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阐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道路这个最关键问题的科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核心的核心。

就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就广义而言,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科学。

它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还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当然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在内。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冷战:指的是从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以苏联和华沙为东方集团两者之间的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和苏联同时为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主导世界的霸权,美苏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对立。

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
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

1989-1990年,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政局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相互作用和巨大冲击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这场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

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
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简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完成。

意义: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2)第二次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

意义:首先,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动现实。

其次,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三,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出现。

意义:第一、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阶段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二、纠正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的错误理论,提出了要争取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理论。

第三、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建设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四、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

第五、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归结为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践中急于建立或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错误,认识到要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合理配置的所有制结构。

第六、纠正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贬抑商品经济的做法,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市场经济的体制。

简答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及其内在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严密的内在联系。

(2)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

(3)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起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伦理学,人类学等,最终都是为了更充分,更完满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

都是从各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义服务的,起点中介和终点这三者是紧密相关,互相联接的,如果没有起点和中介,也就不可能有终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大理论前提。

简答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

5、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