ) 覆盖型
( ) 右侧 ( )右侧 mm ( ) 右侧 mm
( ) 左侧 ( )左侧 mm ( )左侧 mm
10.4.3微笑时露龈量(笑线)
( )中位 ( ) 低位 ( ) 高位牙龈暴露量
( ) 右侧 mm
( ) 左侧 mm
10.4.4微笑宽度(牙齿暴露量)
( ) 6-8 ( )10 ( )12-14
10.4.5唇廊
( )正常 ( ) 宽 ( ) 缺失
( ) 右侧 mm
( ) 左侧 mm
10.4.6 上中切牙中间线与面中线的关系
( ) 居中相符 ( ) 右偏 mm ( ) 左偏 mm
10.4.7牙合平面与口角连线的关系
( )平行 ( ) 右偏斜 ( ) 左偏斜
10.5 牙齿分析
10.5.1 上颌与下颌切牙中间线的关系
( )居中相符 ( )右偏 mm ( ) 左偏 mm
10.5.2 牙齿类型
( )卵圆型 ( )尖圆型 ( ) 方圆型
10.5.3表面结构:
宏观结构 ( )无 ( )轻微 ( ) 明显
微观结构 ( )无 ( )轻微 ( ) 明显
10.5.4上颌中切牙:形状、轮廓、比例
正面像 11宽长比
例%
侧面像 11 ( ) 正常
( ) 颊倾 ( ) 舌倾
21宽长比
例%
21 ( ) 正常 ( ) 颊倾
( ) 舌倾
备注:
10.6齿龈分析
上颌下颌
牙齿形态()正常;()异常()正常;()异常
牙齿比例()正常;()异常()正常;()异常
切牙间角()正常;()异常()正常;()异常
牙体长轴()正常;()异常()正常;()异常
牙齿排列()正常;()拥挤;()稀疏()正常;()拥挤;()稀疏
牙龈边缘()对称;()不对称()对称;()不对称
龈缘顶点()规则;()不规则()规则;()不规则
龈乳头()存在;()丧失()存在;()丧失
牙周生物型()厚;()薄()厚;()薄
病理变化()牙龈炎症;
()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龈增生;
()牙龈萎缩()牙龈萎缩
缺牙区牙槽嵴()正常;()吸收()正常;()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