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常用方法(补)
三、新奥法施工
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和扰动持续时间。 因此要求能用机械开挖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用钻 爆法开挖时,要严格地进行控制爆破;尽量采用大断 面开挖;根据围岩类别、开挖方法、支护条件选择合 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 应短一些;支护要尽量紧跟开挖面,缩短围岩应力松 弛时间。 早锚喷,是指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 的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围岩 不致因变形过度而产生坍塌失稳;另一方面是使围岩 变形适度发展,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必要时 可采取超前预支护措施。
一、公路隧道施工常用方法
新奥法与传统的矿山法相比,不仅仅是手段上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工程理念、力学概念和设计原理的不同。新 奥法是一个体现应用岩体动态性质较完整的力学概念, 科学性较强的隧道施工方法。因而不能单纯地将它仅仅 看成是一种施工方法或是一种支护方法,也不应片面理 解仅用锚喷支护就认为是采用新奥法,新奥法的内容及 范围相当广泛、深入,它既包括隧道工程设计,又包括 隧道工程施工,还包括隧道和地下工程的科学范畴的大 系统工程。新奥法应用岩体力学的理论,以维护和利用 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喷为主要支护手段,达 到及时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亦成为支护体系 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测量、监控来 及时而正确的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
一、公路隧道施工常用方法
矿山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一、公路隧道施工常用方法
它与新奥法的根本区别,除了施工原理不 同外,在具体作业上还有:传统的矿山法 中不强调采用锚喷支护,而大量采用钢、 木支撑;不强调要及早闭合支护环;很少 采用复合式衬砌,而是大量采用刚度较大 的单层衬砌;不进行施工量测等。 近年来,由于施工机械的发展,以及传统 矿山法明显的不符合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 和不经济,已逐渐由新奥法所取代。只有 在一些缺少大型机械的中、短隧道中,或 不熟悉新奥法的施工单位还采用传统的矿 山法。
Ⅰ
刚性支护
Ⅲ 柔性支护 IV-模注支护
σ
) P1 f( u=
B
u
荷载——结构模式
荷载——结构模式
工程类比法用得最多;信息设计法比工程 类比法更为合理更为可靠;三种方法并用 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新奥法的要点: 1)围岩体和支护视作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 主要的承载单元; 2)允许坑道开挖后围岩产生局部有限的应力松弛, 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 3)通过试验、监控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 载——变形——时间特性; 4)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 支护结构; 5)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信息反馈, 改修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三、新奥法施工
三、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按其开挖断面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可分为:全断面 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其若干变化方案。 (一)全断面法 (1)概念: 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做 衬砌的隧道开挖方法,一般适用在地质条件较好的Ⅰ~Ⅱ 级围岩,也可用在单线铁路隧道Ⅲ级围岩地带。 (2)开挖顺序(图): ①全断面开挖;②锚喷支护;③浇筑混凝土衬砌。 (3)适用环境: 全断面法,常适用于Ⅰ~Ⅲ级硬岩的石质隧道。该法可采 用深孔爆破。
施工中上下部可配置同类较大型机械并行操作,当机械不足时 也可交替作业。当遇短隧道时,可将上部断面全部挖通后,再 挖下半断面。优点:该法施工干扰较少,可进行单工序作业。
(a)长台阶法
(b)短台阶法
(C)超短台阶法
三、新奥法施工
长台阶法的作业顺序为: 对于上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钻眼、装药爆破,地层较软时亦 可用挖掘机开挖。安设锚杆和钢筋网,必要时加设钢支撑、喷射 混凝土。用铲斗为1.6m3的推铲机将石渣推运到台阶下,再由装载 机装入车内运至洞外。根据支护结构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 必要时在开挖上半断面后,可建筑临时底拱,形成上半断面的临 时闭合结构,然后在开挖下半断面时再将临时底拱挖掉。但从经 济观点来看,最好不这样做,而改用短台阶法。 对于下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钻眼、装药爆破。装渣直接运至 洞外。安设边墙锚杆(必要时)和喷混凝土。用反铲挖掘机开挖 水沟。喷底部混凝土。开挖下半断面时,其炮眼布置方式有两种: 平行隧道轴线的水平眼(图3-5);由上台阶向下钻进的竖直眼, 又称插眼。前一种方式的炮眼主要布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能 有效地控制开挖断面。后一种方式的爆破效果较好,但爆破时石 渣飞出较远,容易打坏机械设备。
三、新奥法施工
b.短台阶法:上台阶长度5~50m,适用于Ⅳ~Ⅴ级围岩,
