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年 级
三年级
数学
章 节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 时
一课时
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
班班通
软件环境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 )年( )月( )日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
( )月( )日是植树节。
( )月( )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
你还知道哪些重大的节日?
3、记录新中国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民间也有称阴历的。
激发探究兴趣,利用年历认识年月日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利用手中的年历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3、合作探究:
一年有多少个月?
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每月大约有多少个星期?
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不管是哪一年,1年都月12个月。(板书)
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自己先默读一遍。这里的腊指的是哪个月呢?(12月)那冬呢?(11月)
学生活动
两人合作学习。
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结果。
学生概括
查阅年历检验,得出结论:
无论哪一年都有12个月。
同桌讨论最简便的记忆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教学重、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学习者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一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我首先借助年历组织学生有目的观察、合作,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看年历,而且还掌握了自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媒体、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含教学平台)的使用及分析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复习检测旧知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2、你知道日历是记录什么用的吗?(时间的)
那么你知道下面这些日期吗?
(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记住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大、小月呢?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巧妙的记忆方法。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记住它。
学生汇报:
拳记法:举起左拳,背向自己,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说明8月要再从1月的地方开始数(二月除外)。师生同时数。
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万年历,把1989—2006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1993—2008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将闰年的年份涂成红色。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这一题材,借助一定的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呈现新知
1、年月日的形成:
年月日与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有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
2、观察年历,你在上面获得了哪些信息?(公历、农历、星期几)
操 练
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学生活动
讨论、合作
探究等
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谁也不站起来?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动直观。
运用手中的年历,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演示拳记法,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背景中主动地、自由地捕捉数学信息,使学
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察1989~2006年2月的天数统计表,不仅可以发现新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教师补充小知识: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1年7月13日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
3月12日是植树节。
6月1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
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
没有研究过的:年、月、日。
汇报已有的知识经验。
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
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12个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我们习惯上把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板书大月),
30天:四、六、九、十一月(小月)把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板书小月)。
二月:28天(29天)
一年:365天
(学生随着汇报)
5、你们想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吗?老师给大家将个故事。相传古罗马国王制定的历法是将一年分作12个月。因为国王的生日在七月,所以他规定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但这样一来,一年就有366天,多了一天。那么怎么办呢,因为古罗马每年处决犯人都在二月份执行,因此人们都厌恶二月,于是就在二月份中减少一天得29天,凑齐365天。后来,国王的侄子当上新国王,他的生日在八月,是个小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便下令再从二月份里抽出一天补在八月,使八月成为大月。同时把十月、十二月也改成大月,把九月、十一月改成小月。从此,二月份又少了一天,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