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小ü有礼貌, 见了j q x, 要脱帽。 小ü见大y, 去掉两点还读ü。 ü拼n和l, 两点省不得。
“a”,不可以和j、q、x组成音节,中间 要加“i”。 “O”,不可以和g、k、h组成音节,中间 要加“u”。
b、p、m、f四声母,只拼o来不拼e(么除 外) a、o、e作头易混淆,音节间加隔音号(’ )。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和除去阻碍时气流是 否强烈这两种方法来决定辅音的性质
清音和浊音 发音时声门敞开,声带松弛,让气流顺利通过,声带部颤 动,为“清音”。汉语中大部分辅音为清音。反之,发音 时声带靠拢,声门关闭,让气流从声带当中挤出来,因而 颤动声带,这种音就是“浊音”。例如:r、m、n、l。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发音时声门敞开,空气压力大,除去阻碍时有一股比较强 烈的气流送出来,这种音叫“送气音”。例如,p、t、k、 ch、c、q. 相反,如果除去阻碍时没有较强的气流冲出来, 这种音就是“不送气音”,例如:b、d、g、j。
三声变调
普通話中每個音節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單位 ,音節和音節連續讀出,聲調互相影響, 或多或少要發生變化,不能保持原來的調 值,這種現象叫變調。變調是一種自然音 變現象,對語言的表達沒有影響。在說話 時,不必刻意摸仿,只要自然、流暢地表 達就可以帶出變調的效果。
可口可乐
普通话里还有一个零声母
普通话音节里大部分音节都以辅音声母开头,但 是也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 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 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如“爱”——ai。
零声母字的开头虽然说是元音,但在实际发音上 往往带有那么一点同部位的摩擦成分。这些成分 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并且不能区别意义,不 构成不同的音位。
一条心 一次性 不得已 不要脸
一览表 一是一,二是二 不二价 不在乎
卷舌韵母和儿化韵:
•汉语拼音的卷舌韵母有一个: er •发这个音的时候,先发e,然后舌头由低到高,由前 向后卷起。但是èr 二 的发音,读起来像 àr •比如:儿、耳、二、女儿、耳朵、幼儿园 •儿化韵是指卷舌韵母er 附在别的音节后面,使这个 音节的韵母发生变化,称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 写汉语拼音时,在原音节后面加上r。比如:花儿。 Huār 。兜儿 dour
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带鼻音韵母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特殊韵母:er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嘴巴张大 a a a ,嘴巴圆圆 o o o ,
“一”和“不”的变调:
• “一”的变调 1.“一”作为独立音节时候,读原调 y ī 2.“一”用在词的末尾时候,也读原调 y ī 。例 如:万一; 唯一;统一 3.“一”在第四声音节前,变为第二声 y í。 例 如:一样; 一切;一定;一共;一万;一位。
4“一”在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音节前,变为四声 y ì。 例如:一般;一直;一起;一杯;一瓶;一百。 5“一”在做序数词时候,表示“第一”的排序,即使是在 第一、第二、第三声音节前,也不能变调,仍然读作 y ī。 例如:一班;一年级;北京一种;一号;一层;第一名。
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 a上,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 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 gui,标在i 上, 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形近字母: b—d—p—q: 这几个声母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 圆组成的,只是半圆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最容易 混淆。 可以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记忆,比如:像个6字 bbb,9字反写ppp,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 或是b和d对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 是d……还可以让孩子动手用小棒和半圆拼一拼 ,摆一摆,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一声平平左到右,
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就像下山坡。
五度声调示意图
5 4 3 2 1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学生练习
• 阿姨我会,背囊准备,青年礼貌,搀扶 长辈,搬来彩电,玻璃翡翠,奔驰小客, 森林舞会

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先标a o e , 再标 i u ü 。 i、u并列标在后, i上标调把点抹, 轻声不标就空着。
按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双唇音、齿唇音、舌 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七类。
