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项目名称:皮带输送机安装施工方案目录1、2、3、4、5、6、7、8、9、10、11、编制依据-------------------------------------------------------1设备概况-------------------------------------------------------1作业前应做准备工作及具备条件-------------------------2参加施工人员资格及要求----------------------------------2作业所需工器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和准确度-------3作业程序、方法、内容与工作标准----------------------4作业活动中“见证点”设定-------------------------------16作业活动中人员分工的权限-------------------------------16作业环境要求-------------------------------------------------17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17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对策-------------------181、编制依据:1、1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2、2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3、3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4、4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5、6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6、7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7、8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8、10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9、11 号带式输送机布置图10、《电力施工安全规程规范》1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2、《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与健康环境管理》2、设备概况本工程为工程,输煤带式输送机安装。
输煤专业设1#—11#带式输送机,其中4#、6#、7#、8#、10#、11#送机为双路布置,1#、2#、3#带式输送机为单路布置,共15台带式输送机,总长度为990.890米。
最长带式输送机为3#,总长251.926米;最短带式输送机为11#,长为11.450米。
皮带的宽度均为1200㎜。
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1.工作。
3.2技术员负责施工作业方案的编制,并进行施工前交底准备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量,合理解安排劳力。
3.3 设备清点验收完毕,设备缺陷处理完。
3.4 基础经验收合格。
3.5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完善,具备开工条件。
3.6 对现场环境的要求3.6.1 应平整干净,具备文明施工的策划条件。
3.6.2 施工场地应平整,道路应畅通,材料堆放应整洁有序。
3.6.3 夜间施工应照明充足,危险标记的设置应合理及明显。
4、参加施工人员的资格及要求4.1.作业人员由班长、组长、组员、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施工员,起重工、焊工组成,参加人员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4.2.特种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等)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4.3.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4.4.施工组长必须具备一定的辅机安装经验,了解安装程序、方法和质量要求。
4.5.熟悉工器具性能、安全用电常识,正确使用电动工器具、安全用具及防护用品。
4.6.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衣着整齐、灵便,了解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掌握预防和控制对策,并对此产生的危害性和后果有足够认识。
土建施工的剩余材料和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大小、工期、作业难度等条件进行相应的配量。
5、作业所需的工器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和准确度注:以上工器具必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6、作业程序、方法、内容及工作标准6.1 工作程序基础复查、放线—开箱检验设备—支腿—中间架—安装下托辊—安装改向滚筒—安装拉紧装置—安装上托辊—皮带敷设—安装传动装置—安装头尾护罩等附件。
6.2.作业方法及工作标准6.2.1.1基础复查、放线:胶带输送机基础复查,放线的主要工作有:a)放出基础纵向中心线,胶带机纵向中心线较长,放线时,采用经纬仪打点的方法,划出纵向中心线。
要求每隔10米打一点,然后将各点连成一条直线,并保证每条皮带头部与下一条皮带尾部基础中心线相吻合。
b)放出每条支腿位置线,按纵向中心线,根据图纸要求的中间支腿间距放出每条支腿的横向中心线。
c)放出头、尾架、位置线,要求纵向、横向中心线互相垂直。
d)复查头部漏斗孔洞位置,以及传动装置预埋件位置、标高。
e)基础复查、放线应符合以下标准:坐标位置允许偏差20MM;基础标高允许偏差0-20MM预埋件中心位置偏差±10MM;f)做好以上各项基础放线记录,并配合验收。
6.2.1.2设备开箱清点检查和试验a)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出记录:b)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c)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d)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e)设备有无缺损,表面有无损坏;6.2.1.3设备单机试验:a)按说明书和生产操作程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b)各转动部分和移动部分,用手(或其他方式)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c)安全装置.紧急停车和制动经试验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d)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均应进行运转试验,其启动,运转,停止和制动,在手动,半制动化控制和自动控制下,均应正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6.2.2.设备安装a)安装头架,滚筒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垂直,其偏差应小于2/1000,滚筒中心标高误差不大于±10MM,找正好后,将头尾架与基础予埋件焊牢,滚筒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5MM。
