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关注点预测及金题导写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关注点预测及金题导写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关注点预测及金题导写作文天地06-18 1456: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关注点预测及金题导写纵观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命题,其特点可以用三个关键词予以概括:“时代性”“人文性”和“理性”。

时代性。

高考语文命题,关注时代特点,反映社会生活,一直是一个重点、一个命题的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尤其如此。

从“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卷)到“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卷),从“我说90后”(2009年天津卷)到“我生活的世界”(2010年天津卷),命题无不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让作文切合时代生活。

因此,关注时代特点,体验现实生活,注重生活表达,应该成为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

人文性。

考察历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体现“人文性”,始终是作文命题贯穿试题的红线和热点。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

它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高考命题以“人文性”为重点,也就容易理解了。

人文是人类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即人类关怀,生命关怀。

在人类的生存过程中,构成了各种关系,但基本的关系,构成了四个维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

在写作中,注意从这四个维度出发,思考写作的重点,并将其作为构思的逻辑起点,就可以找到很多构思立意的角度。

理性。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就要体现一定的区分度。

而理性思辩(逻辑思维)的能力,就成为考查的重点。

很多高考题目,十分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

如2010年安徽卷作文题,以一首古诗《吴兴杂诗》为材料,要求依据这首蕴含哲理的古诗引发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

就考查了考生阅读和理性思辨能力。

同样,2010年的四川卷作文题,要写好这篇作文,同样需要思考“个人和集体”“量变和质变”“简单与复杂”等哲理问题。

如果就事论事,写不出立意深刻、富于思辨色彩的作文。

可见,在高考复习备考中,重视训练理性思辨能力非常重要。

总之,时代性、人文性和理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和备考的重点。

我们要努力在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因为,“思维与表达”,始终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

【2011年高考作文备考关注点及预测】一、关注自我在人和世界发生的各种联系中,除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有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因此,写作关注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关注自我,内容十分广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往事的怀念、个人成长、成熟困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自立、自信、立志、尝试、生活的考验及挑战、面对诱惑、为人处世、超越自我、放飞理想、个人兴趣、心理健康等。

“关注自我”类作文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来命制,如“挑战自我”、“成长故事”、“心灵感悟”、“内心冲突与困惑”、“磨炼意志”、“笑对人生”、“提升与超越”、“小我与大我”、等等。

【金题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天,先哲休谟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他的弟子,虽个个学富五车,但他对他们仍放心不下,于是把弟子们都招集到露天里讲授最后一堂课。

休谟问:“田野里长着什么?”“杂草。

”弟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你们该怎样清除掉这些杂草?”众弟子都不明白先哲的用意,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太简单了。

大弟子首先开口道:“给我一把锄头就行了。

”二弟子接着说:“还不如用一把火烧了痛快。

”三弟子不服气说道:“要想斩草除根,只有将根深挖出来才行。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休谟微微一笑说:“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

你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以后再到这里相聚。

”一年之后,当弟子们又来到这里时,发现他们无论用什么方法,杂草照样茂盛的生长着,有的地方甚至更多了。

因此,众弟子都不知所以,急等老师赐教。

可是,遗憾的是先哲已经去世了,他死后给弟子们留下了一本书。

书中有一段话:“你们的种种办法都不能把杂草清除干净,因为杂草的生命力极强。

要想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田野里种上庄稼。

你们是否想过,你们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范文欣赏】清除心中的杂草齐夫一青年到寺里进香,眼露凶光,面带杀气。

一个冷眼旁观的老僧拦住说,施主,你心中有杂草。

果然,经交谈知道,这青年交往多年的女友近来移情别恋。

因为失恋,他由爱生恨,想到寺里上一次香,就回去实施报复。

在老僧的苦心劝说、一番点化后,青年幡然悔悟,放弃了复仇计划。

我们的心中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所以又称心田。

心田可以长鲜花,也可生杂草,全看你撒的什么种子。

心里长着鲜花的人,善良正直,乐观向上,热爱工作,乐于助人,富于进取精神。

大家都愿意和他在一起。

而心里有杂草的人,终日心情郁闷,心理阴暗,看谁都不舒服,干啥都没劲,自己一事无成,还嫉妒别人,甚至会干出种种违纪犯法的事。

贪婪是心中的杂草。

好财喜钱乃人之天性,无可厚非,但一要取之有道,二不能贪得无厌。

君不见,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满足贪欲,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身败名裂,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嫉妒是心中的杂草。

他人有出类拔萃之处,遇喜庆欢乐之事,可羡慕,可赞扬,可奋起直追,见贤思齐,但绝不可心生嫉妒。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潜伺在人的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

