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八)必修3 第1、2章(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7题,每题4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二氧化碳、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机体可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来降低体温2.(2014·太原模拟)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B.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3.(2014·济南模拟)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下列有关人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5.(2014·郑州模拟)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6.(2014·杭州模拟)如图表示一个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抗体的浓度B.病毒的数量、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C.抗体的浓度、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D.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病毒的数量7.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
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2014·咸阳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高血糖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9.(2014·郑州联考改编)科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后,刺激B细胞分泌抗体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V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10.(能力挑战题)图中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信号分子①是神经递质,它通过③血液的运输,与②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B.若①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细胞的功能是使肝糖原分解C.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是促甲状腺激素三、非选择题(包括3题,共54分。
)11.(16分)(2014·合肥模拟)如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1)D表示的是________,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如果图中细胞是肝细胞,B是葡萄糖,则在饭后半小时血糖调节的过程中,A是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细胞是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和调节过程的垂体细胞,则A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时反应过度,造成D的损伤而导致信息传递中断,则该类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分)(2014·聊城模拟)如图A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图B表示参与该过程的b细胞局部放大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细胞为__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
该细胞吞噬并排出残体,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
(2)d细胞是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则会对机体免疫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
(4)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能否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若能,请说明免疫类型:________。
(5)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鼷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相关实验,请为其补全实验设计思路。
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实验更加严谨,可以对实验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8分)(2014·珠海模拟)下面是生物小组模拟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过程而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A:制备疫苗(略)B: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的有效性(1)他们用家兔做实验动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其内容不完整,请按要求补充。
实验假设:该疫苗可以刺激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
实验材料:家兔、疫苗和必需的器具、药品若干。
方法步骤:把该疫苗注射到实验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对实验家兔注射______, 发现注射了疫苗的家兔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疫苗使实验家兔获得了免疫力。
上述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设计了具体全面的实验步骤,验证以上实验结论: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机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接种疫苗,乙组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家兔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远__________乙组家兔。
答案解析1.【解析】选A。
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糖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外界温度过低时,机体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外界温度过高时,机体主要通过排汗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一般维持在正常水平。
2.【解析】选A。
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它通过脊髓等低级中枢间接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故A错误;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的是神经递质,故B正确;H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故C正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D正确。
3.【解析】选C。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的通过体液运送到作用部位的一类微量高效的信号分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中突触小泡产生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一类信号分子;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类、脂质;三者都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
4.【解析】选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另外还需要相关神经、激素共同参与完成,故A项正确;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故B项错误;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C项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D项错误。
5.【解析】选B。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使血糖含量降低,故A错误;人体大量失水,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加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排尿量减少,从而调节血浆渗透压,故B正确;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升高,以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故C错误;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通过与病原体结合将病原体清除掉,故D错误。
6.【解析】选B。
HIV主要侵染人体的T细胞,当人体刚感染HIV时,机体的免疫力仍发挥作用,病毒的数量短期内上升后会下降,抗体的数量增加,T细胞数量较高;当后期T细胞死亡较多时,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抗体含量最终将降低,患病程度加重,病毒大量增殖。
7.【解析】选A。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A项的一极在膜内,另一极在膜外,会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仪器指针偏转。
B、C、D三项的两极同时在膜内或同时在膜外,测不到静息电位。
【方法技巧】检测神经纤维膜电位大小的方法(1)当检测是否发生兴奋时,电表的两个电极都应该放在神经纤维膜外或都放在膜内。
(2)当检测静息电位的大小时,需将一个电极放在膜内,另一个电极放在膜外。
(3)当检测动作电位的大小时,需将一个电极放在膜内,另一个放在膜外。
8.【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本题选项中前面的为自变量,如食物缺碘,后面的为因变量,如生长激素。
【解析】选B、C。
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A错误;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故B正确;过度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故C正确;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基本不变,主要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故D错误。
9.【解析】选A、D。
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