b)安装中间支腿及中间架,根据基础纵向中心线以及支腿间距,将支腿点焊于基础上,然后将中间架焊于支腿上。
c)安装中间架时,注意托辊螺栓孔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5MM;相邻两托辊螺栓孔间距对角线偏差不大于1.5MM;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偏差不超过1MM,同一横截面内中间架相对标高不大于2/1000;每节构架中心与设计中心偏差不大于3MM;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纵向起伏平面度偏差不大于10MM。
d)机架中心线直线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且应保证在任意25M长度内,其偏差不大于5MM。
e) 托辊安装托辊辊子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在一个公共半径的弧面上,在相邻三组托辊之间其高低差不大于2.0mm;托辊支架应与构架连接牢固,螺栓应在长孔中间,并加有弹簧垫片;靠近头部滚筒处几组托辊应与胶带充分接触,否则应将其适当垫高;缓冲托辊应对准落煤管安装;全部托辊、滚筒安装后均应转动灵活。
f) 拉紧装置安装尾部拉紧装置应工作灵活,滑动面及丝杠均应平直,并涂油保护。
垂直拉紧装置的滑道应平行,升降顺利灵活。
配重块安装应牢靠,配重量一般应按设计量的2/3装设。
g) 清扫器安装时,刮板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小于85%,弹簧清扫器、空段清扫器应按总图规定的位置进行焊接。
弹簧清扫器与机架焊接时,要保证压簧的工作行程在20MM以上,并使清扫下来的物料能落入漏斗。
h) 驱动装置安装:驱动装置安装时,以传动滚筒为准,找正减速机。
对于棒销连轴器,其轴向、径向偏差不大于0.15MM;对于十字滑块联轴器,其轴向、径向位移不大于1.0MM。
电机轴与偶合器半联轴节联接时,轴向间隙保证在3—4MM 之间,两半联节径向、轴向误差小于0.3MM。
安装液力偶合器时,严禁用金属工具直接敲打铝铸件表面,更不允许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安装,安装时应平稳地推入或压入。
找正好后,将地脚螺栓拧紧,底座与基础予埋件焊牢。
液力偶合器应注入20#透平油。
加油时工作油应用80—100目/平方厘米的滤网过滤。
i) 皮带敷设皮带敷设时,应注意胶厚的一面为工作面,不得铺反。
皮带敷设时,采用5 吨卷扬机作牵引。
斜坡皮带敷设时,应先从尾部开始,向头部牵引,拉到位后,用[12槽钢作夹子,将皮带固定在中间架上,防止滑动。
皮带敷设时,应将接口位置留在宜于工作的地方。
6.3.6.1在安装过程中需验收的项目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3.6.2 每道验收项目完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
6.3.6.3轴承箱、风机内部清理等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必须立即封闭,不得延时封堵。
6.3.6.4验收项目合格后应及时办理验收证明书,并在原始记录本上签字。
6.4 带式输送机分部试运6.4.1 试运准备6.4.1.1设备及附件安装完毕,相关管道及附件安装完毕,且经检验合格。
6.4.1.2 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6.4.1.3 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脚手架已拆除。
6.4.1.4设备试运范围,照明充足,并配备必要的通讯设施。
6.4.1.5 有关通道应平整和畅通。
6.4.1.6设备附近没有易燃,易爆物,并配备消防设施。
6.4.2 设备试运检查6.4.2.1 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内部不得存在杂物,人员不得在内工作。
6.4.2.2 机架和连接紧固件等不得有松动现象,现场焊接焊缝无漏焊。
6.4.2.3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保护罩或护栏。
6.4.2.4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座等润滑部位按规定加入足够量的润滑油。
6.4.2.5电动机通风系统无杂物,封闭完好。
拆开联轴器,点动电机,确认电机转动方向。
6.4.2.6电气信号,电气控制保护,绝缘应符合电气说明书的要求。
6.4.2.7 拉紧装置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输送带的松紧程度应适中。
6.4.2.8 传动滚筒人字沟槽方向是否正确。
6.4.2.9点动电动机观察滚筒传动方向是否正确。
6.4.3空载试运6.4.3.1联锁和各事故按钮应工作良好。
6.4.3.2各运转部件无相蹭现象,特别是与输送带相蹭的要及时处理,防止损伤输送带;输送带无跑偏,如跑偏量超过带宽5%应进行调整。
6.4.3.3 设备各部分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振动。
6.4.3.4 减速器及液力偶合器及其它润滑部位无漏油现象。
6.4.3.5 润滑油及轴承等处温升情况应正常。
6.4.3.6 制动器及各种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的动作应灵敏可靠。
6.4.3.7 清扫器刮板与输送带的接触情况符合图纸规定。
6.4.3.8 拉紧装置运行良好,无卡死现象。
6.4.3.9基础及各部件联接螺栓无松动。
6.4.4 负载试运转6.4.4.1 加载量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先按20%额定负荷加载,通过后再按50%,80%,100%额定负荷进行试运转,在各种负荷下试运转的连续运行时间应大于2小时。
6.4.4.2 驱动单元无异常声音,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及减速器润滑油、液力偶合器等油的温升符合要求。
6.4.4.3 滚筒及托辊等旋转部件无异常声音,滚筒轴承温升正常。
一般滑动轴承不高于65℃,滚动轴承不高于80℃。
不转动的托辊及时调整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