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解槽、沉降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分解槽、沉降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分解槽、沉降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一、概况:该工程特点:1、工程量大,槽直径大、高度高,所以只能是边制作安装,分制作和安装二个场地进行施工,槽壁板,底板(底锥)、顶盖等在厂内进行单片下料,刨边,卷制成形散片远至现场,组装安装;H型钢,人孔(检修孔),接管,进、出留槽,管束等在厂内组装成部件,远至现场安装。

2、工期很紧,为确保工期,采用60、80吨龙门吊(自制)进行立体构件的吊装,可大大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

3、设备安装高度高,施工为高空多层立体作业所以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二、制造、检验与验收引用标准:1、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2、GB986—88埋弧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3、GB/个1804—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式。

4、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5、JB/个—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6、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7、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8、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YSJ412—92轻金属冶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三、施工场地布置及机械设备等配置:1、施工场地的布置:分制作和安装二个场地。

(1)制作场地:宜选在安装现场附近,尽量选用闲置厂房,否则应设临时厂房,厂房面积宜为24×200=4800M2,在制作厂房内设置平台及施工所需设备。

(2)安装场地:布置有60吨龙门吊行走路线,汽车运输和吊车行走路线,另需设置组装平台,安装所需设备等。

2、散部件进场路线:从制作场地到安装场地,散部件的进场应选择合适的路线,需保证运输及吊车行走路线(至少3m宽)的畅通。

3、机械设备,胎具的配置:(1)制作场地:(见表1)制作场地应配置制作施工所需设备;包括双梁桥吊,电焊机、卷板机、刨边机、空压机、组装平台、H型钢组装胎,船形焊接胎等。

(2)安装场地:(见表2)安装场地应配置安装施工所需设备:包括60吨龙门吊(图1)性能表(见表3)坦克吊、电焊机、空压机、真空泵、组装平台等。

表1、制作场地设备配置表在安装现场还需配置空压机输气管线,遍及各槽全场;配置内外吊兰用于高空作业时,大段槽节环缝的组装和焊接;另外为避免槽段节吊装时的变形,需制作吊装横扁担作吊装具,在槽体内壁段节上,下端口加米字支撑。

表4、其他施工临时设施表1、材料(重点主材)配套到位,确保及时开工;确保制作安装工程施工进度。

2、制作按三台一组配套制作,确保现场安装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

3、满足施工用电需求(制作:600KW;800KW)4、土建设备基础,按时交付使用。

5、60吨龙门场地在安装前平整,铺设为轨道,龙门吊设备安装完毕;运输及吊车行走路线道路需平整好;组装平台在场地平整后铺设好。

五、制作:1、工艺流程:(1)分解槽底板:下料→平整→刨边→散片出厂(2)槽壁板:下料→刨边→成形→散片出厂(3)H型钢,留槽等:下料→组装→焊接→部件出厂(4)接管、管束、人孔、检修孔等:下料→法兰加工→成形→组装→焊接→部件出厂2、方法和步骤、及技术要求(1)下料前应按钢材证明书核对并逐张(件)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拉裂、折叠、夹杂、结疤和压入氧化皮及分层等缺陷;槽壁用钢板,当厚度δ≥22mm时,应按JB4730进行超声检测,质量等级应符合Ⅲ级要求,检查数量按钢板张数的20%进行抽查,发现有不合格者,应逐张检查。

(2)下料时要留出足够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刨边余量,每圈槽壁板由多张组成,应在其中一张上加数50mm的余量。

槽壁数,底板中幅板的尺寸允许偏差见表5底板弓形板的尺寸允许偏差见表6,其余按GB/个1804规定的C级要求。

组装时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

(4)成形:槽壁板的成形采用卷板机卷制;底锥、拱顶板的成形宜用专用模具在500时油压机上冷压成形。

槽壁板卷制成形应立置在平台上检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线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4mm;拱顶板成形后用弧形后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0mm。

表5 单位:mm(5)HH型钢组装在组装胎上进行,翼缘板和腹板的拼接缝间缝间距应大于200mm,拼接焊接在H 型钢组装前进行,拼接后应按GB 11345进行100%超声波探伤Ⅱ级合格。

H型钢焊接在船形焊接胎上进行,焊接后用H型钢矫直机进行矫正。

矫正后应符合表7的规定。

(6)进、出料管与支承板,挡板分2~3段组装焊接后出厂。

(7)沉降槽的机装置、分解槽的搅拌装置一般外方供货。

表7、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mm)应用样板检查弧度间隙≤1mm,不垂直度(△C)3、关键控制点:(1)下料尺寸的控制。

(2)槽壁板,角钢圆弧度成形控制。

(3)焊接H型钢外形及接质量控制。

(4)部件外形尺寸及焊接质量的控制。

六、安装:1、安装的顺序:设备基础的复制—→底板铺设拼焊—→弓形边缘板焊缝检测—→底板焊缝真空严密性试验—→底筒段安装—→地脚螺栓埋设—→各段节筒体(包括角钢圈)安装—→接管、人孔、检修门、进、出槽的安装—→焊缝检测—→热处理—→顶盖安装—→搅拌装置安装—→盛水试验—→总检验收。

2、方法、步骤及技术要求:(1)安装前,必须对基础表面尺寸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安装。

