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浸出制剂学习要点:1.掌握浸出制剂及其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酒剂与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在概念、浸提溶媒与制备方法上的异同点。
3.熟悉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4.了解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A型题]1.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具备“五方便”的优点B起效较为迅速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E临床用于患者口服2.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汤剂的质量A煎药用陶器B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C煎药次数越多越好D从药物加入药锅时开始准确记时E煎药时间越长越好3.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E提取浓缩配液罐装灭菌4.热溶法制备糖浆剂不具备()特点A适合于对热稳定成分的制备B糖浆剂易于保存C糖浆剂易于滤过澄清D成品颜色较深E生产周期长5.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浆剂根据用途不同有两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B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低于60%(g/ml)C口感好D易霉败变质E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下列()措施对于提高糖浆剂稳定性无作用A控制原料质量B添加适量的防腐剂C成分若耐热宜热罐,灌装后将瓶倒放一段时间D尽量使蔗糖转化E去除瓶口残留药液7.煎膏剂在质量控制上一定要控制蔗糖的转化率在()A10%以下B10~35%C40~50%D60~90%E100%8. 煎膏剂的工艺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即收膏,此时加入糖或蜜,其量应为()A是清膏量的1倍以下B是清膏量的2倍以下C是清膏量的3倍以下D是清膏量的4倍以下E是清膏量的5倍以下9. 关于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酊剂一般要求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B酒剂一般要求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C均宜内服不宜外用D酒剂、酊剂的溶媒都是乙醇E溶解法可用于酒剂的制备10.关于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D 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E酊剂无需进行pH检查11.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应()处理A过滤除去即可B应在乙醇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C应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D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E不宜除去12.浸出制剂若发生水解反应,不宜采取的稳定措施是()A调整最佳pH值B调整含醇量40%以上C加热破坏植物酶D适当添加其他有机溶剂E通入惰性气体[B型题](1~4题)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特殊处理的方法有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旋复花需要()特殊处理2.阿胶需要()特殊处理3.人参需要()特殊处理4.大黄需要()特殊处理(5~6题)A冷溶法B热溶法C冷溶法与热溶法D混合法E混合法与冷溶法5.在糖浆剂的制备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6.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7.单糖浆的制备可采用()8.无色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9~10)A中药合剂B糖浆剂C 煎膏剂D 酊剂E浸膏剂9.下述药材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0.下述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1~12)A中药合剂B糖浆剂C酒剂D中药合剂+糖浆剂E中药合剂+糖浆剂+酒剂11.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的是12. 在制剂中需要加入着色剂的是()(13~15)A 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13.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14.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15.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16~17题)A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B每ml相当于原药材2g的制剂C每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D每g相当于原药材1~2g的制剂E每g相当于原药材6g的制剂16.流浸膏剂的浓度是()17.浸膏剂的浓度是()(18~19题)A含水3%B含水5%C含水15%D含水15~20%E含水25%18. 稠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19. 干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X型题]1.浸出药剂具有以下()特点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B减少服用剂量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制剂稳定性好E临床用于内服2.以下制剂()属于浸出制剂A益母草膏B玉屏风口服液C午时茶D远志酊E十滴水3.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B煮散又称为“饮”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E价格偏高4.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 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5.口服液的精制可以采用()方法A壳聚糖沉淀法B101果汁澄清剂C SFE法D高速离心法E超声波处理6.口服液中可以加入()附加剂A矫味剂B抗氧剂C增溶剂D防腐剂E助悬剂7.口服液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服液需做装量差异检查B允许在贮藏期间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要求测定pH值D要求所含细菌及霉菌应<100个/mlE口服液一般不测定相对密度8.单糖浆的浓度可表示为()A85%(g/g)B85%(g/ml)C64.74%(g/g)D64.74%(g/ml)E上述表示均不准确9.单糖浆在药剂上可用做()A矫味剂B助悬剂C崩解剂D粘合剂E润滑剂10. 