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教育教案
7、想一想:超市怀疑消费者偷窃时,能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8、学生活动:用法维权
9、想一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什么作用?
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0、讨论: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做?
(三)总结
教师:作为消费者,要学法、知法,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消费者的“保护神”。
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3月12号是植树节。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爱护树苗。
教学过程:
一、观看VCD,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课题:话清明
执教时间:第八周
教学重点: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学习古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尊重烈士的情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4月5日清明节
1、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国家规定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安全教育日吗?生自由发言。(如:安全很重要,现在有很多人不注意生命安全,等等)
2、出示“一组真实的数据”。
看了这一组真实的数据,小朋友,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一、学习体悟
1、说说身边的意外事件
(1)生边说师边播放“意外事件图片组”内相应图片。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最好时候)
5、清明节的食物
(1)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
(2)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3)(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2、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学生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3、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4、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D、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E、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2、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些好事。
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课题:植树节
执教时间:第五周
教学重点:
三、补充学习资料
立春:一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3、4或5日。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候鸟: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如:杜鹃、家燕、鸿雁等。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夏候鸟: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过冬,第一年春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等。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交流展示
六、教师总结
课题:春天来了
执教时间:第三周
教草,以及孩子们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小溪:原指山里的小河沟,现在泛指小河沟。
四、教师总结,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题:学雷锋
执教时间:第四周
教学重点: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
(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师总结:生命是第一位的。当别人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心,但是,抢救要注意方法。
2、讨论:平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安全?
(1)四人小组讨论
的话说一说。
(2)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如下:
①不在烈日下暴晒(播放图片“烈日下暴晒”)
②不攀高(播放图片“攀高”)
③不逗弄小动物(保护弱小生命,注意自身安全。)
④不去水库、池塘等危险地方游泳(播放图片“水塘危险”)
4、出示小知识:新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历新年,从元旦一月一日开始,还有一种新年是从春节农历一月初一,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年初一开始。
一、听故事,了解年的来历。
1、讲一讲:为什么人们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呢?知道春节是怎样来的吗?听故事。你和谁一起过年!(和长辈,和自己)
2、相传远古时代,“年”乃是一种吃人的怪物,生有三头六臂,长的十分凶险。但是它有怕火、怕光、怕响声的弱点,于是人们为了躲避它,不但彻夜不眠,还在院中撒芝麻杆,年来时,发出沙沙声响,它就却然止步了。这就是撒岁的来历。为了驱逐凶恶的年,古人还通霄灯火明亮,并燃放“爆竹”。因为,过去没有现在的鞭炮以烧竹使竹节爆裂,产生巨响,年看到火光听到巨响就会远避深山,不危害人间了。
课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日
执教时间:第七周
教学重点:
1、知道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2、有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等,并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
3、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介绍“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5、多媒体显示:图片:假冒伪劣产品,强买强卖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学生回答)
教师:所以,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需要国家予以特别的保护。
6、知识窗: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
大家就平安无事了,拿出事物来聚集,互相祝贺。久而久之,人们就有了过年这个习俗。从此,过年也成了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其实,年乃岁末,也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刻。
三、看图片,简单了解传统风俗。
四、大讨论,知道本地风俗。
1、放鞭炮。
2、分压岁钱……
五、出示“许愿树”,表达新年的喜悦,写下新年愿望。
⑤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播放图片“乱吃东西”)
⑥独自在家时,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⑦注意交通安全
⑧独自在家时,注意不给陌生人开门
3、考考你
三、课后延伸
师:每年只有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小朋友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那么我们的每一天都会是安全的、快乐的。课后,请小朋友设计几条安全警示语。
一、认识雷锋
1、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
2、请一位同学来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
3、请若干位同学来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其他同学集中精神,认真听后简单概括。
4、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提示:------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4)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三、了解介子推的故事
一、说说你的清明节
(一)、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1、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2、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3、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4、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一、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三、说说元宵。
1、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春之声》导入。
你们听,这是什么乐曲?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
板书课题:春天来了。
齐读课题。
一、学习内容
1、图片出示,理解什么是小溪,了解春天天气暖了,小溪解冻了,发出悦耳的流水声。
2、了解春天天气变暖,适合植物生长,小草发芽、长叶、变绿,花儿也开了。通过画图、看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田野中的生机与色彩的美丽,读出感情。
5、播放录音,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小组讨论
1、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激烈的“雷锋精神”大讨论,并且由代表发言。
A、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牢固树立远大理想。
B、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发奋学习,大力弘扬文明新风。
C、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栽树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课题:消费者的保护神
执教时间:第六周
教学重点:
1、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强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