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消费者行为学
【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
1 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应用性课程,它通过借鉴国外最先进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消费者行为特点、学习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1.2 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经营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重在概念的引入、基本理论和背景应用的讲解以及典型消费者行为分析工作任务的演练。
因此,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在企业专家的帮助下,以职业和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真实企业为教学情境,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充满愉快和挑战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74课时。
2.课程目标
一方面,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不强调理论的深度,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课程中,通过组织实践专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案例讲解和报告展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学生遭遇风险、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职业能力目标:
●营销调研技能
●市场定位技能
●营销策划技能
●市场推广技能
●产品推销技能
●客户服务技能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编写或选择教材的依据。
(2)教材应该充分体现以岗位为目标,以任务为引领的课程设计思路。
(3)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和教学方法,把核心课程的知识点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去,真正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会”的理念,使学习目标明确,更具实用性。
(4)教材编写应注意到本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都注意到前瞻性。
争取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发展融入教材中。
(5)教材应力求文字简练,指令明确。
要充分考虑市场营销、商务策划专业的特点,配备适量的直观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
4.2教学建议
消费行为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基本考虑一是坚持理论与实务、知识与能力、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统一。
需要“理论内容要求深入浅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
(1)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全程。
做事先做人,将品格教育与育人渗透于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之中,训练学生在学会做人中作好事情。
(2)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比例为1:1。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
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
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3)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本知识的学习以讲授和自学为主,能力训练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社会调研等为主。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基础及兴趣点等方面因素而定,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在教学的点与面上采用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相关游戏活动等综合教学方法,引用大量的图片及案例,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和应用性。
4.3教学评价
(1)考核项目及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部分。
形成性考核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课程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成绩三部分。
各考试项目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2)各项考核办法及成绩计算:
1)课程考勤成绩计算
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对每堂课(包括实训)进行考勤,期末汇总考勤结果,根据缺勤情况酌情扣分;
2)课堂表现
主要考核:案例分析研讨发言、作业报告、情景教学表现(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
3)课外活动报告
本课程安排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学认真完成。
因此,学生应完成相应的报告,其表现作为考核成绩。
4)期末考试成绩计算
采用闭卷考试(百分制),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和案例分析。
3.期末总成绩计算方法
期末总成绩 = 课程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外活动报告*20% + 期末考试成绩*60%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学生可以访问学校网站获得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料,也可以和教师进行讨论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学生还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有关专业网站获得更多的、更新的信息和资料,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2)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本课程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桃李园商店,根据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
从设备、设施、功能、技术参数、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全方位模拟岗位环境,进行岗位素质训导。
(3)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积极开拓本地的商场、超市、大卖场等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指导教师定期下企业指导实习,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及专题讲座;定期与校外实习基地沟通,交流信息。
通过各类活动,不断改善合作关系,提高实习实训水平。
5 .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市场营销专门化方向的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