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结果评估)【圣才出品】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结果评估)【圣才出品】

第9章结果评估1.什么是政策评估?政策评估的意义何在?答:(1)政策评估的含义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其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2)政策评估的意义政策评估作为一种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是政策运行过程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政策评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①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任何政策的实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它的实行效果如何,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够得到确认,因此,政策评估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

②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一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呈现出其走向。

伴随着政策目标的逐步实现,该政策是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止,这都必须依据一定的评估资料。

政策的走向一般有三种情况:a.政策继续。

即通过科学的评估,发现该政策所指向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其政策环境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基于这种情况,还适宜用原来的政策继续指导这个问题的解决。

b.政策调整。

如果一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新情况新变化,原来的政策已明显不适应新的政策情况,就必须对原有政策进行调整或者革新,以适应新变化,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

c.政策终结。

即完全终止原来的政策。

这有两种情况:第一,政策目标已经实现,原有政策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完成了一个政策周期,自然终结;第二,政策环境或问题本身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有政策已明显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而且通过调整已无济于事,这时就需要终结旧政策,代之以新的、更为有效的政策。

③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政策的继续、调整还是终结,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的政策评估基础上。

只有通过评估,才能确认每项政策的价值,并决定投入各项政策的资源的优先顺序和比例,以寻求最佳的整体效果,有效推动政府各个方面的活动。

同时,通过政策评估,也可以对照以往的政策资源分配情况,看其是否合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政策活动优质高效地进行。

④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经验决策必须向科学决策转变,而政策评估正是使决策迈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体现了科学性,为下一步的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政策评估对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不可或缺的。

2.政策评估有哪些基本类型?答:公共政策评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但过多过细的分类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

从评估的实际出发,可以对公共政策评估做出三种分类: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对象评估、专业评估、自我评估;方案评估、执行评估、终结评估等。

(1)从评估活动的方式划分,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①正式评估。

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由专门的机构与人员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所进行的政策评估。

这种评估由于评估机构与人员具有专门的知识与素养,评估的资料详尽真实,评估方法手段先进,因而评估的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②非正式评估。

指那种对评估者、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资料都未作严格要求而进行的局部的、分散的政策评估。

非正式评估虽然结论不一定非常可靠、完整,但其形式灵活、简单易行,有广泛的适用性。

这两种评估活动方式可以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以正式评估为主,同时,将非正式评估作为正式评估的事先准备和必要的补充。

(2)从不同的评估者划分,分为对象评估、社会评估、自我评估①对象评估。

指由政策目标集团成员进行的评估。

由于政策目标集团成员是政策的承受者,他们对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利弊得失有最真切的感受,对政策的成果最有发言权。

因此,这种政策评估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以对政策的成效有真实的估计,其结论具体、真切。

但这种评估也有不足之处,目标集团成员只是社会的一部分,提供的资料虽然真实,但有较大的局限性。

②社会评估。

指在政策系统之外所进行的评估。

通常有两类:a.政府等公共部门委托的专业评估;b.社会成员自行组织的评估。

对象评估与社会评估可以统称为外部评估。

这种评估的优点在于评估者在一定程度上能置身于政策系统之外,从而使评估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实施评估的机构与人员一般都具有专门的评估理论与知识、方法与手段、实践与经验,从而使评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但这种评估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评估机构与人员容易受委托者在经费和资料两方面的限制,从而有可能削弱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③自我评估。

指由政策系统内部进行的评估。

优点:a.评估者中有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对整个政策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评估的结论较为可靠;b.从评估的实用性来看,政策系统内部评估的结论可以直接被用于政策调整,容易产生效用。

缺点:a.由于评估者是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可能会因为顾及政绩而夸大成绩、回避失误;b.可能会从部门的局部利益考虑而产生片面性;c.可能会受到机构内部利益和人际关系影响而失去公正性。

(3)从评估实施的阶段划分,分为方案评估、执行评估、终结评估①方案评估。

又称预评估,是指在政策实施前进行的评估。

由于政策还未执行,因此,评估是预测性的。

评估者往往根据以前积累的经验,加上运用现代电脑技术进行模拟运行,对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的效果做出分析与估计。

这种评估的优点在于,评估的结果可以直接用来指导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可以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政策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但这种评估终究只是预测的,还不是现实的结论。

②执行评估。

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估。

虽然这时的政策执行还未结束,但政策推行的效果、效率、效益已经表现出来,特别是政策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政策资源配置中的问题、政策环境中某些条件的改变等已经暴露出来。

这种评估的优点在于评估中所获取的资料都是即时的、具体的,评估的结论是真实的、可靠的;另外,评估的结果也能立即和直接产生作用,用来对正在执行中的政策进行调整。

但执行中的评估只是对进行中的一定过程所作的评定,由于过程并未结束,所以评估带有过渡的、暂时的性质。

③终结评估。

指政策执行完成后的评估,这是对一项政策的最终评估。

由于政策已经执行完毕,政策的最终效果、效率、效益已经成为客观存在,评估的结论是对政策全过程的总结。

这种评估要求对政策全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对政策实施后的结果有全面的把握,对以往的方案评估、执行评估有详尽的了解。

3.简述政策评估的过程及方法。

答:政策评估是指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正规的、科学的政策评估,经过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政策评估在实施以前必须进行周密的组织准备工作,这是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政策得以顺利进行和卓有成效的前提条件。

组织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①确定评估对象。

确定评估对象实质上是解决评估什么的问题。

政策具有相关性,某一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多项政策共同作用的产物,要清楚地划出一项政策作用范围的边界并不容易,同时,并不是任何政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评估。

②制定评估方案。

这是政策评估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评估方案是评估实施的依据和内容,评估方案设计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高低和评估活动的成败。

评估方案必须以书面的形式系统、详细地说明以下内容:a.阐述评估对象,明确指出评估什么。

b.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评估目的决定评估的基本方向,解决的是为什么进行评估的问题。

c.确定评估标准。

事实分析和价值分析以及它们的有机结合是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

评估标准通常体现为评估指标体系,它决定着评估类型和评估方法。

d.提出评估的基本设想,根据评估目标确定评估的内容、范围,制定出评估方案。

e.说明评估的场所、时间和工作进度,以及评估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问题。

评估方案应将评估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评估者(主体)、评估对象(客体)、评估目的(出发点)、评估标准(准则)和评估方法(手段)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评估系统。

③挑选和培训人员。

评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理论研究过程,它对评估人员的理论素养要求很高。

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评估人员,提高他们的理论分析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构建具有较高水准的评估队伍。

(2)实施阶段实施评估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实施评估工作的好坏与评估活动的成败紧密相关。

实施评估阶段的关键是一些具体调查方法和评估方法的运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有:①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是政策评估的基础,评估政策的过程其实也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为了保证所获信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需要综合采用各种科学方法来收集信息,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案例法、实验法等。

②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那些有关政策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③综合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

在实施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

(3)结束阶段结束阶段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政策评估离不开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受客观条件和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难免有疏漏。

因此,当收集评估信息、得出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