基础中心座标偏差不应大于20mm,标高偏差不得大于20mm。

顶面水平度要求:a、环墙式基础,上表面任意10m弧长上不得超过±3.5mm,在整个圆周上以平均标高计算不超过±6.5。

b、护坡式基础,上表面任意3m弧长上不应超过±3.0mm,在整个圆周上以平均标高计算不超过±12mm。

(2)分解槽底板铺设前,其下表面应涂刷防腐涂料,每块底块边缘50mm范围内不刷。

(3)底板采用带垫板的对接接头时,对接接头应完全焊透,表面应平整。

垫板应与对接的两块底板贴紧,其间隙不得大于1mm。

接头间隙为7±1mm。

(4)中幅板采用搭接接头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

(5)搭接接头三层钢板重叠部分,应将上层底板切角,切角长度应为搭接长度的2倍,其宽度应为搭接长度的2/3,在上层底板铺设前,应先焊上层底板覆盖部分的角焊接接头。

(见图2)图2 底板三层钢板重叠部分的切角A:上层底板 B:A板覆盖的焊接接头 L:搭接宽度(6)槽壁板组装:1)槽壁板组装前,应对预制的壁板进行尺寸外形复验,合格后方可组装。

需要校证时,应防止出现锤痕,单节筒体及大段节筒节组装在组装平台上进行,单节筒体纵缝焊接应留出一道纵缝(留50mm余量的()板)不焊待其他焊缝焊完后,用盘尺量出周长,用半自动切割多余部分后开好坡口再进行最后一道纵缝的组装焊接,以确保筒体的直径正确。

2)对接的壁板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底圈壁板:a、相邻两壁板上口的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

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的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6mm;b、壁板的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c、组装焊接后,在底圈板1m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19mm。

d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该圈壁板高度的0.3%。

e壁板组装,内表面应平齐,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焊接接头错边量不应大于板厚的1/10,且不应大于1.5mm。

环向焊接接头错边量,不得大于板厚的1/5,且不大于3mm。

G组装焊接后,焊接接头的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应符合表8规定。

h组装焊接后,槽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的有突然起伏应符合表9规定。

吊装时,底板,H型钢、检修门等部件采用坦克吊,主体部件采用60t龙门吊,为确保吊装安全,一般每大段重量不宜超过40t,主体部件的分段情况如下:(1)沉降槽:筒体由2—3单段节在地面平台上组装成在段,顶盖与顶盖下单节组装成大段,进行大段吊装。

(2)分解槽:由于直径大,底段节槽壁板厚,分下列情况进行大段分段。

a板厚δ30以上:单节筒体进行吊装。

b板厚δ20—δ30:2单段节组装成大段节。

c板厚δ10—δ20:2—3单段节组装成大段节。

d顶盖,单体吊装。

(8)进、出溜槽安装按设计标高在地面单节槽体组焊后进行,与槽体组装时,着重注意方位和倾斜度。

(9)开孔接管,人孔,抢修门在相应标高筒体安装后进行,除标高和方位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开孔接管的中心位置偏差,不的大于10 mm;接管处伸长度的允许偏差为±5 mm。

b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槽体曲率一致。

C法兰密封面应平整,不的有焊瘤和划痕,法兰的螺栓孔就跨中分布。

(10)焊接a、焊接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面及坡口两侧20 mm范围内的污物,并应干燥。

A、焊前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10表101)底板的焊接:a中幅板:先焊短焊道,后焊长焊道,初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b边缘板:先焊靠边缘300 mm的部分。

在底板与槽壁连接的角焊接接头焊完后,且在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接施焊前,应完成剩余边缘板的对接焊;c 弓形边缘板对接焊的初层焊,宜导用焊工均布,对称施焊方法。

收缩接头的第一层焊接,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d槽底与槽壁连接的角焊接头,应在底圈壁板纵缝施焊后进行,并由数对焊工从槽内、处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

初层的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2)筒体槽壁的焊接,宜按下列顺序进行:a槽壁的焊接,应先焊纵向接头(地面组装平台上进行),后焊环抽接头,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b纵向接头宜自下向上焊接。

(地面组装平台上进行)3)顶板的焊接a先焊内侧,后处侧。

径向的长焊道,宜采用间隔焊对称施焊方法,并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

b焊接顶板与包边角钢时,焊应对称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

(11)焊接接头的检测:a、底板所有焊接接头应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无渗漏为合格。

b、底板边缘板处端300 mm范围内,应进行射线检测。

c、底板三层钢板重叠部分的搭接接头,及底边与槽壁板角焊接接头焊完后,应对其角接接头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

d、厚度大于25 mm的各圈壁板进行100%超声波检测,环向对接接头按10%进行超声波检测。

e、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按JB4730具体要求如下:i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按“焊接接头射线透照检测”规定的Ⅲ级为合格;对δ≥25mm的碳素钢和δ≥16mm的低合金钢的对接焊接接头,Ⅱ级为合格证。

ii)超声检测的对接焊接接头Ⅲ为合格。

iii)磁粉或渗透检测按“表面检测”规定的缺陷等级评定,其中缺陷显示累积长度按Ⅲ级为合格证。

(12)热处理:在底板、筒体安装焊接完毕后,顶盖安装之前可进行槽体的热处理,槽体热处理采用爆炸退火法进行。

(13)盛水试验:a、盛水试验前,与槽体焊接的所有物件及附件应全部完工,并密封好接管,人孔,检修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