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售后服务)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积极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售后服务)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积极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售后服务)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积极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境促发展———关于优化赣县工业发展环境的若干对策和措施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科学发展调研工作的通知》(赣政办字[2008]244号)文件精神,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县外经贸局、县监察局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制定了《调研工作方案》,于08年10月至11月上旬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为课题开展了为期近壹个月的专题调研活动。

现就调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壹、调研主题调研组围绕“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这壹课题,紧扣以下俩个主题内容开展调研活动。

(壹)如何减少中间环节,实行且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建立项目立户,建立项目落户--开工--建设—投产办事程序壹卡告知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如何建立企业办事“高速公路”,建立坭行为责任追究制,杜绝办事拖拉、扯皮,效率低下、程序繁琐的现象,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二)动员和引导各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进壹步学习、吃透上级各种文件精神,于保证行政安全的情况下,充分用活用足各种政策,寻找破解难题的“绿色通道”。

二、调研方式调研组主要采取以下四式方式开展调研(壹)深入企业走访调查。

针对企业反映“办事难”问题,突出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工业园区部分代表企业开展走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谈体会等方式,就绿色通道建设、拓宽且联审批范围征询意见。

重点对设立赣县企业注册登记中心,实行企业注册登记且联审批向企业征询意见。

(二)开展献计献策活动。

壹个地方行政服务的优劣决定着其工业发展环境好坏。

为此,调研组拟定参考议题,组织县行政服务中心全体行政服务工作者以“强化行政服务,创优发展环境”为主题,集思广义,开展了我为中心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共收集整理出有价值的建议32条。

(三)深入基层乡村调研。

调研组就行政服务向基层乡镇延伸,深入到江口、茅店、阳埠等乡镇开展调研,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征求民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

(四)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组织到龙南、定南等5个先进县(市)实地考察学习,且通过上网查阅的方式借鉴外地工作创新,汲取外地先进经验。

三、对策建议通过开展此次调研活动,从赣县实际出发,综合收集到的建议,调研组认为,只有通过强化赣县行政服务,加强效能建设,创优投资发展环境,才能有效优化赣县工业发展环境。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壹)整合行政资源,集中审批服务。

壹是完善平台建设。

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壹流服务平台,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公正、便民、廉洁、高效的“政务超市”。

二是规范服务项目进驻。

经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原则上壹律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综合管理,不允许部门搞俩头受理。

从有利于投资、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增强企业注册登记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审批事项服务水平,构建项目齐全、灵活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网链。

三是确保窗口充分授权。

切实推行“壹站式服务、壹次性办结”,凡进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各窗口单位必须对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席代表制”,全程负责审批事务办理,避免俩头授理和办事俩头跑。

四是推行“俩个集中”试点。

确定热点审批项目单位为“俩个集中”试点单位,把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壹个股室,成立行政审批股,行政审批股再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公,原单位不再受理,日常管理和原单位脱钩,窗口单位重点转移到审批后的监督和管理上。

(二)强化行政服务,创新审批方式。

壹是拓宽且联审批范围。

进壹步拓宽且联审批范围,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尤其是对企业注册登记审批和经济事务类的审批,要实行且联审批制度,明确由主要业务部门牵头全程服务,关联单位进行联合审批,减少相互间的推诿、扯皮。

二是建立特事特办制度。

对壹些暂时手续不全的特急重大项目,能够边建设边办理关联手续。

经工业园管委会牵头初审认可的企业,可边开工边建设边报批;对符合有关设立登记规定的新增企业,于取得前置审批前,可核发筹建营业执照,待取得前置审批许可后,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登记。

三是开通服务“绿色通道”。

对重点工业审批项目,办结时限于原来的基础上再缩短30%,做到能办快办,不拖延。

尤其是土地办证,企业和民众反映较强烈,应尽快督促其职能完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且确保充分授权,减少办事程序和审批环节。

(三)加强审批监管,强化责任考核。

壹是明确机构职能性质。

县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已经市、县俩级批准,建议县编制部门尽快下达新的“三定方案”,明确机构性质、职能,进壹步加强“管理办”对行政服务工作的监管。

二是加强效能监管。

纪检监察机关要全程参和审批项目的清理,监督项目办理和收费行为,定期组织督查;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且建立“月通报制”,定期对窗口工作情况通报窗口单位,且督促限期整改。

三是统壹票据管理。

全县行政审批收费票据统壹由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核领缴销和规范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统壹收费标准,促进项目进驻,有效减少“俩头受理”,缓解群众办事俩头跑。

四是强化责任考核。

将各单位窗口行政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和政风评议范围,进壹步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

(四)重视窗口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各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且必须具备执法资格证,俩年内壹般不得更换,窗口单位配齐配强窗口工作人员,下派和鼓励后备干部到窗口工作,加以锻炼,且由行政服务中心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五)规范招标投标,完善交易进场。

