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意见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区“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发展主题,打好“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四大战役,扎实推进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换代工作,不断提升环卫管理城镇一体化水平,促进全区环卫管理工作整体跃升。
二、工作目标加强城镇环卫基础设施配置和日常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的能力,力争实现各站压缩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干净整洁、箱体功能完好,密闭运输率100%;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全年无安全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务(一)加强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1.规范果壳箱、垃圾桶设置管理。
城区范围内要加强果壳箱、机械化收集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设置,更新一批破损、陈旧的果壳箱和垃圾桶,逐步淘汰主次干道旁设置的垃圾收集房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对主次干道两侧的果壳箱、垃圾桶实行定点设置,通过设置机械化收集桶的方式替代收集房,提高生活垃圾收集的效率。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按照“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方便适用、有利于环卫作业”的要求,在现有环卫设施的基础上,新设一批标准化垃圾收集房、收集桶、果壳箱,设置的收集房、收集桶、果壳箱应当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充分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设置标准可参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XX),尝试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收集;对现有环卫设施存在破损、缺失、功能不全的要进行全面的整治改造提升,确保满足功能需求;有条件的镇可以尝试通过设置机械化收集桶的方式逐步实行生活垃圾直收直运。
2.规范中转站的建设和管理。
城区要修订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专项规划》,力争在年内完成城东、城南2座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的转运站建设任务,逐步关停城区范围内对居民影响大、对环境影响大、故障多、效率低的小型转运站,有条件的更改为环卫工人休息点或公共厕所;加强对现有运营中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维护和保养,联合设备厂家制订全年专项维保及大小修计划,做到设施设备稳定可靠、重大隐患及时排除,场内场外干净整洁。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环卫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指导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要根据镇区日产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来扩展生活垃圾中转能力,对故障频发、使用年限超过5年以上的压缩设备,应及时更新;对陈旧老化、密闭不良的箱体,应全面维修;尚未做到100%压缩转运的镇(开发区、街道),要加快建设和扩建生活垃圾中转站。
3.规范垃圾运输车辆管理。
城区范围内在3月份前,通过新一轮的生活垃圾运输市场化招标的方式淘汰陈旧的、超期服役的运输车辆,更新一批全新的生活垃圾压缩箱,达到全面更新提升的管理要求;各镇(开发区、街道)要从改善环卫设施,服务民生大局的角度出发,在3月份前,淘汰一批不符合环卫要求的运输车辆和压缩箱,原则上,使用满2年及以上的普通箱体必须淘汰(不锈钢箱体等高规格的除外)。
对尚能使用的要加强维护和保养,杜绝带故障作业、跑冒滴漏。
4.强化公共厕所管理。
提升城区公厕管理标准,对城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差、群众反响强烈的公厕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开发商代建后验收移交的方式,发展附建公厕,逐步增加城区公厕的数量,改变“南少北多”的现象;强化公厕的日常管理,做到定人定岗,增加日保洁频次,改善公厕内外环境,提升城区公厕管理水平。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公厕环境改善的投入力度,做到设置合理科学、管理规范有序、环境通透整洁,着重要加强公厕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做到上下水畅通、设施功能完好、便池便槽干净无积污、空气流通无臭味。
(二)加强生活垃圾收运管理1.加强源头收集管理。
要加快城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修订,优化现有收运的模式,扩大机械化收集生活垃圾的范围,主干道实行100%机械化收集,住宅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收集车辆实行登记备案制度,淘汰人力三轮车、拖拉机等落后的收集车辆,尝试在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实行上门直收的收集模式。
通过大型转运站的建设,推广垃圾源头收集入站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射频卡技术规范源头生活垃圾的调运。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根据各镇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生活垃圾源头收集模式,引导和鼓励村委、社区使用先进的源头收集车辆,减少源头收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禁将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大件垃圾、工业垃圾等特种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收集;严禁在村收集过程中为了减少生活垃圾运输次数而故意焚烧生活垃圾;严禁在果壳箱、收集房、垃圾桶内焚烧生活垃圾;对垃圾收集房要定期刷新和消杀,确保不产生次生污染。
2.加强中转运输管理。
要加强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日常管理,实行定人定岗,保证有专业人员操作机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转运站保持清洁、规范、有序,定期除臭消杀;凡是收集的生活垃圾必须经压缩后才能转运,要按照压缩箱压装容量进行压装,防止因多压而导致压缩箱跑冒滴漏;不得将工业垃圾、化工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特种垃圾压入压缩箱内转运;严禁在转运站内焚烧生活垃圾,或者焚烧后压入压缩箱内转运。
城区范围内要加强对中标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管考核,对中标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予以严格管理和考核奖惩。
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加强生活垃圾的运输管理,定期清洗和检修车辆和压缩箱,确保外观整洁、功能完好;垃圾运输车辆出转运站前,应将压缩箱尾部冲洗干净,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运送;在运输途中应加强巡视,确保无冒烟带火的安全隐患。
3.加强生活垃圾调度管理。
