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 PPT课件
装置
(一)滤器基本结构和透析器一样, 有平板型和空心纤维型,滤过膜是用 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的非对称膜,即 由微孔基础结构所支持的超薄膜,膜 上各孔径大小和长度都相等,故血滤
时溶质的清除率与其分子量无关。
血液滤过
滤过膜特点①由无毒无致热原,具 有与血液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成;
②截留分子量明确,使代谢产物 (包括中分子物质)顺利通过,而 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仍留在血液 内;③高滤过率;④不易吸收蛋白, 以避免形成覆盖膜,影响滤过率;
•
CRRT的护理
概念;CRRT(即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连续肾脏
替代疗法的英文缩写。又名
CBP(continue blood purification);
床旁血液滤过:定义是采用每天24小时或接近24
小时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
一体,并设置有全自动控制程序及详细操作指南、报警监
测、全自动联机平衡系统、高性能、适合不同流量的加热
系统,专为进行CRRT而设计的床旁机。这也为CRRT的临 床操作提供了更大方便。1984年,首次国际CRRT学术会 议召开,使人们对CRRT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Lauer等人将CAVH技术首次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 标志着CRRT已经被全世界大多数学者认可,进入一个快 速发展阶段。1987年,随着CAVH技术提出,高容量血液 滤过(HVH)、连续性高容量透析(CHFD)、连续性血浆滤
血液滤过 原理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是通过机器(泵)或病人自身的 血压,使血液流经体外回路中的一个滤器,在滤过压的作用下滤出 大量液体和溶质,即超滤液(ultrafiltrate);同时,补充与血浆 液体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即置换液(substitute),以达到血 液净化的目的。整个过程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并未模仿肾小
合(CVVH/DF-ECMO)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静脉-静脉
旁路(CVVH/DF-VVBP)
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至体外并通过 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 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主要 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 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腹膜透析等。
原理
疾病,在急危重症等非肾脏疾病领域也有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
技术 目前CRRT包括9种技术:
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பைடு நூலகம்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动静脉连续缓慢滤过(SCUF) 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CAVHD)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 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体外膜氧
过吸附(CPFA)等多种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 。
1995年,首届国际CRRT会议正式举行。会 上确定了CRRT的定义,即“采用短天持续 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
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这也
意味着CRRT被全面接纳,并开始大规模应用 于临床实践。2004年,第九届CRRT美国圣 地亚哥会议上,Ronco教授把CRRT的治疗扩 展为多器官支持疗法 (M.O.S.T) 。目前, CRRT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替代肾脏治疗肾病
代受损的肾功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 基于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技术而衍生出
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肾衰竭的救治、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SIRS)的救治,以及在内科领域的救治, 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 综合征(MODS)的抢救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其疗效显著,被认为是临床上重要的器官支持治
正比。因此血液透析比血液滤过有更高的小分子物质清除率,而血 液滤过对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于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是模仿肾单位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及排泌功能,将动
脉血引入血滤器,水及溶质被滤出,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及毒素。 HF主要靠对流原理清除水及大、中小分子溶质,中大分子清除优于 血液透析。心血管状态不稳定不耐受血透治疗的患者,可选择血滤。
过、短时高效透析等方法容易导致的透析低
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贫血难以进行等的问
题,更加适宜老年患者、严重高分解代谢、
需静脉高营养疗法等患者。而且这种技术应
用简单,既不需要血泵和循环控制系统,也
不需要特殊专业人员,也为这一技术的迅速 普及创造的很好的条件。CAVH技术的临床
应用,标志着CRRT的正式诞生。
1982年,美国FDA正式批准CAVH进入ICU病房。1983 年,Lauer系统分析了CAVH的治疗机制,这也使人们对 CRRT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到1983年末,CRRT 在经过20年探索之后,已经由初期以心脏作动力泵、动
静脉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发展为单一血泵、辅助体外循环,
并研制出将血泵、置换液泵、超滤泵以及透析液泵整合为
管的重吸收及排泌功能,而是通过补充置换液来完成肾小管的部分
功能。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的原理上不同。前者通过对流作用及跨 膜压(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清除溶液及部分溶质,其溶 质清除率取决于超滤量及滤过膜的筛漏系数(sieving coefficient); 而后者则是通过弥散作用清除溶质,其溶质清除率与溶质的当量成
疗手段。CRRT以“连续性”为基本特点,与传统 的间断性血液透析(IHD)相比拥有一系列优势,并 被认为是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中最重要
的进展之一。
1 CRRT发展历史 1960年,美国学者Scrihner等, 首先提出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概
念,即缓慢连续的清除水和溶质的治
疗方法,但是受当时理论认识不充分、
相关技术支撑条件的限制,没有展开 具体的研究和应用。1977年,美国 学者Kramer等,开始利用CAVH技
术抢救急性肾衰竭。
1979年,Bamauer-Bichoff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伴有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的重症急性肾衰竭。由于CAVH有效克 服了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