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申报名称的说明我公司申报食品添加剂名称为“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申报资料及检测报告中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微藻粉剂及DHA藻油粉剂,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为准,特此说明。
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申报资料二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通用名称: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 英文名: DHA Powder 功能分类:营养强化剂 使用量:对于儿童和孕妇用调制乳粉:以纯DHA 计表1 调制乳粉中的使用量对于其他食品:推荐使用量每人≤300毫克/天(以纯DHA 计) 使用范围:特殊膳食用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孕妇食品、儿童食品、乳制品、饮料。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最大使用量 (g/kg )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0.5%(占总脂肪酸 的百分比)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300-1000mg13.01 婴幼儿配方食品 按国标执行 13.05 辅助食品≤115mg/100g申报资料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DHA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大脑、神经和视觉细胞中重要的脂肪酸组成成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多种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婴幼儿大脑和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和学前儿童的配方食品中添加DHA[1]。
我国卫生部也批准由裂壶藻生产的DHA油为新资源食品。
但是由于DHA油的天然物理性质为油脂,而且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氧、热、水分、光的影响而产生质量和气味的变化,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 同时还可以生成反式脂肪酸和氧化产物[2]。
研究表明这些油脂的氧化产物可以引发人体内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并直接诱导癌症的发生[3]。
因此DHA油的氧化不单会产生酸败异味,影响产品的存储、货架期和产品质量,还会令其功能降低,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除此, 液体的DHA藻油也对包装和物流运输有较高的要求, 相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成本, 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润科DHA粉剂是通过微胶囊技术而制成的。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壁材如天然高分子材料,将分散的固体、液体等物质囊于其中,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微小微胶囊颗粒的技术。
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应用范围进一步由医药工业扩大到食品工业。
在制备微胶囊时,壁材的本身性质如稳定性,可食用性即是否适合食品安全规定等都是要着重考虑的[4]。
将DHA油微胶囊化,就是将液体油脂变为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通过微胶囊化,可以提高DHA微藻油的氧化稳定性, 保持产品品质, 拓宽应用范围, 具体如下:(1). 微胶囊化使得DHA与外界环境相隔绝,可以有效降低DHA油对pH值、氧气、湿度、热、光和其他物质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反应活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对DHA油的破坏等不良影响, 抑制DHA油产品中有效活性成分如DHA的损失,提高其稳定性,使品质保持持久,延缓产品变质的产生,最大限度的保持DHA原有的功能活性。
(2). 通过将油脂由液体变为微胶囊颗粒,可以有效的控制作为芯材DHA油的释放,使包埋后的DHA粉末材料在肠道环境下进行壁材的溶解,释放出未氧化的DHA,可以使DHA的有效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微细化淀粉作鱼油微胶囊壁材的研究)(3) DHA油微胶囊化后,可以掩盖油本身具有的微藻气味,使其‘美食味更佳’,更符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可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有利于扩展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比直接使用液体DHA藻油产品, DHA粉末的应用也解决了DHA藻油在其它食品如烘烤食品,含乳酸食品和饮品应用中所难以解决的稳定性和气味问题, 更容易和原材料混合,也简化了生产工艺.(4). DHA油微胶囊化也可以改变油本身的物理性质,如将液体转变为固体粉末,便于储藏和运输。
微胶囊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所用的壁材也有严格的食品工业标准。
在美国和日本,DHA油脂的微胶囊粉末主要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进食品中,如奶粉,饼干,早餐麦片[2],在国内粉末油脂在食品工业中也已有广泛的应用,如微胶囊化风味油-八角茴香油粉末,极大地抑制了风味油的挥发和氧化,使产品的存贮稳定性大大提高;还有水溶性良好的微胶囊粉末化花生油产品[5]。
润科生物工程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攻关,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工业生产规范和生产标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研发生产出DHA粉末,质量符合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是可安全食用的。
参考文献1.吴克刚,柴向华. DHA对大脑及视力的保健作用.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21 (2): 5-6.2.包姗姗,胡未人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7:386-390.3.Sirotova L., Matulova M. DNA damage by oxidized fatty acid detected by DNA/SPE biosensor.Nova Biotechnologica, 2008, 8(1), 45-53.4.王金元.食品工业中的微胶囊技术.中国食品,2000, 5: 36.陈亚泉,邓放明,彭清辉.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江苏食品与发酵.2008 (3): 18-20.申报资料四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企业标准 Q/STRK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李建平、郑晓辉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DHA藻油、乳清蛋白、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微胶囊化(搅拌混合、高压均质、灭菌、喷雾干燥)、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识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ISO 6353-1:1982,NEQ)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503-2002,ISO6353-1:1982,NEQ)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GB 4789.4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413.27 食品及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3696:1987,MOD)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4881食品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0880食用葡萄糖SC/T 3506-2006鱼油微胶囊3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量3.1 化学名称:顺式-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
3.2 分子式:C22H32O2。
3.3 相对分子量:328.5。
结构式:COOHCH3二十二碳六烯酸4 技术要求4.1 原材料要求所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4.2 感官要求4.2.1 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本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颗粒均匀,无杂质,无结块,具有本产品特有的气味。
可均匀的分散于水中。
4.3 生产企业要求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B 14881的要求。
4.4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DHA含量(以C22H32O2甘油三酯计), % ≥7.0水分,% ≤ 5.0灰分,% ≤ 5.0表面油,% ≤ 1.0过氧化值, meq/kg ≤ 5.0硝酸盐(以NaNO3计) /(mg/kg)≤50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2砷(以As计), mg/kg ≤0.1铅(以Pb计), mg/kg ≤0.1 4.5 微生物要求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 cfu/g ≤1000大肠菌群, MPN /g <0.3霉菌和酵母, cfu/g ≤30阪崎肠杆菌不得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5 试验方法5.1 一般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符合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的规定制备。
5.2 感官检测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取样品10.0 g,置于白色瓷盘中,于自然光线下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色泽和外观形态,采用鼻嗅的方法检查气味。
另取样品10.0 g,溶于100 mL 40~50 ℃水中,充分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5.3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测定按GB 5413.27-2010中有关规定进行。
5.4 粉剂水分按GB/T 5009.3-2003第一法操作。
5.5 粉剂灰分按GB/T 5009.4操作。
5.6 粉剂表面油的测定按SC/T 3506-2006的有关规定进行。
5.7 粉剂过氧化值5.7.1 原理油脂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二十二碳六烯酸粉剂样品先提取其中的油脂,再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
5.7.2 试剂和材料1 碘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