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和特点
1.1投资努力加强
根据对外经贸合作部的统计数据,从2005年1月到12月,中国外资总额为692亿美元,比同时期增长10.43%;实际利用外国资本46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加14.90%。
2002年1月到12月,外资总额为439.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加31.47%;实际利用外资245.7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长18.69%。
到2002年6月末,外资总额为789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98.02亿美元。
1.2投资项目系统化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增强自身竞争力,“服务”趋势加强。
同时,跨国公司也加强在制造产业链中的营销,物流,研发,售后服务,把一般制造业,制造业装配线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因此,中国变成了跨国公司制造业发展的首选地。
1.2.1继续投资制造业
在中国加入WTO后,给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跨国公司已经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
他们已经作出调整,和投资计划一致。
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并建立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制造公司。
中国制造公司已经在许多消费型生产领域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关于这些领域,跨国公司没有再投资和建立新的工厂,而只是向某些制造产业项目进行采购。
1.2.2投资产品服务产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中国服务业领域。
包括银行金融产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包括批发、零售、外贸、分销的物流产业还包括法律咨询产业、会计、管理、公共关系等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跨国公司正在促进它在中国的公司投资到当地的总部。
一些公司把中国的总部作为亚太总部。
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操作中心。
在当地总部之下,也经常有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媒介中心等等。
1.3投资区域集中化
自从2005年,跨国公司已经增加投资到渤海经济圈,把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心;增加投资到扬子江经济圈,把上海作为中心;增加投资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把香港作为中心。
到2005年,85.96%外资分布在东部地区,8.78%分布在中部地区,5.26%分布在西部地区。
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增加中西地区的投资,而是依然把东部地区作为投资的关键地点,并且有扩大在东部投资的趋势。
1.4投资方式多元化
1.4.1根据UNCTAD’S的统计数据,跨国并购在中国可能10亿到20亿美元。
中国每年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大约300到400亿美元,将近5%是跨国并购,其他大部分是新建项目投资。
同时,在中国出现一些非典型并购。
当建立合资,许多持有现金和技术的外国商人被估计为股本,获得中国企业的已经存在的股本。
对于中国方面,这也是合并和收购的一种形式。
例如:美国福特电机公司用4千万美元采购中国江陵汽车公司80%B股,因此导致江陵汽车20%的资本股变为江陵汽车重要股份。
1.4.2从合资到独资
独资趋势不是跨国公司最近的新趋势。
自从1997年以来,中国的外资企业数多于合资企业数量,从2000年开始,外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额超过合资企业。
,从发展趋势可见,独资企业越来越超过合资企业。
例如,中国外资额为1 5643,合同金额430亿美元;新的外商合资8894,合同外资176亿美元。
独资企业项目数是合资企业项目数的2倍。
1.4.3从单个投资单个项目到投资产业链
大型跨国投资不是单独在中国,而是完整的产业链投资。
跨国公司能驾驭完整的产业链投资到一起,或者在中国建立必要完整的系统,它能获得在中国竞争的主动权。
Nokia是一个在
北京投资的典型的产业链投资案例。
1.5投资管理系统统一化
1.5.1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面临调整管理系统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必须由中国政府批准。
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更多考虑的是在中国长期发展的策略,但是不仅是看起来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润。
他们采纳正在调节中的办法,但是不同意在中国的全球标准统一投资协议。
许多跨国公司总部已经制订了重要的策略调整和管理系统改革。
例如,美国许多公司管理关键已经从制造改为服务,近10年来,GE公司已经把“Multiples Service company”的制造业改革;Matushita 公司已经从复杂电子电器制造商转变为电子公司。
1.5.2建立并强化操作中心
中国市场规模潜力巨大,地方性差异和专业差异巨大。
仅仅一个中国总部,跨国公司综合高效的混合资源,发展竞争困难。
跨国公司常常建立某个操作管理中心来协调在中国的商业。
一种是不同的服务操作中心,这从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总部分离。
例如,投资中心、生产中心、分销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售后服务中心、金融中心、账户处理中心、媒介公共关系部门、政府事务部门等等。
这些操作中心实际上是当地总部不同的生意代理。
另一种是分支办公室,即跨国公司母公司建立在中国商务代理。
例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实际上,一些中国区总部跨国公司商务代理已经在不同地区构成了操作管理中心。
跨国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高校合理安排这个操作管理中心。
2.中国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中国负责执行生产和操作服务管理,他们和中国文化传统在行为和思考类型上相似,他们能和下级交流与合作,执行高效管理;同时,这些中方各人已经接到了许多西方教育,他们已经了解西方行为方法,管理独特等等,他们将能懂得西方行为模式。
他们已经很好的了解和贯彻外国老板的管理概念。
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当地化对缓解文化冲突、有效合作。
2.1跨国公司贯彻人才本土化策略
2.1.1加强企业的国际国际化,增加东道主策略优势
如果大量东道国国家人员进入当地的跨国公司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