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命使命。

3、联结中外。

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吸收了外国文学营养,形成开放态势。

4、形象更新。

帝王将相、秀才英雄、才子佳人被农民、市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取代。

四、文学革命的特点
1、理性精神的显现。

启蒙、改造社会人生、人生探索、“问题小说”。

思想大于审美。

2、感伤情调浓厚。

问题、乡土、自叙传小说,以及诗歌、小说、戏剧都有。

因生活痛苦和醒来后无路可走所至。

3、个性化追求。

写个人,“表现自我”、主观情怀、个人心理、独特风格。

4、创作方法多样。

第二章鲁迅第一节生平和思想
鲁迅从《天演论》接受进化论。

关注人性和国民性问题。

后弃医从文。

企图以文艺改造国民灵魂,写论文,译小说,个性主义为主要思想主要思想是启蒙主义和唯物史观。

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成熟。

在革命文学论争,“左联”工作和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彷徨呐喊野草
第二节《呐喊》和《彷徨》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他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几代作家和研究家。

《呐喊》,《彷徨它们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座高峰。

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同时在鲁迅手中成熟。

一、思想与内容
1、反封建:《呐喊》《彷徨》的总主题。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

2、批判国民性:《阿Q正传》《示众》《风波》等。

3、探索出路:《伤逝》《故乡》《离婚》等。

★两大题材和形象:
1、农民:由《故乡》《风波》《祝福》《离婚》《社戏》及《阿Q正传》构成。

2、知识分子:由《孔乙己》《白光》,《高老夫子》《肥皂》,《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构成。

二、艺术手法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形象构成法。

2、“画眼睛”:人物描写方法。

3、“白描”:景物描写和行文方法。

如《风波》里的农村晚景,《孔乙己》的文风。

以上是鲁迅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

其他还有选材严、开掘深,注意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刻画等等。

第三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一、狂人形象1、狂人是“迫害狂”。

其表现不同常人。

2、发狂原因是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3、狂语里能够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是他发狂前的思想存留。

4、狂人形象的意义:说明封建势力的强大(说真话必疯);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吃人”,并把实现不”吃人”社会的希望寄托给孩子。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

他们深受生活的折磨,但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这样,鲁迅就把残酷扭曲的社会充分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引起我们改变这个世界的那种强烈的情感。

第四节《野草》和《朝花夕拾》
第三章20年代的小说
现代文学以小说开端。

最先取得成就的是鲁迅,后形成气候,于是出现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创作思潮。

现代小说从起步到形成高峰,有许多代表性作家。

第一节文学研究会的小说
一问题小说
1、用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政治、人生、生活等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共同寻求解决方法的小说。

2、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等最早,冰心《斯人独憔悴》揭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