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审员考试试题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答案

:2009内审员考试试题IS0/TS16949姓名:部门:分数:
一、选择题30分(选出最佳答案打√,每题3分)
1、公司内谁有权停止不合格品的生产:
a.授权的人员
B.主管
c.检验员
d.操作者
2、企业对质量体系进行自我评定属: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3、以下审核发现属于改进的机会的是:
a.质量体系失效
b.降低对过程的控制能力
c.企业文件化的质量体系的某一部分不符合体系要求
d.未使用最佳方法
e.不合格产品可能被装运
4、ISO/TS 16949:2009要求组织收集并分析数据包括:
a.顾客的满意/不满意
b.符合顾客要求
c.过程,产品的数据及趋势
d.供应商表现数据
e.以上皆是
5、特殊特性必须在以下文件中,以客户指定之符号识别 :
a.控制计划
b.FMEA 报告
c.生产作业指导书
d.a 和 c
e.以上皆是
6、下列哪种是属于不合格品
a.被质量部拒收的产品
在生产中发现的坏品b.
c.在仓库发现没有任何标识的物料
d.a 和 b
e.以上皆是
7、产品在客户的让步或偏离许可下的制造及付运,须 :
a.记录授权可付运的数量
b.记录偏离许可的有效期
c.在包装箱上作适当标识,以反映其偏离许可下付运的状况
d.以上皆是
e.a 和 c
8、下列哪一个述句是正确的:
a.培训应关注客户特殊要求
b.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提供岗位培训
c.文件化的程序以明确, 满足培训需求
d.b 和 c
e.以上皆是
9、管理评审必须考虑:
a.产品在市场使用时之失效分析
b.不良质量成本分析
c.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状况 (如: 质量风险、质量成本…)
d.以上皆是
e.以上皆不是
10、工装管理体系需包括
a. 保养与维修的设施和人员,储存与修复
b. 工装安装/设定
c. 磨损工装的更换计划
d. a 和 c
c和e. a, b
二、是非题30分(每题3分)
1、计数型数据的接收准则是零缺陷(√)。

2、产品在返工时必须使作业人员得到返工的作业指导书(√)。

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无须覆盖所有的班次(×)。

4、PFMEA应考虑所有的特殊特性(√)。

5、合同修改的信息应及时通知有关的职能部门(√)。

6、工程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应进行记录(√)。

7、分承包方能力有限时,可以不向其提出100%按时交付的要求
( ×) 。

、有效、有计划的预防性维护应包括随时可得到关键生产设备的备件和文件化评估并改进8.
维护目标(√)。

9、纠正、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应提交管理评审(√)。

10、重大过程事件应在控制图中记录(√)。

三、案例题:(40分)
1、审核采购部时,审核员询问零件ABC的新供应商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采购员解释说原来的供应商(A公司)不能满足交货期的要求,订单发给了一家新的供应商(B 公司);没有做过其他的评估,只是因为这家的报价非常便宜。

请判断是否有违反ISO/TS16949之要求。

如有,请陈述所观察到的不符合项、证据及相关ISO/TS16949要求。

(10分)
答:
不符合(失效):
没有有效执行供方评估/选择过程。

证据:ABC 零件新供应商
B公司,只评价了价格,没有评估其提供产品的能力。

要求:7.4.1 ISO/TS16949:2009,条文10 ] 2 分、最多[每项得“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2、审核员查看某车间产品过程檢查的资料的时候,生产部经理展示了以下管理报告: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合格率 98 % 97 % 96 % 94 % 99%
请列出你应再追查之资料及注明相关之ISO/TS16949条文。

(10分)
答:
1 到4月份,合格率有下降趋势,
有否分析原因,采取了什么适当的措施(预防/纠正)如何验证已执行措施的有效性。

,条文8.4 和/或8.5.3) ( 条文8.5.2
产品最终检查的目标/ 合格率的目标- 5.4.1
99%上升到月份,合格率从在594% ,什么原因,采取了什么措施(每项分)10份、最多2
3、按照审核计划,你负责审核一个生产过程(如成型),操作工正从设备中取出A零件,用卡尺测量一个尺寸。

请问你会向操作工提问哪些事项(审核路径)?请列出当中10项(不列条款)。

(20分)
答:
-查看在开始日常的工作时,操作员首先得到什么信息(如:生产任务)?
-过程是否有绩效目标(或称:质量目标、岗位目标)?
-过程绩效如何测量?
-目标达成情况?
-如何执行持续改进措施(若有)?
-若目标没有达成,或若收到投诉(来自内部/外部顾客),如何执行纠正措施?
-过程的职责为何?
-岗位的能力要求(或,培训要求)为何?
-操作员是否受过相应培训?
操作员是否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
设备有没有进行设备维护?-
包装现场的有否工作环境要求?-
过程有没有作业指导书(包装和检查)?-
/或检查)是否受控?-作业指导书(包装和-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包装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产品如何处理(包括:标识)?检查合格的产品如何标识?-
]
份20分、最多2每项[ 是否维持相关的的记录(生产、检查、不合格品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