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情况介绍2011年10月2007年5月,我县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富民增收步伐,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全面启动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灌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面积已超2万亩,工厂化食用菌、中高档盆花和休闲旅游农业3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进区企业达到50多家,年总产值达12亿元,吸纳劳动力6000多人,带动周边乡镇10000户农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区、中国农科院(灌南)食用菌产业园、省级食用菌示范基地和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顺利承办、协办了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全省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等重要比赛和会议,成为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展示灌南三农特色的窗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灌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一是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园区发展。
按照“园区发展、规划先行”的要求,创办之初园区就瞄准省级园区目标,践行富民惠民宗旨,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农业园区。
第一是确立高目标定位。
在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园区结合自身的区位特色、目标定位、产业基础等因素,深度引入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确立了长远高端的发展定位,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工厂化食用菌基地、中高档盆花基地、省内最大彩叶植物栽培基地。
第二是实施大手笔规划。
围绕“龙头企业集聚、高新技术实验、农业发展示范”的功能定位,规划建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等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紧密相联的区域。
充分发挥园区先进的理念、技术、品种、营销和管理优势,带动区内乃至全县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发展。
第三是践行环保型要求。
园区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建园的原则,在功能设臵上优先考虑将休闲旅游农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在基础建设上率先完成区内绿化等基础设施,在项目引进上确保污染型项目不得进区,致力打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是以市场化运作推动园区发展。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锐意创新,奋力开拓,通过组建有力的工作队伍、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进行超前的市场运作,推动了园区的迅猛发展。
首先是完善园区管理机制。
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推动园区建设,成立了农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园区管委会,抽调农业、林业、建设等专业人员组建园区招商分局、规建分局、经发分局,有力的推动了园区的迅速扩张和快速成长。
其次是联手组建投资公司。
县政府与市棉麻公司合作,联手组建了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的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经营投资体制。
第三是创新出台激励政策。
为了迅速打响园区“投资热土、创业宝地”的优秀品牌,吸引更多的外来客商来园区投资兴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在国家、省、市相关农业产业促进政策的基础上,享受更多优惠,实现更好发展。
同时,园区联系市中行和县信用联社开展“银企合作”,创新引进担保公司对企业进行担保,进一步扩大企业融资方式,先后为企业提供4000万元贷款,增强了主导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以产业化带动支撑园区发展。
始终把实施产业带动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
目前,园区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已达42家,投产达效36家,日产纯白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食用菌300吨,年产值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工厂化纯白金针菇产业集聚规模全国第一,日产5吨工厂化食用菌规模企业占全国的8%。
2010年10月,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我县全省唯一的“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称号。
今年9月,又在首届中华菌文化节上被授予“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中高档盆花产业蓬勃兴起。
目前园区已有冠台花卉、连禾花卉、新春园艺和义金农庄4家花卉企业入驻,形成了占地4000亩的花卉苗木示范园,年产蝴蝶兰、凤梨、红掌、大花蕙兰等中高档盆花500万盆,产值达2亿元,已成为全省知名的中高档盆花生产基地。
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产品供不应求。
休闲旅游农业提速发展。
进一步加快农业旅游开发步伐,全力打造集“产业发达、生态示范、景观优美、生活宜居”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示范区。
目前,园区已建成并向游客开放的有苏北菇菌展览馆、荣善鲜菇采摘、冠台茶餐厅、竹屋〃蜗牛和周庄新村等15个景点,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区的知名度、外向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四是以大力度推进保障园区发展。
园区创建以来,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合力攻坚,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征地拆迁、路网建设、绿化造景等任务,为项目进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速度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多元化筹集资金7000万元,全面启动了房屋拆迁、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
