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罐头成品检验规范

罐头成品检验规范

福州金富琳食品有限公司罐头成品检验规程1、目的本规程包含产成品各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抽样方式、检验方法、判定标准等,用于罐头成品检验作业指导。

2、范围用于铁听罐头、玻璃瓶装罐头、软罐头等包装形式产品的终成品检验。

3、相关标准GB/T10786-200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GB/T 15171-1994 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GB/T14251-1993镀锡薄钢板园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QB/T1006-1990罐头食品检验规则GB14939-2005鱼类罐头卫生标准SNT 0400.1-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1部分总则SN/T 0400.4-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4部分:容器SN/T 0400.7-200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7部分:成品SN/T 0400.10-2002 出口罐头检验规程怔住蒸煮袋食品SNT 0400.11-2002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玻璃容器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4789.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T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N/T2131.2-2010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4、缺陷分类4.1严峻缺陷指阻碍人体健康,消费者无法同意,加工过程中能够幸免的缺陷。

4.2一般缺陷指感官性能或物理指标中一项或几项不符合产品标准,加工过程中难以幸免而不阻碍食用的缺陷。

5、检验分类5.1交收检验5.1.1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

5.1.2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指每批产品必检项目,包括感官性能、部分理化指标(净重、固形物含量、氯化钠等)和商业无菌指标。

5.2型式检验5.2.1一般情况下,一年至少两次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

5.2.2以下情况也应进行型式检验:5.2.2.1更改要紧原辅材料;5.2.2.2更改关键工艺;5.2.2.3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2.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全部检验项目。

6、抽样标准6.1一般要求应在检查批中的不同部位、不同箱中随机抽取外观正常样品。

6.2物理感官和容器密封性检验抽样方案一般缺陷的检查水平(1L)为S-1或S-2,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正常和加严抽样方案见表1或表2,选用抽样方案应遵照QB/T1006中的“转移规则”。

表1:1L为S-1和AQL为6.5时正常和加严检查抽样方案表2:1L为S-2和AQL为6.5时正常和加严检查抽样方案7、真空度测定7.1器具:真空度测定仪(精度0.005MPa)7.2标准值表3:各包装形式真空度标准值7.3真空度测定分不有破坏罐头密封和非破坏罐头密封两种测定方法。

7.4破坏罐头密封测定法:将罐头样品竖放在检验台上至室温,然后用真空表在罐盖上测定,测定时用手按着真空表,将针尖对准盖缘胀圈或盖中心部位,用边均匀压下,使针尖穿透罐盖,按指针指示刻度迅速读出真空度(MPa);7.5非破坏罐头密封测定法:采纳人工打检或仪器测定的方法。

8、顶隙度测定8.1器具:埋头度仪(0.01mm),卷边测微仪(0.01mm),直尺(1mm)等。

8.2标准值:顶隙测量是从液面至瓶口的距离,要求在密封状态下,标准值见表4。

表4:顶隙度标准要求限值8.3金属罐顶隙度测定用埋头度仪测定罐盖埋头度(Cs),用卷边测微仪测定开启的罐盖铁皮厚度(Ct),将一直尺横搁在罐口,取另一直尺与之垂直,测定罐内食品表面至横尺下边的距离(L1)。

净顶隙度(L)按式(1)计算: L= L1- Cs- Ct式中:Cs——试样卷边埋头度,单位为mm;Ct——试样盖铁厚,单位为mm。

8.4玻璃瓶顶隙度测定将瓶盖开启后,用一直尺横搁在瓶口,取另一直尺与之垂直,测定瓶内食品表面至横尺下边的距离,即为顶隙度。

9、净重的测定9.1器具:不锈钢丝圆筛(圆筛直径200mm,丝直径1mm,孔眼2.8mm×2.8mm);天平(精度=g)。

9.2标准值9.2.1净重应符合表2有关净重的要求,每批产品平均净重应不低于标明重量。

9.2.2净重同意短缺量符合表5求。

表5:净重同意短缺量9.3检测步骤擦净罐头外壁,用天平称取罐头总质量m1。

将内容物倒出后,空罐洗净,擦干后称重m2 ,按式(2)计算:m= m1- m2式中:m——罐头净含量,单位为g;m1——罐头总质量,单位为g;m2——空罐质量,单位为g;10、固形物含量的测定10.1器具:不锈钢丝圆筛(圆筛直径200mm,丝直径1mm,孔眼2.8mm×2.8mm);天平(精度=g)。

10.2标准值表6:固形物含量及同意偏差10.3检测步骤开罐后,将内容物倒在预行称重的圆筛上,圆筛下方配接漏斗,架于容量合适的量筒上,不搅动产品,倾斜圆筛,沥干3min后,将筛子和沥干物一并称量。

将量简静置5min,使油与汤汁分为两层,量取油层的毫升数乘以密度0.9,即得油层质量,按式(3)计算固形物的质量分数:]X1= (m4- m3)+ m5 m5×100m6其中:m5=V×0.9式中:X1——固形物的质量分数,单位为%;m3——圆筛质量,单位为g;m4——沥干物加圆筛质量,单位为g;m5——油脂质量,单位为g;m6——罐头标明净含量,单位为g;V——油层的毫升数,单位为ml;11、 pH测定11.1器具:pH计(刻度为0.1 pH或更小些);甘汞电极(此电极应保存在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

