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夫子自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夫子自道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 译文:_叶_公__向__子_路__问_孔__子__做_人__怎__么_样__。_______ (5)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 译文:_但_是__还__有_比__生_命__更__为_我__所__喜_欢__的_。________ (6)弗得则死(省略句) 译文:_得_不__到__(它__)便__死__亡_。_____
4.理解孟子所强调的“义”的内涵。在今天,我们应当赋予它 怎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家的政治理想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者所强调的“义”是儒家的道义,这 是他的时代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苛责古人,要认识到,在两 千多年前作者能有这样的抱负,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今天,我们所说的“义”应指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 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我们更要发扬“舍生取 义”的精神。
阅读课文 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父没.,或劝之仕 C.故患有所不辟.也
B.卒.供役而还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解析] A 项,“没”通“殁”,去世。B 项,“卒”,完毕、 终了。C 项,“辟”通“避”,躲、设法躲开。D 项,“有”通“又”,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3.形近替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 列传》),“被”与“披”因都含“皮”而通。
对通假字的理解和句意关系甚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 在考试中,碰到实词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通 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替代,望文生义,因为通假字 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至六章都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好学好问,乐以忘忧, 智、仁、勇。简单的几句话,生动平易,描绘出孔子超越世俗的伟 大人格,这也是孔子最高的人生境界。
一、关于孔子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 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 节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 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 “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 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论语·述而第七》 6.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 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怕。”子贡说:“他老 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论语·宪问第十四》
7.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 者不能并有,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道义也是 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选择道义。生命本 是我所喜欢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所以我不干苟且 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 所以有的祸害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一切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 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免祸害的事情,哪有不
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 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 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 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 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还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 下之通义也。”
探究
精研文本
本板块选录的这七章分别写了以下内容: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 修养的过程。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 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只是 非常好学。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5.孔子自述其心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6.孔子以君子 之道自省。7.孟子认为,君子应“舍生取义”。
[答案] 第二章写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 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 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子路的回答显示了他重承诺、讲义气的 豪勇气概;颜回的回答则显得谦虚、谨慎,很有修养;孔子的回答 充分表现了他的“仁德”,已成为千古名句。
3.第三至六章是孔子的自我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你能看出孔 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
晨读
开卷有益
【画面描述】 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 务员”的“金饭碗”。“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 “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 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 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课前
自主导学
第 1 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第一章中孔子用年龄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对此,你 怎样认识?这一千古名言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 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君 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 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 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 ,原来的字叫古字, 后 起 的 字 叫 今 字 。 如 “ 至 莫 夜 月 明 ”( 《 石 钟 山 记 》 ) 中 “ 莫 ” 通 “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一般单纯考查通假字的可能 性不大,通假字往往结合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来考 查。
通假字的出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音替代。其一是以声旁字(独体)替代同音的形声字(合体),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2.音近替代。一种是声母相同,即双声通假。如“距关,毋内 诸侯”(《鸿门宴》),“内”和“纳”的声母都是 n,故相通。另一 种是韵母相通,即叠韵通假。如“举酒属客”(《前赤壁赋》),“属” 通“嘱”,二者韵母都是 u。
2.第二章写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从他们各自不同的对话 中,你能发现他们各自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断句) 译文:_鱼_是__我__所_喜__欢_的__,__熊_掌__也_是__我__所_喜__欢__的_。_________ (2)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 译文:_他_老__人__家_(_这_正__是__)叙__述_自__己__啊_。______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状语后置) 译 文 : _即_使__十_户__人__家_的__小__村_子__,_一__定__有_像__我_这__样__又_忠__心__又_信____________ _实__的_人__。___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有”同“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 )
(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尔”同“耳”,而已,罢了
)
(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 )
(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 )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激
)
(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 )
1.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够做到自立;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道的自然规律 及其对人的支配能力;六十岁,一切都能听之入耳,并能分辨真假, 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论语·为政第二》
2.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道:“何不 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 有什么遗憾。”颜渊道:“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 劳。”
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 人使他怀念我。”
——《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孔子说:“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 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喜欢学问罢了。”
——《论语·公冶长第五》 4.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很多乐 趣。不符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
——《论语·述而第七》
5.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 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做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 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