关于糖浆剂的质量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要求为澄明液体,色泽均匀B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50%(g/ml)D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E要求有一定的相对密度11.糖浆剂在贮存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A蔗糖加入过多B高分子物质产生“陈化”C贮存温度过低DpH变化E微生物超标12.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B口感好,体积小,服用方便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制成该剂型效果更好D煎膏剂必须加入辅料炼蜜E可采用渗漉法制备13. 煎膏剂炼糖的目的在于()A除去杂质B杀灭微生物C减少水分D防止反砂E使口感好14.可用做煎膏剂的辅料的是()A白砂糖B白绵糖C红塘D饴糖E酒石酸15. 煎膏剂在收膏时正确的判断是()A相对密度在1.35左右B细棒趁热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挂丝”C趁热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D“大白丝”E滴水成珠16.酒剂与酊剂的共同点( )A对浸出成分均有一定选择性,杂质少,澄明度好B久贮不易长霉C溶媒本身有一定的药理作用D均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E均要求澄明度好,不允许有沉淀17.关于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均采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只是蒸发除去溶剂的程度不同,除去部分溶剂者为流浸膏剂B流浸膏剂均含有20~25%的乙醇,浸膏剂不含C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多用于制备其他剂型的原料,很少直接用于临床D流浸膏剂较浸膏剂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E二者均可采用渗漉法制备答案[A型题]1.B注解:五方便是指服用、生产、运输、贮存及携带方便,而汤剂体积大、味道苦,首先就不符合服用方便的要求;汤剂为液体状态药剂,药物分散度很大,因此较易被吸收利用而起效较为迅速;水对药材成分的溶解范围较广,但是水为极性溶剂,一些脂溶性成分、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因此不能说成分提取完全;汤剂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分散体系,既有真溶液又有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分散体系;汤剂也有外用者,如洗浴剂、熏蒸剂等。
2.A注解:陶瓷器皿煎药一般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小,且不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汤剂质量好;药材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有利于提高煎出量,但过细反不利有效成分煎出;煎药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细胞内外浓度差,当有效成分在细胞内外浓度差为零时,再增加煎药次数或加水量不但不利有效成分溶出反而增大无效成分的溶出量;煎药时间是从药液沸腾开始记时。
3.C注解:口服液一般需要精制,并于罐装后灭菌。
4.E注解:糖浆剂的制备有热溶法、冷溶法与混合法,由于热溶法在制备糖浆剂时要对药物及蔗糖加热,因此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成分不宜以该法制备;由于温度较高,因此液体制剂粘度小,易于滤过澄清;温度高在制备时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因此易于保存;温度高蔗糖易转化,果糖在较高温度下会氧化使制剂颜色加深;也正是由于温度高因此蔗糖或是药物易于溶解,时间短,生产周期也短。
5.B注解:糖浆剂可以从用途不同来分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其中矫味糖浆又包括单糖浆和芳香糖浆;《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0%(g/ml);由于糖含量高因此口感好,但也易霉败变质;糖浆剂可以认为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糖发展起来的。
6.D注解:控制原料质量,投料前进行洁净处理,降低含菌量同时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可以提高稳定性;热罐本身可以增加稳定性,瓶口上方空气稀薄,利于稳定,但罐装后可能会有蒸汽冷凝倒回原瓶导致上层溶液变稀而长霉变质,因此灌装后可将瓶倒放一段时间避免;蔗糖转化后的分子更小,比蔗糖更易微生物素降解利用,促进药物变质,因此要尽量避免蔗糖转化;实践表明瓶口残留药液往往导致发霉与染螨,因此要加以注意。
7.C注解:由于煎膏剂中含有大量蔗糖,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必须促使转化,才能稳定存在,因此蔗糖的转化率不宜过低,但是也不宜过高,因为过高将产生葡萄糖的结晶,宜控制在40~50%。
8.C9.B注解:酒剂与酊剂都是多用于内服,少数用作外用。
酒剂口服时一般需要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而酊剂不需要加入;酒剂的溶媒是蒸馏酒,酊剂的溶媒是一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法可用于酊剂的制备,而酒剂主要采用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等制备。
10.C注解:酒剂与酊剂都要求乙醇含量测定、pH检查等内容;酊剂有浓度的要求: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普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酒剂在贮存期间允许出现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若沉淀不散也不可以简单滤除,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1.D注解: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可能是由于乙醇挥散有效成分析出所致,因此滤除沉淀应慎重,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12.E注解:水解反应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pH值,水分子的存在等等,此外还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有些水解反应是一些酯类产生的,因此可以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稳定措施。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是对氧化反应产生影响,因此通入惰性气体对水解反应影响不大。
[B型题](1~4题)1.C2.D3.E4.B注解:旋复花药材附有绒毛,必须包煎,否则绒毛脱落混入汤液将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阿胶为胶类药物,直接入汤液使汤液粘稠度很大,影响其他药材成分煎出也可能导致药液糊化,因此应将阿胶用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服用,即烊化;人参为贵重中药,为保证煎出率,需单独煎煮,即另煎;大黄所含泻下成分不宜久煎,否则分解失效,因此应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