11.2标准值:低酸罐头pH大于4.6。

11.3检测步骤11.3.1 pH计的校正将仪器斜率调到最大,拨开电极上部橡胶塞,使小孔露出(否则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使测量数据不准确);将电极从蒸馏水杯中拿出,用滤纸将残留水吸干,再将电极放进装有PH 值6.88(20℃)缓冲液烧杯内,读数稳定后,调整仪器上定位旋钮,使仪器显示6.88pH,然后将电极拿出,用蒸馏水洗净电极吸干水珠。

然后将电极放进装有PH值4.0或5.0(20℃)缓冲液烧杯内,读数稳定后,观看仪器显示是否为4.0或5.0,若不是需调节仪器上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为4.0或5.0,用蒸馏水洗净电极用滤纸吸干残余水珠,再复测PH 值6.88(20℃)缓冲液,仪器显示6.88pH,则两点法校准完成。

11.3.2测定将电极插入被测试样液中,并将PH计的温度校正器调节到被测液的温度,当读数稳定后,直接读出PH,精确到0.05PH单位。

11.3.3计算方法:假如有关重现性要求已能满足,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精确到0.05HP单位。

11.3.4重现性:同一人操作,同时或紧接的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1PH单位。

11.4缓冲液:下列各缓冲液可作校正之用。

11.4.1 PH6.88(20℃时)的缓冲液配制:称取3.402g(精确至0.001 g)磷酸二氢钾和3.549 g磷酸氢二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毫升。

11.4.2 PH4.0(20℃时)的缓冲液配制:称取10.211g(精确至0.001 g)苯二甲酸氢钾(在125度烘过1小时至恒重)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毫升。

11.4.3 PH5.0(20℃时)的缓冲液配制:将分析纯的柠檬酸氢二钠配制成0.1mol/L溶液即可。

12、感官检测12.1器具:白瓷盘,匙,不锈钢圆筛(丝之直径1mm、筛孔2.8 mm×2.8 mm),烧杯,量筒、开罐刀等。

12.2色泽12.2.1操作:在白瓷盘中观看其色泽是否符合标准,将汤汁注入量筒中,静置3min后,观看其色泽和澄清程度。

12.2.2标准:具有新奇鱼的光泽,油应清晰,汤汁同意有轻微混浊及沉淀。

12.3滋气味12.3.1操作:检验其是否具有该产品应有的味道与气味,有无哈喇味及异味。

12.2.2标准:具有油浸鱼罐头应有的味道及气味,无哈喇味及异味。

12.4组织与形态12.4.1操作:将内容物倒入白瓷盘中,观看其组织、形态是否符合标准。

12.4.2标准:其组织紧密适度,鱼块不碎散,无粘罐现象,块形大小均匀,无杂质存在。

12.4参加感官检验人员须有正常的味觉与嗅觉,感官鉴定过程不得超过2h。

13、容器内壁检验:用清水冲洗粘附在容器内壁的内容物后观看容器内壁。

13.1金属容器内壁检验观看内壁腐蚀露铁、硫化斑或硫化铁,内涂料脱落以及内流胶等情况。

13.2玻璃罐容器观看瓶盖内壁涂膜有无露铁及划伤,密封胶涂布是否均匀一致,与瓶盖粘接是否牢固,有无移位和断裂,密封垫圈是否平坦光滑、色泽均匀。

13.3 复合材料容器内壁检验观看容器内壁有无分层开裂、斑点、气泡、发白、凹凸不平、刮伤、穿漏、锡铂脱落等。

14、容器密封性检验14.1铁听罐头密封性检验铁听罐头密封性检验,可选择减压或加压试漏法进行检测;建议本司选用间接减压试漏法。

14.1.1抽样:检查水平(1L)为S-2,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参照表2。

14.1.2直接减压试漏法14.1.2.1原理:将空罐内空气抽出使罐内形成一定真空时,密封不良的空罐,罐外空气便通过其泄漏处进入罐内,使罐内所盛清水产生气泡,从有机玻璃试漏板可观看气泡冒出的部位,密封性良好空罐则无此现象。

14.1.2.2装置:试漏装置由有机玻璃试漏板、密封橡皮垫圈、气液分离瓶、真空表和真,空泵组成,安装如图1所示。

图1直接减压试漏装置1.空罐2.密封衬垫3.试漏板4.气液分离瓶5.真空表6.通气阀14.1.2.3检测步骤:a. 将洗净的空罐,经35度烘干,在烘干的空罐内小心注入清水至八、九成满,将透明有机玻璃试漏板压在罐口上,在空罐罐口与有机玻璃试漏板之间衬以橡皮垫圈,用手稍稍压紧。

b. 启动真空泵,关闭通气阀,用手按住盖板,操纵抽气,使真空表从0 Pa升到6.8×104 Pa的时刻在1min以上,并维持l min 以上,从试漏板处观看罐内卷边及焊缝处是否有连续不断气泡发生,凡同一部位有连续不断的气泡产生,则推断为泄漏,记录漏气时的真空度,并在漏气部位上做好记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