面对土地流转、杆线牵移、老坟迁址等工作中的种种矛盾,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田头,耐心给群众讲解道理、宣传政策,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取得办理土地流转手续3000多户无一人上访的良好成效。
高质量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核心区已经建成覆盖20000亩“三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全长5公里的主干道和30公里长的次干道;总投入1100万元的省级农开项目52座桥涵、泵站已全面建成,为所有进区企业提供了“八通一平”的优质服务。
高品位开展绿化造景工程。
围绕“绿色、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累计投入绿化资金近2000万元,园区绿地面积已达到50万平方米。
园区入口农时广场里的绿叶地球、新春园艺前的运载火箭、五颗树食用菌外的金色麦穗,已成为园区的标志性建筑。
二、今后一段时期园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按照做大园区、做优品牌、做名产业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到2015年,园区力争建成食用菌规模企业近百家,实现产值50亿元,建成花卉龙头企业10家以上,产值超过1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的“菌都花城”。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知名品牌建设力度。
围绕打造“菌都花城”的目标,园区始终以品牌化战略提升农业效益。
一要集中精力推动地理标志申报。
1月份,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受理“灌南食用菌”地理标志商标申请,4月份,“灌南食用菌”又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保护,这将在推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灌南食用菌协会作用,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鼓励使用“灌南食用菌”标志,并规范品牌产品包装,不断提高我县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
二要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工程。
4月份,园区和县工商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全国驰名的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打造放心消费品牌,目前该项工程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农副产品项目,被纳入连云港市八大实事工程向省政府申报。
三要精心打造省级特色旅游目的地。
今年4月,园区顺利通过省旅游局认定获批成为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目前,总投资10亿元、占地1.6万亩、包括生产体验、产品销售、花木观赏、游客休闲四大旅游板块的“菌都花城”项目已被列入全市农业旅游线路,我们将邀请省级旅游设计院对项目进行高标准规划,力争年底完成规划,同时建成菇菌生产体验和花木观赏两大板块并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食用菌之都和中高档盆花之城。
二是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继续强力推进4个超亿元项目。
裕灌现代农业加工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占地1000亩,由中国果蔬行业的龙头企业、福建裕兴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集鲜品蘑菇生产、果蔬罐头加工、食用菌浓缩液和蘑菇多糖胶囊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我县食用菌的整体层次和深加工能力,加快我县食用菌的出口速度,逐步把我县建成全国最大的鲜品食用菌加工中心。
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和项目地勘探,从荷兰引进的价值1800万欧元的先进食用菌罐头加工设备正在组装中。
亚欧食用菌物流园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新建食用菌交易市场、物流仓储、科研加工和餐饮休闲4大功能区域,致力打造中国乃至亚洲经营理念最先进的食用菌集散中心、价格发布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目前,项目首期土地证已获批,整体规划正在设计当中。
中国·灌南公路花园项目。
该项目由冠台花卉投资1亿元兴建,项目规划占地120亩。
公路花园以花卉为主题,以花卉产业的深度开发、科学普及和保健应用为目的,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花卉科普和花卉推广等综合文化内涵的花卉艺术文化中心。
目前,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花卉推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商业广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
三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横向联系,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发挥园区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研究所功能,对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攻关开发并大力培训农民技术员,实现技术人才双向发展。
健全技术人才队伍。
通过对全县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筛选,成立村级技术推广小组,致力培养一批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科技示范户。
努力创新培训形式。
依托灌南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优势,增设食用菌和花卉苗木专业中专班,通过和企业签订委培合同,大量培训食用菌和花卉苗木乡土实用型人才。
四是继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鼓励进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现有传统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模式上进行技术改造。
食用菌方面。
可为、香如等大部分食用菌企业引进新型生产设备实行了袋装到瓶装的技改。
盆花方面。
新春园艺计划从欧洲引进微盆景栽培育技术,扩展培育品种;冠台花卉从蝴蝶兰的品种、品质进行提升,计划引进蝴蝶兰深加工生产线,进行蝴蝶兰香皂等化妆品深度开发和生产;义金农庄在从事大花蕙兰组培的同时,进一步开展蝴蝶兰、红掌等高档盆花的细胞组培,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