可缩短仰拱封闭时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但施工干 扰较大,当遇到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 助开挖措施稳定开挖面,以保证施工安全。短台阶法的作 业顺序和长台阶相同。 c.微台阶法:也称超短台阶法。上台阶仅超前3~5m,断面 闭合较快。此法多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各类围岩地段, 当遇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施工措施 稳定开挖工作面,以保证施工安全。
差
良好 上台阶初期支护
良好 下台阶初期支护
监控量测
下一循环Ⅳ~Ⅴ级较软而节理发育的围岩中。 (5)台阶法三种方案: 台阶法可分别采用三种变化方案。其划分一般是根据台阶 长度来决定的(图)。 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 件来决定: A.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 时间要求越短; B.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对施 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a.长台阶法:上、下台阶距离较远,一般上台阶超前50m以上,
一、公路隧道施工常用方法
矿山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①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和持续时间。采 用钢支撑,可以增大一次开挖断面的跨度,减少分部 开挖次数,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从而达到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次数。 ②早支撑,指开挖坑道后应及时施作临时构件及支撑, 使围岩不致因变形松弛过度而产生坍塌失稳,并能承 受围岩松弛变形产生的压力。并进行定期检查支撑的 工作情况,若发现变形严重或出现损坏征兆,应及时 增设支撑予以加固和加强。 ③快衬砌,指拆除临时支撑时要及时修筑永久性混凝 土衬砌,并使其能尽早承载参与工作。若采用的是钢 支撑又不必拆除,或无临时支撑时,亦应尽早施作永 久性混凝土衬砌,防止坑道壁裸露时间过长风化侵蚀
三、新奥法施工
(7)施工要点 ①配备钻孔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缩 短循环作业时间,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工序,提高施工 进度。 ②利用钻孔台车深孔钻爆增加循环进尺,控制钻孔进度, 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 ③及时对开挖轮廓围岩施做喷射混凝土封闭层。 ④有条件时采用导洞超前的开挖方法,合理组织施工保证 隧道施工安全。 ⑤仰拱、铺底超前二次衬砌且一次全幅浇筑,Ⅰ~Ⅱ级围 岩离掌子面距离≤120m,Ⅲ级围岩≤90m。 (8)开挖时注意事项 见课本69-70页
三、新奥法施工
8m ~ 5
台阶法图示
台阶法施工方式
施工准备
(3)台阶法开挖施工流程图
超前地质预报
爆破设计
上、下台阶测量放线
按 规 定 处 理 并 反 馈 信 息 反 馈
上台阶钻眼
下台阶钻眼
装药爆破
按 规 定 处 理 并 反 馈 信 息 反 馈
通 风 初喷后出碴
差 上台阶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 下台阶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
三、新奥法施工
采用新奥法施工的公路隧道,应视其规模、地质条件 以及安全要求、施工方法,并充分利用现场监控、量 测信息来指导施工。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不得有任何 省略。新奥法的特征之一是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 指导施工,即通过对隧道施工中量测数据和对开挖面 的地质观察等进行预测、预报和反馈。并根据已建立 的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方法(包括特殊的、辅助的 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的参数 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坑道围岩稳定、 工程质量和支护结构的经济性等。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少扰动、早锚喷、 勤量测、紧封闭”。
(4)特点: 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 业,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 缺点是由于开挖面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次循环工作 量相对较大,故此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运输 及支护能力。 全断面法施工开挖工作面大,钻爆施工效率较高,采用深眼爆破 可加快掘进速度,且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较少,有利于围岩稳 定。缺点是每次深孔爆破震动较大,因而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 计和严格的控制爆破作业。
三、新奥法施工
超短台阶法施工作业顺序为: 用一台停在台阶下的长臂挖掘机或单臂掘进机开挖上半断面 至一个进尺。安设拱部锚杆、钢筋网或钢支撑。喷拱部混凝 土。用同一台机械开挖下半断面至一个进尺。安设边墙锚杆、 钢筋网或接长钢支撑,喷边墙混凝土(必要时加喷拱部混凝 土)。开挖水沟、安设底部钢支撑,喷底拱混凝土。灌注内 层衬砌。 如无大型机械也可采用小型机具交替地在上下部进行开挖, 由于上半断面施工作业场地狭小,常常需要配置移动式施工 台架,以解决上半断面施工机具的布置问题。
新奥法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 1、工程类比法; 2、现场监控量测法(信息设计法); 3、理论计算验算法:
P max
P
A
P0
原岩压力线
P0
Pc
PE
P max
Ⅰ
形变压力区
P0
K
锚 Ⅱ 喷
PK P1
初喷
P1
Pc PE
Ⅲ锚
喷 二次
cE D
Pmin
P0
松散压力区
Ⅳ
u0
uE ur
锚喷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