进壹步加强县招标投标中心建设,尽快落实招标投标中心工作人员,添置招标投标中心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电子监管设备;由行政、监察部门督促产权和土地招拍挂交易完全进场交易,土地交易报名、交易保证金专用帐户统壹招标投标中心操作,社会中介机构确定应于招标投标中心实行招标选取。

四、工作措施调研组认为,当前迫切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我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工作良好开局。

(壹)下发且落实好俩个文件壹是下发且落实好《赣县企业登记且联审批实施方案》;对全县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且联审批,按照“壹门受理,抄告关联,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工作流程操作。

于工业园管委会的牵头下,协调有关证照核发部门,实行“壹个窗口受理和出件,壹次性书面告知,壹个窗口办结”,使办事程序得到进壹步简化,有效解决部门俩头受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问题。

二是下发且落实好《关于调整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通知》。

通过调整窗口设置,减少流程环节,强化服务效能,确保窗口有事办,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具体内容见附件(二)拟草上报三个请示壹是拟草上报《关于要求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的请示》。

努力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硬件设施,争取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真正作为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壹项“民心工程”建设好,为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公提供必须的场所,确保今后“俩集中,三到位”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是拟草上报《关于要求选调招标投标中心工作人员的请示》。

建议通过选调的方式,尽快充实网络管理,财会、工程建设等专业工作人员,以解决招标投标中心俩年多来壹直没有于编人员的问题,确保我县招标投标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拟草上报《关于要求全县产权、土地交易由我县招标投标中心选定和委托拍卖机构的请示》。

具体内容见附件。

(三)进驻壹个机构加强服务效能监察,争取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于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室办公,于服务大厅设立“效能监督提示牌”,对窗口行政服务效能进行每周壹督查,及时受理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究。

建立“月通报制”,对违规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效能告诫,且通报窗口单位,督促限期整改,且将窗口行政服务情况作为单位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壹项主要内容进行考评。

(四)推行壹周三审例会制于实施且联审批时,根据且联审批工作中心的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实行每周壹、三、五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牵头,关联部门、单位参和的壹周三审的联合办公制,通报情况,对存于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且及时给予整改,确保于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事项的审批工作。

(五)协调做好四项工作壹是窗口充分授权。

进驻单位确定窗口首席代表,以书面形式对其授权,全权负责窗口审批办证,且使用行政服务中心统壹刻制的行政审批专用章,效力和单位公章同等,真正实现“壹站式服务、壹次性办结”。

二是统壹票据管理。

依据县政府《赣县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赣政[2006]18号)文件之规定,“依法收取的费用由行政服务中心统壹收取,纳入县财政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俩条线管理”,通过县政府重申票据和收费管理制度。

努力争取凡是窗口单位,其票据统壹于中心领取、登记、发放、核销,且于县工商银行财政专户缴费,不允许于财政局再领取票据,以杜绝多头受理和开票、收费不统壹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制作《赣县行政服务指南》。

促进政务公开,制作服务指南,将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提供资料、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结时限等向社会公开。

四是设立和完善四个绿色通道。

开通时身份证、机构代码证、车辆运输证、土地办证四个重点项目绿色通道,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减免资料和收费、缩短审批时限实行绿色通道服务。

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课题调研组二00八年十壹月五日注:请贵局于11月1日前将修改稿交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谢谢合作。

(联系电话:4439868)近日,信丰县喜讯频传,“江西工业崛起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年度贡献奖”、“全省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等三项大奖花落信丰。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信丰县近几年来紧紧围绕打造赣州南部工业板块的目标,主攻工业,做优园区,于政策上不断扶持工业的发展,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壹是建立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县领导挂点联系及服务制度。

确定每年4月份为“工业企业服务月”,大力开展服务工业活动,于全县上下形成“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氛围,有关部门统壹领导,优化环境,深入调研,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营实际工作中存于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赢得发展的先机。

二是于全省率先推行“政府埋单培训,农民免费学技,企业按需用工”的思路,加大了企业用工培训力度。

去年,政府出资举办了6期工业用工培训班,共培训8900余人,为20多家招商引资企业解决了招工用工难的问题。

三是共建了银企诚信合作平台。

由政府牵头协调,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劲”,于资金上扶持工业发展。

2004年,信丰县率先组建了全市首家民营信用担保机构——信丰诚信担保公司,去年共为96家企业和个私业主提供了有效的担保,全县各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个亿。

保定优化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2008年09月19日11:56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为优化骨干工业企业、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发展环境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环境,巩固和深化“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动成果,促进保定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强市兴县富民战略目标的实现,经保定市委、市政府研究,特作如下规定:壹、杜绝乱检查行为1、实行检查准入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