”这条毒蛇会咬伤别人,也会咬伤自己。

仇恨是心中的杂草。

如果不是不共戴天的国家仇民族恨,就不要让仇恨轻易在心中扎根。

邻里纠纷,同事龃龉,误会和争执在所难免,达人智者善于化解,宽人严己。

切勿使升级激化,更不能酿出祸端。

懒惰是心中的杂草。

大哲程颐说:“惰意一生,即为自弃。

”懒惰,等于慢性自杀。

一个懒惰的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游手好闲,坐吃等死,算是白活了。

骄傲是心中的杂草。

骄傲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故步自封目中无人,心狂气浮自高自大。

骄傲发展到极点,离失败就不远了。

“骄遭损,谦受益”实乃千古经验之谈。

禅宗大师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们的心田也应时时勤耕耘,除去杂草种上鲜花,心灵才会充满生机,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原载《青岛日报》2009年11月26日)二、关注环境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应该是绿色的家园。

这里,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惠风和畅;这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生机无限。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的环境日趋严峻。

例如,2010年,堪称中国的“极端天气灾害年”,大量频发的自然灾害(干旱、洪涝灾害、沙尘暴、风雪灾害、泥石流和地震等),威胁着人们生存的环境。

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说明大自然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刻不容缓。

因此,高考作文引导考生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就理所当然了。

2010年上海和江苏卷的作文命题,就紧紧抓住了这个热点。

【金题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据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的资料,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04倍。

从隋朝至今,中国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3亿,每年平均灾害次数也从0.6次增加到3.9次,增加6.5倍,中国农牧矿等12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办成的事,中国至少要花1.25美元。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绿色伦理。

请以“呼唤绿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范文欣赏】塑料、唐朝及现代人的不朽李汉荣没有塑料的朝代,岂止唐朝,太多了,多到了一时数不完。

塑料以及塑料袋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以至泛滥成灾,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如今,化学制品和塑料已经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控制了这颗星球。

据说在太平洋上,有陆地倾倒的大量塑料垃圾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漂浮着的大陆,环保人士称它为地球第八大洲,谓之“塑料洲”。

在海浪的冲刷下,“塑料洲”不停地分解塑料颗粒,谓之“塑料沙”,鱼类、鸟类和海洋生物吃了这种“塑料沙”,大量中毒死亡,即使活着的也浑身带毒,最终被端上人类的餐桌——古人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诚哉斯言。

化学制品渗透了我们现代生活的每个细节。

看起来是它们在帮助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它们替代了我们的生活。

想想我们的每一次购物,每一次邮递,每一次用餐,每一次治病,每一次出行,每一次娱乐,每一次饮食,每一次聚会……想想,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否都充满了化学制品,都充满了塑料制品的影子?我们用化学制品壮行,最后用塑料袋打包,塞进我们那一次性的激情、一次性的友谊、一次性的道德、一次性的知识、一次性的学术、一次性的快感、一次性的高潮,然后匆匆扔掉,扔进我们生命的终极彼岸:垃圾堆。

两百年或三百年或一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不小心挖出了这些东西,这些尚未降解、尚未溶化的东西,以为发现了珍贵文物,发现了宝贝。

经过化验,他们大吃一惊:这是剧毒垃圾,在地下夜以继日不停地放毒,土壤、水、空气都被毒化了。

难怪大地上草木稀疏,生灵灭绝,人心迷惘,诗意无存。

他们绝望地望着那些古老的塑料袋,那些不朽的垃圾,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先人们啊,这就是你们留给我们的礼物,这就是我们拥有的文物?”在遥远的唐朝没有一只塑料袋,唐朝没有什么结实的东西。

房子是砖木的,家具是砖木的,桥是砖木的,帝王的宫殿是砖木的,连神灵居住的庙宇也是砖木的,这些都会垮掉和朽掉。

此外唐朝冶炼的铁,一部分做了锄头、镰刀等农具,一部分做了镇边护国的兵器。

铁是唐朝最结实的东西,但铁也会生锈,最终也会变成泥土。

这就是说,在唐朝人那里,王朝、宫殿、器物、功名、财富,都是过眼云烟,都是速朽之物。

什么是不朽的呢?日月星辰不朽,大地山河不朽,清风白云不朽。

但是,唐朝人觉得,在不朽的大自然面前,人,无疑是匆匆过客,是速朽的,霎生霎灭的幻影。

唐朝人不甘于在不朽的自然面前仅做个速朽的过客,他们觉得这样不仅对不起不朽的自然,也对不起速朽的自己。

他们用不朽的心灵,不朽的诗,供奉不朽的山河、不朽的天地、不朽的宇宙——这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于是,速朽的人就超越了时空,有了与天地对称的不朽价值。

顽固疯狂的现代和同样疯狂的后现代,被钢铁、水泥、化学制品和塑料制品重重围困,被人造的不朽之物、不可降解之物重重围困。

现在的人们似乎不屑相信什么不朽,不相信什么永恒了。

崇高的信仰、伟大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深邃的诗意,这些源自生命深处又对应着宇宙终极奥秘的神圣之境,人却日益远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