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04《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育种学
学时:72 学分:2
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学
开课院(系)教研室: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草药与植物科学
教材、教学参考书:
《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植物育种学》,胡延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药用植物育种学》,庄文庆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
《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
《蔬菜育种学》西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90年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
《药用植物育种学》是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及研究选育和繁殖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通过课程学习,以及实验实习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培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育种及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一、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二、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四、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掌握品种的概念、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了解药用植物育种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药用植物育种目标与途径
第一节药用植物育种目标
第三节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
教学要求:掌握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确定一般原则;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和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明白获得新品种的一般途径。

第二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第一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种质资源的类别
第三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育种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掌握种质资源的分类特点及使用,掌握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的方法及其研究内容。

第三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
第一节引种原理
第二节引种方法
第三节驯化
教学要求:了解引种的概念和意义,握引种驯化的原理,了解引种的工作程序。

第四章选择育种
第一节选择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选择方法
第二节种源选择
第三节有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四节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育种
教学要求:理解选择育种的概念和意义,了解选择育种的方法,理解种源选择的概念,掌握芽变和实生选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有性和无性繁殖药用植物的选择方法,了解选种的程序。

第五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亲本选择与选配
第二节杂交技术
第三节杂交育种程序
第四节回交育种
第六节营养系杂交育种
教学要求:了解杂交育种的特点和意义;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掌握杂交育种亲本选择选配的原则,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了解有性杂交的方式;掌握杂交后代选择培育方法及回交育种、远缘杂交和营养系杂交育种的技术。

第六章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
第二节植物繁殖方式与杂种优势利用
第三节杂种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看蔬菜育种)
第五节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第六节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
教学要求:理解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及特点;掌握优势育种的程序、杂种的制种方式、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利用的方法。

第七章倍性育种
第一节植物的多倍性
第二节多倍体育种
第三节单倍体育种
教学要求:了解倍性育种的概念、意义和特点,掌握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多倍体和单倍体的鉴定和后代选育的方法及多倍体的利用
第八章诱变育种
第一节物理诱变
第二节化学诱变
第三节药用植物空间技术育种
教学要求:了解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掌握诱变育种辐射剂量确定的原则、化学诱变的处理方法、诱变后代的选择培育。

第九章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第三节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第十章品质育种
第一节品质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品质及其遗传特点
第三节品质育种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药用植物品质的意义和特点,掌握品质的概念和品质性状的遗传、鉴定及优质品种的选育方法。

第十一章抗病虫育种
第一节药用植物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品种的抗病性及其鉴定
第三节品种的抗虫性及其鉴定
第四节抗病虫品种的选育
教学要求:理解药用植物抗病虫育种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中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抗病虫的机理,掌握抗性资源的筛选方法与抗性育种的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第一节品种区域化鉴定、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第二节品种审定和认定
第四节良种繁育
教学要求:了解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和鉴定的重要性及程序,了解良种繁育的任务,重点掌握良种繁育的方法、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措施及种子检验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实验学时数为8学时
(二)实验以学习方法为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内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麻育种基地参观,听取植物育种方法介绍
杂交实验
石斛繁殖技术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课内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在课内教学活动中侧重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实验技能的提高,并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

(二)课外和参观等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参观现场,使学生具有初步从事科研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