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A 5 10 v /m·s -1B 5 10 v /m·s -1C 510 v /m·s -1 Da 10 5 10 v/m·s -1 ab a b a b b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阶段评价2008-10-12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每小题4分,共40分)1.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2.作用于原点O 的三力平衡,已知三力均位于xoy 平面内,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 1,沿y 轴负方向;力F 2的大小未知,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 3的判断正确的A .力F 3只能在第二象限B .力F 3与力F 2的夹角越小,则F 3与F 2的合力越小C .力F 3的最小值为力F 1cosθD .力F 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3.如图所示,AC 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 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 点,另一端B 悬挂一重为G 的物体,且B 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 ,用力F 拉绳,开始时∠BCA >90°,现使∠BCA 缓慢变小,直到杆BC 接近竖直杆AC .此过程中,轻杆B 端所受的力 A .大小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4.用水平力F 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将力F 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是从t 1时刻开始减小的,t 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变为零 B .F 是从t 1时刻开始减小的,t 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变为零 C .F 是从t 2时刻开始减小的,t 2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变为零 D .F 是从t 2时刻开始减小的,t 3时刻物体的速度刚变为零5.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A 与B 、B 和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mω2r C .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rg32μω≤D .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r gμω≤θ x OF 1 F 2 yrωB A C1.5r ACB6.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大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全表现三维图象;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

现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 0,月球半径R ,卫星距离月球高度h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v=gR 2(R+h)B .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C .月球的密度ρ=3g4πGRD .“嫦娥一号”卫星每天绕月球的圈数为 T 02π gR 2(R+h)37.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 底端A 点以初速度v 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 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 0):A .若把斜面C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 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B .若把斜面AB 变成曲面AEB ,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 点 C .若把斜面弯成圆如图中的弧形D ,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D .若把斜面AB 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8.研究表明,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现有两块无限大的均匀绝缘带电平面,一块带正电,一块带负电,把它们正交放置如图甲所示,单位面积所带电荷量的数值相等.图甲中直线 A 1B 1和A 2B 2分别为带正电的平面和带负电的平面与纸面正交的交线,O 为两交线的交点.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等势面分布情况的是9.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A 、小球一定带正电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C 、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D 、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10.用一个机械将货箱全部吊上离地12m 高的平台,现有30个货箱,总质量为150kg ,这个机械在吊箱子时所能提供的功率,取决于所吊物体质量的多少,如图所示。

(不计放下吊钩、搬起和放下箱子等时间)。

根据图线可得出下列结论,则其中正确的是:A 1B 1A 2B 2 O 图甲 A 1 B 1 A 2 B 2OBA 1B 1 A 2 B 2OA A 1B 1 A 2 B 2OC A 1 B 1A 2B 2O D图乙A 、每次吊起3个货箱,吊起货箱所需时间最短B 、吊完所有货箱至少需要12minC 、每次吊起的货箱越多,上升速度越小D 、一次吊起3个货箱时,上升速度最大 二.简答题:(11题8分、12题12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12.一个喷漆桶能够向外喷射不同速度的油漆雾滴,某同学决定测量雾滴的喷射速度,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一个直径为d =40cm 的纸带环, 安放在一个可以按照不同转速转动的固定转台上,纸带环上刻有一条狭缝A ,在狭缝A 的正对面画一条标志线,如图1所示。

雾滴所受的空气阻力极小,可忽略。

在转台开始转动达到稳定转速时,向侧面同样开有狭缝B 的纸盒中喷射油漆雾滴,当狭缝A 转至与狭缝B 正对平行时,雾滴便通过狭缝A 在纸带的内侧面留下痕迹。

将纸带从转台上取下来,展开平放,并与毫米刻度尺对齐,如图2所示。

请你帮该同学完成下列任务:(1)设喷射到纸带上的油漆雾滴痕迹到标志线的距离为S,则从图2可知,其中速度最大的雾滴到标志线的距离S1= cm ;速度最小的雾滴到标志线的距离S2= cm 。

(2)如果转台转动的周期为T ,则这些雾滴喷射速度范围的计算表达式为v 0= (用字母表示) (3)如果以纵坐标表示雾滴速度v 0、横坐标表示雾滴距标志线距离的倒数1/S ,画出v 0-1/S 图线如图,则可知转台转动的周期为T = s 三.论述、计算题(12+15+15+18=60分)13.一物体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在0—6秒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及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试求: (1)物体的质量; (2)斜面的倾角.乙图甲图标志线 S狭缝A 雾滴痕迹 0 1cm 2 3 4 图214.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 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A ,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质点A 处在水平轴O 的正下方位置。

现以水平轻绳通过定滑轮挂一重物B ,使两圆盘转动,如图所示。

求:(1)若重物B 的质量也为m ,则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为多大时,质点A 的速度最大?并求出最大速度。

(2)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为π3,求重物B 的质量为多大?1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 0.1m ,两板间距离 d = 0.4 cm ,有一束相同的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先后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入两极板间。

已知微粒质量为 m = 2×10-6kg ,电量q = 1×10-8 C ,电容器电容为C =10-6 F ,取210m/s g .求:(1)为使第一个微粒的落点范围能在下板中点O 点到紧靠边缘的B 点之内,求微粒入射的初速度v 0的取值范围;(2)若带电微粒以第一问中初速度0v 的最小值入射,则最多能有多少个带电微粒落到下极板上?16.长为6l 、质量为6m 的匀质绳,置于特制的水平桌面上,绳的一端悬垂于桌边外,另一端系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木块,如图所示.木块在AB 段与桌面无摩擦(E 点位于桌子的边缘),在BE 段与桌面有摩擦,匀质绳与桌面的摩擦可忽略.初始时刻用手按住木块使其停在A 处,绳处于绷紧状态,AB = BC = CD = DE = l ,放手后,木块最终停在C 处.桌面距地面高度大于6l .(1)求木块刚滑至B 点时的速度v 和木块与BE 段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木块在BE 段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μ′ =21m4M, 则木块最终停在何处?(3)是否存在一个μ值,能使木块从A 处放手后,最终停在E 处,且不再运动?若能,求出该μ值;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E B C D A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阶段评价答题纸班级姓名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简答题:11.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cm.12.(1)S1= cm;S2= cm。

(2)v0= (用字母表示)(3)T= s三.论述、计算题:13.14.15.16.AEB C D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阶段练习参考答案四.简答题:(8+12=20)11.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0.501左右m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160 cm.12.(1)S1= 2.12-2.16 cm;S2= 2.85-2.89 cm。

(2)v0= Лd2/sT (用字母表示)(3)T= 1.6 s三.论述、计算题:(12+15+15+18=60)13.(1)m=1Kg (2)30014.(1)300√(Л-12+30√3)gr/15(2)3m/Л15.(1)2.5m/s~5.0m/s (2)60016.(1)6m/M (2)D处(3)不存在,假设存在推出不可能停在E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