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1.《乌托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

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

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

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

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

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

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

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

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

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3.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

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理想,也可称为反专制社会主义。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

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4.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

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

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功绩和缺陷【答案要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本身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

这主要表现在:①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②在此基础上,它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和合理设想;③它的历史观中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和唯心史观的限制,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存在一系列根本性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理性支配世界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设想出种种社会改革方案;②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各国统治者身上;③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幻想用理性感化资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简述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群英会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三)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要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

(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

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构想,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真正途径的唯一办法”。

3.简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世界历史意义:第一,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它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有力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第三、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成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中的最重大事件,它大大地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力量。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地促进战后反殖民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③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表明各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

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答案要点】(1)最早是1948年开始的南斯拉夫的改革,突破苏联模式,创造了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曾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后来由于内外的复杂原因,尤其是东欧剧变的冲击,导致了它的分裂。

(2)匈牙利的改革,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他们曾不事张扬地进行改革,也一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成功,为世界公认,人们称之为“匈牙利模式”。

后来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变化,80年代末成了最早剧变的国家之一。

(3)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也曾在经济、政治以及党的领导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为世人瞩目,后来由于准备不足、领导更迭、阻力不小、思想混乱而不了了之。

到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再一次掀起改革高潮,提出“改革与新思维”,后来发展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

(4)在1956年之后,中国曾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在经济上提出过“十大关系”,在政治上提出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后来出于对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受“左”的思潮的影响,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思想,犯了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

70年代末,中国正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才走上了正确健康的改革之路。

5.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答案要点】①在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在发展阶段上,强调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历史阶段。

③在根本任务上,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在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在外部条件上,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⑥在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在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要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⑧在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⑨强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1. 试述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答案要点】(1)苏联解体的原因。

外因:主要是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内因:远因是苏联自2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及时纠正,积重难返;近因主要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进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2)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地处苏联和西欧之问,均属中小国家,历来是各大国和军事联盟矛盾集中的地方,民族矛盾十分复杂;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是各国社会内部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是各国党和政府脱离群众的要害;民族矛盾激化是东欧剧变的催化因素;③苏联因素:东欧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由苏联强加的,僵化的体制在苏联干预下一直未能顺利改革;苏联出于自身利益对东欧的牢牢控制;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为剧变造成了外部条件;④西方因素:西方国家对东欧各国推行。

和平演变”战略,构成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

(3)苏东剧变的教训。

①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②必须改革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③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④必须实行正确的对外战略和方针政策;⑤必须在思想战线上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

2. 试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简称为东西关系。

战后初期一直到五六十年代,东西方之间的往来极其稀少。

这主要缘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要在它们之间相互问发展合作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