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的标准PPT课件

美的标准PPT课件


.
7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 里士多德)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 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 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 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苏格拉底)
.
8
二、美的标准
观察的标准一.面部正面的美学特征: 1.根据poch分类法,面形分为10种: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圆 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五角形世界各国均认为椭 圆形是最美的脸形,从测量上看,头部的高与面宽的比例为1.618:1 2.经上睑缘的水平线可将头部分为两等份。 3.经发际、眉间、鼻小柱基底及颏下缘的水平线,可将面高分为三等 份。 4.下唇唇红与皮肤交界位于面部下1/3高度的中点,下唇高为面部下 1/3的高度。 5.睑裂略向上倾斜,外眦较内眦高2-3毫米。
古代美和现代美
一、美的定义 二、美的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一、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美是一种 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 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 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这个答 案当然令人毋容置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 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过绝对的完美?它是一种追求, 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它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不真实, 这种高高在上,这种遥远,也让"完美"这个光环渐渐 黯淡下来了。
.
6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罗·安·约 翰逊) ●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 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柏拉图) ●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
2
• 又有的人说:"破碎亦是一种美丽,而且是一种另类的 美丽,特质的美丽。"这可能让大部分人难以接受,但细 细想来,又发觉其中不无道理。曾记得不知哪一首诗里有
过这样一句话:"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 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多么让人震撼的一句话,让 人一刹那才发觉生活中的许多美丽原来是由破碎产生的。 断树残桩是一种美,枯枝萎叶也是一种美。圆明园那让人 揪心的美,正是在于它的断壁残垣,它的破碎,它的亘古 不变的真实,伴随着那痛心的历史,这比雍容华贵的颐和 园更能感触人心。林黛玉破碎的美,在于她与贾宝玉刻骨 铭心的爱情;三毛破碎的美,在于她在写作中真挚地宣泄 情感而后对生命的解脱和潇洒;梵高的破碎的美,在于他 把绘画的灵感和生命的灵魂二合为一,而又超脱两者。这 一切一切不同的破碎,就像破裂后的镜子,在每一块碎片
• 这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美了:淡泊是一种美,灿烂是一种 美;独处是一种美,热闹是一种美……
• 美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它的这些如此丰
富多彩的诠释,我想,这本来也是一种美吧。
.
4
美女的面部比例
.
5
1、美的定义名言
至善方能至美(拉丁语) ●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 泰)
中可以映射出一个太阳。
.
3
• 又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美,两颗心的思念跨过空间而碰 撞出的火花多美啊!"想想看,两个人在天空的两头,独 自对着苍穹天宇数念着见面的日子,细细品味着那份思念 的怅惘,心里总留着一份对对方的惦记,有谁能说这不是 一种美呢?在天上,牛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仿佛 为我们在天空划下一道无形的彩虹,让我们仰望星空时, 都感觉到这份距离的美;在人间,凄美的梁、祝故事打动 了多少人,他们生时被隔着一道不能跨越 的墙,最后要 以死来跨越这段距离。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美丽在 哪?--在得到与得不到之间。"我们不是常有这样的一些经 历吗?在与自己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时,为之奋斗,在达 到目标后,才发觉当时那种全力以赴的拼劲,那种义无返 顾的执着,那种勇往直前的决心已难以找回,这才明白原 来隔着距离时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美丽。
.
10
三、古代美和现代美
.
11
四大美女
.
12
.
9
• 6.内眦角间距和左右睑裂宽度三者相等。 7.鼻宽略大于内眦间距,为面宽的1/4,直立平视时,口角 位于虹膜内缘垂线上,口裂宽度为面款的1/3。 8.中线结构和对称特征:人的面部是以中线为轴,高度对 称的结构。 二.面部侧面的美学特征 1.眶后缘到耳的距离与耳等长,是头高的1/3。 2.鼻背与额面平面的夹角约为25~35度,鼻背与鼻小柱夹 角约为85~90度,鼻小柱与上唇夹角约为90~105度。 3.下唇缘位于鼻尖与颏连线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