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精选一、神奇的电子书包(1)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有一种畏惧感。
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
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背脊,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2)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
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
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
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3)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
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
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
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铅笔、钢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4)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
它实际上是一个储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5)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尖产品。
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到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学费,还难以在全国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
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二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6)另一方面,传统的纸张教材不利于环保。
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 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 本,每年达到 128 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 本计算,将达到 240亿册,可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 亿册。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
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称砣虽小压千斤。
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二、三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析第二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第五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第六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3分)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7.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电子书包;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
2.答案:强调了电子书包的重量之轻,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
3.答案:电子书包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4.答案:现在的价格还很贵,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5.答案: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6.答案:①有利于环保②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③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④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答出三点即可)7.略。
二、海洋垃圾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关链接】材料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
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
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
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
《海洋垃圾》阅读题题目1.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2分)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4分)(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
(限60字以内)(4分)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4分)《海洋垃圾》阅读题答案1.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2.(1)“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3.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4.参考示例:(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
三、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①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20 多公里,面积达2000 公顷。
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②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
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③当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
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
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④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
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 . 2 %,却栖息了1 / 4 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 万多种鱼类。
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10 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
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
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 区) 为“水族大观园”和“热带雨林”?(2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①②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4 分)答: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对第③段的表达效果( 特点) 作简要分析:(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阅读题答案1 . 因为它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和供养着大量的鱼类( 犹如“热带雨林”,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