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县一中10月份月考试题B卷 (

磁县一中10月份月考试题B卷 (

磁县一中高二10月份月考化学试题B 卷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60分)和非选择题(第31题~第34题,共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A .H 2(g)+Cl 2(g)=2HCl(g) △H=+184.6kJ ·mol -1B .CH 4(g)+2O 2(g)=2H 2O(g)+CO 2(g) △H=-802.3kJ ·mol -1C .CO(g)+1/2 O 2(g)=CO 2(g) △H=-283kJ ·mol -1D .2H 2(g)+O 2(g)=2H 2O(g) △H=-571.6kJ ·mol -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4.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 ( )A .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B .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C .电子流出极D .电子流入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6.设C+CO 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低时v 1和v 2的变化情况是( )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 1增大,v 2 减小D .v 1减小,v 2增大7.对于可逆反应A(g) + 3B(g)2C(g)+4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 0.6 mol/(L ・min)B .V(B)= 1.3 mol/(L ・min)C .V(C)= 0.4 mol/(L ・min )D .V(D)= 1.9 mol/(L ・min) 8. 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为(A )ν、(B )ν、(C )ν表示。

已知:2(B )ν=3(A )ν,3(C )ν=2(B )ν,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B=CB .A+3B=2C C .3A+B=2CD . 2A+3B=2C9.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 中加少量的CuSO 4溶液,如各图中产生H 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10.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用v(N2)、v(H2)、v(NH3)表示(单位均为mol·L-1·s-1)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v(H2)=v(NH3) B.v(N2)=2v(NH3)C.2v(NH3)=3v(H2) D.v(H2)=3v(N2)11.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6 mol·L-1,Y2的浓度为0.8 mol·L-1,生成的Z的浓度为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用X、Y表示)是( )A.X2+2Y22XY2 B.2X2+Y22X2Y C.X2+3Y22XY3 D.3X2+Y22X3Y12.将3molSO2和2molO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下列哪些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3.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ΔH>0 B.T1>T2,ΔH<0C.T1<T2,ΔH>0 D.T1<T2,ΔH<014.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 mol NO2生成1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A(g)+bB(g) cC(g)+dD (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在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4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c+d B.平衡正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降低16.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 2O5(g) 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1B.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17.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该反应的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B.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8.对于可逆反应:3A(g)+2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19.对于xA(g)+yB(g) zC(g)+wD(g)的平衡体系,当温度升高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w,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0.有关下列事实中用勒夏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是()A.夏天开启啤酒瓶盖时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少氯气的溶解D.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21.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 = 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 T1>T2 Q>0B.a+b>c+d T1<T2 Q<0C.a+b<c+d T1<T2 Q>0D.a+b>c+d T1>T2 Q<02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3.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 CO(g)+H2(g),欲增大C(s)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水蒸气的浓度B.增大C(s)的量C.增大CO(g)的浓度D.增大压强24.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746.8 kJ/mol,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25.某温度时,化学反应SO2(g)+12O2(g) SO3(g)的平衡常数K=50,在同一温度下,化学反应2SO3(g) 2SO2(g)+O2(g)的平衡常数K值应为()A.2500B.100 C.4×10-4 D.2×10-226.下列因素中,一定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 )A.温度B.催化剂 C.浓度D.压强27.2AB(g) C(g)+3D(g),正反应一定是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28.下列哪些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A. 压强B.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29.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2SO2+O22SO3B.CO+H2O(g)CO2+H2C.CO2+H2O H2CO3D.OH +H+=H2O30.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31.(8分)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 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 c(B);从0~4 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 Δc(B)(以上填“>”“<”或“=”)。

(2)从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8分)400℃时,将2mol M和1mol N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M(g)+N(g) xP(g)+2Q(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Q,并测得P的浓度为0.4mol/L。

由此推断:(1)x值等于。

(2)N的平衡浓度为。

(3)M的转化率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