严格执行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对生活垃圾的调度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生活垃圾处置终端(焚烧发电厂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各镇(开发区、街道)的生活垃圾必须严格按照指令,送往指定的处置终端,不得私自改变处置终端,确保市、区、镇三级的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要严格执行环卫部门对各镇(开发区、街道)垃圾运输车辆核定的运输线路,垃圾运输车辆在城区范围内运输时,必须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期,严禁私自改变运输线路,造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全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加装GPS和射频卡,实行对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一卡通”管理;垃圾运输车辆在终端区域运输时,必须严格遵守厂(场)内的交通规则,按照限定时速运输,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和在终端卸料时不得吸烟、乱丢烟头,以防明火遇沼气发生爆燃;在处置终端等候卸料时,要按照秩序排队等候进入,严禁争道抢行,造成堵塞。
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开发区、街道)要高度重视本地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本实施意见,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具体工作计划或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环卫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各类环卫基础设施要进行全面排摸,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各村(社区)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切实提高“组保洁、村收集”日常工作水平。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开展辖区内爱护环境、爱护设施的宣传教育,并建立对环卫设施的日常巡查机制。
加强对单位和个人履行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共同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
(三)加强督查考核区城管局要加强对各镇(开发区、街道)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协助各镇(开发区、街道)建立环卫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并从XX年4月1日起,对各镇(开发区、街道)垃圾运输车辆(含压缩箱体)的车容车貌、运输路线、密闭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采取每月巡查整改考评和即时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考核结果列入各镇(开发区、街道)的月度城镇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成绩。
环卫处上半年工作总结****年我处以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环卫改革,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处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大改变了宜章县城脏、乱、差的现象,为优化我县的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创卫”、“优环”意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把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优化经流济环境变成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切实增强团结意识,切实增强稳定意识,争做勤奋学习,关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把全处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统一到全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温“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上来。
>二、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环卫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卫改革步步深入,经处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上报县城管局批准,于****年3月20日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方案的落实。
改革后的环卫,出现了日新月异的面貌。
>一是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加大了清扫保洁力度。
在全城规划范围内,按照清扫面积及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划分了14个清扫保洁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了一名不脱产的小组长,实行定路段、定人员、定职责的管理方式,负责对各自所分的路段进行全天候清扫保洁。
对于清扫保洁人员,打破大锅饭,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了内部竞争上岗、优化组合。
部分路段又对外实行了招标,增强了全体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环卫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对每个清扫保洁小组,按照《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考核扣分标准》,实行日检月评。
每月评比结果的头名和末名予以奖励或罚款100元,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宜章县城的街道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二是恢复了市容监察队。
针对县城内乱丢、乱扔、乱扫等违返市容市貌的行为,我处市容监察队依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负责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三是成立渣土管理办公室。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建工程日益增多,渣土等管理办公室则依照宜政通[****]33号宜章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城区渣土管理的通告》内容对各建设、施工单位及调运渣土的车辆进行综合管理。
>四是成立环卫服务队。
依照宜政通[****]24号宜章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县城区内实行袋装收集垃圾的通告》内容对全城各住宅小区、单位居民实施上门收集袋袋垃圾服务,同时提供对外环卫有偿服务。
并依照宜价字[****]21号文件标准对服务用户的收取服务费,大大减少了居民将袋袋垃圾扔在路上及人行道上的现象。
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更美化了县城环境。
>五是清运组按原有的经费成本核算制运作。
据统计,上半年清除全城垃圾死角共达300余处,清运垃圾总量达46000余吨。
为了方便了居民垃圾的投放,在全城多处垃圾死角增设了垃圾箱(清水1个、环城北路1个、西门新村2个、黄岑岭路口2个、宜章八中门口1个)。
同时争取政府资金5万元,组织对玉溪河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十天之内清除玉溪河垃圾1600余吨。
>六是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实行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政策,按章收费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