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指导:浅谈中考作文的选材与组材技巧(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浅谈中考作文的选材与组材技巧(课件)
冬雪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天,万物萧条。我家本没什么冬花的,在初冬之 时,刚“引进”了一盆含苞欲放的腊梅。正巧又遇 上了难得一见的大雪,也让我领略了一回“诗意”。 推开门,院里白茫茫一片,那腊梅被雪压弯了枝条, 却依旧含芳吐蕊。晨雪初融,红日初升,晶莹的雪 水落在花瓣上,花蕊上顶着润湿的水珠,优雅地将 香气扩散开去,一直传到很远,很远……
忧
一张画满“红灯笼”的试卷飘到我手里, 居然这么差,真笨真蠢!我拧了一把大 腿……“怎么搞的,饭白吃了,这么差。”试 卷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我捡起来,迈着沉重 的步子走进了我的小巢,真想哭,可又哭不 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呀?
拼
“你连续这几次考试都不理想,真不知 你这阵子在干什么。下去认真反思一下,好 好抓一下学习。”我带着班主任那恳切的教 诲灰着脸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回到教室,我 重重地拍打着书———拼了,看谁与谁争锋。 埋头于题海书丛中……
一语反复扣题法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 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有这样三个板块扣题:一 是开头,在抒写自己在朝鲜的感受后,以“我们的 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扣题;二是主体, 在展示了三个典型事例后,分别以“你不觉得我们 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 爱的人吗”“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 一种人”扣题;三是结尾,在号召人们热爱战士后, 以“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扣题。以上扣题 句将“战士”与“谁是最可爱的人”联系起来,反 复出现,强化了人们的认识。
“写线”,犹如聆听一位老太太不停地唠叨 “那过去的故事”,波澜不惊而绵绵不绝, 有谁愿意听呢?这种选材思路因其“历时” 过长,用笔过“粗”,而往往很难出彩。写 “面”更是很难驾驭,做到具体感人。
“选点”,更容易去粗取精、去旧取新,更 方便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生活, 抒写心曲。
如何小中见“大”?
乐
“哈!我就知道能行的,果然不出所 料。”我接过那布满红勾勾的试卷,一吐晦 气,抬着头,向春光灿烂中走去……
成长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可见,有惊,有 奇,有忧,有喜……我明白自己会走得更稳 更坚定……
如何变“小”?
前者从出生落笔,婴儿幼儿小学初中全不放 过,所选材料呈线条状。后者撷取成长路上 的几朵浪花,精彩呈现,所选材料就是几个 “点”。这就是窍门了:要选“点”,忌写 “线”,最好不写“面”。
凸显细节 制造误会 设置矛盾 书写挫折 形成对比 …………
我们写文章,除了要选好材之 外,还应该有好的组材方法,将生 动丰富的素材编织成一那些对表现中心作用不大的材料,注意 保留哪些定向叙述、定向描述、定向议论的 材料。
第二步:组材
点击成长
打开青春的电脑,点击成长的图标:惊
“哇!怎么搞的,是不是我眼睛花了。” 我揉了揉眼睛。定眼一看,我鼻子下面一丁 点小绒毛在向我招手。“怎么一惊一咋的。” 妈妈走进屋里。“妈,你瞧,”我指了指。 “唉哟,长胡子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 现在可14岁了!”“好啊,多吃点饭,身 体长得壮壮的,为咱们家又添一名男子汉。” 爸爸附和着。
升入初中后,我告别了自己低幼的童年, 逐渐迎来成熟,同时又告别与自己相处六年 的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 生的同学和老师。初中阶段比我想象中辛苦 一些,并且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全身心 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提高了不少。这 就是我目前的成长历程,以后怎么样,我也 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些成长历程中,我也 懂得了许多道理,不信,自己去瞧瞧吧!
2、有一定的顺序
家有四季 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它们给大地带
来了生机,也给我带来快乐。因为喜欢, 随时放上一盆花草,精心“伺候”,日 积月累,就构成了一幅幅“四季图”。
春景图:满园春色关不住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我家这 时也不例外。先看墙角那去年已枯黄的“爬 墙虎”,此时的它也是“虎虎生威”,越发 青绿了,似乎一阵春风扬起,它就“更绿一 筹”。这不,才几天,它就有了葱茏的绿意 了,争着向墙外爬去。当然,在我爸爸“侍 奉”下的君子兰也已含苞,还有那棵小桃树 也胀饱了花骨朵儿……
有效之材
何为“小中见大”?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 常细微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 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
情、理、趣 团体中的一个人 、一个人的某一个方面 小的事情、事情的某一侧面(某一个点) 重大事件(题材)在凡人凡事上的投射 ……
我是这样成长的
“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我降 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 “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六个月就 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过了 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 “了无生趣”。4岁“被迫”进了幼儿园, 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 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火、土、水、 木”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说到秋,没有菊是不行的。我家的菊不是观 赏菊,而是那种小菊花,可以泡茶喝的。它 们并不美丽,清一色的鸭绒黄,小小的,躲 在绿叶丛中。每到仲秋,母亲总会去细心地 将盛开的小菊摘下,待天气晴朗的日子把他 们晒干,就可以泡茶之用了,口干舌燥之时, 用一朵干菊,放入热水中,看它上下浮沉, 品一口,那滋味,无与伦比……
夏夜图:轻罗小扇扑流萤
夏日的青葱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夏夜,一 家人坐在院子中吃饭,在我“缔造”的花园 中,完全不觉得有多热。月季此时开得最旺 了,红的,粉的交错相映,还有我从老家带 来的薄荷,也散发出浓浓的香气,深吸一口, 沁人心脾。其间,竟引来了城市不多见的萤 火虫,随微风在花叶间翻飞……
秋傲图:采菊东篱下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分别了熟 悉的同学们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 的同学们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 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 生的童话故事让我为海的女儿而哭泣,为玫 瑰仙子的幸运而赞叹,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 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级,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成绩如梦幻中那样上升到前几名。一切都发 生得太快了。六年级时,我们必须进行小升 初的考试,面对人生的第一战,我放弃了自 己的最爱———课外书,但同时也获得了令 人喜悦的成绩。
家有“四季”,春之韵,夏之舞,秋之乐,冬之意, 无不透出家之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不快 乐,与家人能不和睦吗?
3、突出重点,注意详略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浅谈中考作文的 选材与组材技巧
十三中科利华分校 王跃平
立意是作文之本,而选材是落实立 意的关键一步,是写文章由“虚”到 “实”的基础。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 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因此, 写文章动笔前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 不要“拾到篮子里就是菜”。
一、选什么样的材料?
与中心有关的材料 小中能见大的材料
1、贯之以线索 选定中心线索,并以此为中心来组织与展开
全文。有了中心线索,就能把全文贯穿为一 个整体,使中心思想更加突出;有了中心线 索,写作思路就会有展开的依据,文章内容 就丰富多彩,层次结构也能随之而起伏多姿, 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要求。
一线串珠法
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 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 梦寻师,皆由热爱、感激、思念老师这条感 情线索贯穿起来,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 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