双唇音: 发音部位是双唇,通过上下唇接触发出声音。 例如:b、p、m 唇齿音:发音部位是下唇,通过下唇和上齿接触发出声音。 例如:f 舌面音:发音部位是舌面,通过舌头前面部分接触硬腭前部发出声音。 例如:j、q、x 舌根音:发音部位是舌根,或者说是在舌面后部。让舌面后不接触软 腭前部发出声音。 例如:g、k、h
儿化韵 的作用:
1.可以区别词性,使动词或者形容词变成一 个名词。例如:画、画儿;盖、盖儿;尖、 尖儿;错、错儿 2.儿化韵可以区别词义。例如:一点、一点 儿;眼、眼儿;丝、丝儿;头、头儿 3.儿化韵可以表示小的、可爱的等感情色彩, 或者生活中常见的,不重要的事物。例如: 警棍(baton)、冰棍儿;鲨鱼、金鱼儿; 狼狗、小狗儿;海水、香水儿
按发音方法,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五类
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 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 音。普通话的塞音有b、p、 d、 t、 g、 k。 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 出,造成摩擦音。普通话的擦音有f、s、sh、r、x、h。 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 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造成塞擦音。普通话 的塞擦音有:z、c、zh、ch、j、q。 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 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普通话里 的鼻音声母有m和n。 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 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普通话的边音只 有一个l。
6汉语词典里,都标记为 y ī。但是在汉语教材里,根据实 际发音标注。例如:一见钟情;一路平安;万众一心。
• “不”的变调 1.“不”单独念或者用在词句末尾,都读原调 b ù 2.“不”在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音节前,仍 读第四声b ù 。例如:不安;不如;不久;不喝; 不行;不好。 3.“不”在第四声音节前,变为第二声b ú。例 如:不但;不错;不要;不用;不去;不对。 4.汉语词典里,都标记为 y ī。但是在汉语教材 里,根据实际发音标注。例如:不相上下;闷 闷不乐;一丝一毫。
•儿化韵变化规律:
5.原韵母是ing,变成儿化韵时候,先丢掉尾音的ng, 再加上e的发音,最后卷舌。注意,这时候,音节中i 和e有鼻化现象。例如:瓶儿、杏儿、电影儿 6.原韵母尾音是ng,变成儿化韵时候,先丢掉尾音的 ng,然后卷舌。注意,这是,音节中的韵母有鼻化现 象。例如: 小葱儿、蛋黄儿、墙缝儿
舌尖前音:发音部位是舌尖部分,通过让舌尖接触上门齿 齿背发出声音。 例如:z、c、s 舌尖中音:发音部位是舌尖,通过舌尖接触上齿龈发出声 音。例如:d、t、n、l 舌尖后音:发音部位是是舌尖,但是通过卷起舌尖接触硬 腭前部发出声音。例如:zh、ch、sh、r n 又叫鼻音,l 又叫边音; z、c、s 又叫平舌音,zh、ch音符号
以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候,如果音 节之间界限发生混淆,要用隔音符号(’)把他们分开。尤 其电脑打字时候要注意。
先 西安 姐 饥饿 xiān xi’ ān jiě
票 皮袄 ji’ è
piào
pi’ ǎo
快 酷爱 民歌 名额 单干 档 案 kuài ku’ ài míngē míng’ é dāngàn dàng’ àn 反 感 方 案 fǎngǎn fāng’ àn
•儿化韵变化规律:
1.原韵母尾音是a, o, e, u, 变成儿化韵时,发尾音时候,加上 一个卷舌动作。例如:画儿、刀儿、猴儿 2.原韵母是i,ü,和在z,c,s,zh,ch, sh,r 后面的i,变成儿化韵 时候,在韵母后加上e的音,然后再卷舌。例如:小鸡儿、刺 儿、金鱼儿 3.原韵母的尾音是i,n, ( ün,in除外),变成儿化韵时,先 丢掉尾音的i,n,然后再卷舌。例如:香水儿、脸盆儿、冰棍 儿 •原韵母是ün,in,变成儿化韵时候,先丢掉尾音n,加上e的 发音,最后再卷舌。例如:花裙儿、脚印儿
韵母按结构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 母三类。
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 a、o、e、i、u、ü
思考:对ü的教学方法。
ü:与法语的lutte相同。《汉语入门 》 ü:心里想着发i,但是嘴唇圈起来,像在发 u。 《泰国人学汉语》 ü:拖长腔的办法,连续发10秒。 《对韩汉语口语教程》 ü:用吸管喝饮料的口型,或者吹笛子的口 型。 《新编实用汉语课本》
不断 不管 不论 不敢当 不许 不是 不过 不要紧 一路顺风 一举两得 一日三秋 一视同仁 一帆风顺 一心一意
不辞而别 不相上下 说一不二 情不自禁 不知不觉 不卑不亢
一朝一夕 一模一样 一点一滴 一问一答 一生一世 一丝一毫
不多不少 不肥不瘦 不折不扣 不见不散 不言不语 不冷不热
一系列 一把手 不像话 不锈钢
嘴巴扁扁 e e e ,牙齿对齐 i i i , 嘴巴突出 u u u ,嘴吹口哨 ü ü ü 。
声调
汉语音节中,除了声母韵母两个部分外, 还有一个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 是声调。
声调也叫字调。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 缺少的成分。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 义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