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革命【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技异化导致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科技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绿色产业。
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科技观念的产生发展历程,说明了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并着重分析了全球部分国家在新一轮绿色科技革命中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具体计划部署,对于我们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自觉培养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
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技所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科技尽管不能被断定是全球问题的根源,但却折射着所有问题。
因此,科学技术自身的走向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就是如何构建和认识绿色科技,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效应,减少以至避免负效应[1]。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展绿色科技是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战略,实际上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股绿色科技革命。
绿色科技是从生态、环境与科技的整体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来审视科技及其产品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它是对近百年来的传统科学技术进行全面评价和反思的结果。
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革命带动经济起飞,拯救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科技变革[2]。
由美国次贷风波导致的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欧债危机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给世界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与走势,对西方强势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以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在危机中把握好这次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理顺国内市场经济关系,培育国家战略性资产,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我国应当发挥更为积极而有效的作用[3]。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介绍绿色科技理念的同时,分析了全球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部署。
1、绿色科技的产生1.1 绿色科技兴起的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充分发展,社会自身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这主要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生产成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单一的线性模式与资源的有限性[4]。
绿色科技产生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的爆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运动此起彼伏,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描述了大量使用DDT杀虫剂对人类产生的危害,为工业社会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人们对近代以来传统工业增长方式的思考。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一份研究人类困境的《增长的极限》,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发起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绿色运动”。
“绿色运动”是引导社会公众关注自然,关心环境的启蒙运动,它促使人们反思传统科技的非理性,反映了当代人对环境、生态、资源以及科学、技术走向的关注。
绿色运动是一场引导社会公众关心环境和生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绿色科技的兴起[5]。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由于过度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而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
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愈发全面,绿色科技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
2007年10月举行的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大会,北京大学超导物理学专家甘子钊院士提出:物理学已经为IT服务了50年,但是现在要从IT转到ET,即服务能源(Energy)和环境(Environment)科技[6]。
中科院在2009年发布了一份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指出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7]。
可以说,科技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使绿色科技成为必然。
1.2 绿色科技与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当前,人们对绿色科技的概念和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也比较笼统。
“绿色”一词只是个形象的比喻,它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春天,象征着自然和环保。
许多学者都是从各自的领域出发来定义绿色科技的,如生态学者认为绿色科技就是生态科技,环保专家认为绿色科技就是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科技;有人认为绿色科技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
美国环保局科技计划中将绿色科技划分为“浅绿色科技”,和“深绿色科技”。
直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技术称为“深绿色技术”,如专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技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等;以间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同时又具有多重目的的技术称之为“淡绿色技术”,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废料和废弃物的产生,以及降低能耗等[8]。
《中国绿色科技报告2009》认为“绿色科技是指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为使用者带来与常规方案相比同等或是更大的利益,并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最大程度上有效的,可持续地利用能源、水和其他自然资源”。
本文比较认同的定义为[9]:绿色科技是从人类的长远性和整体性出发,将科技、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能够把科技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的科技体系。
由此可见,绿色科技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是一个科技体系。
它关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
前者着重点在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方向问题,科技本身和科技异化的处理问题;后者则关注科技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推动问题,借助绿色科技推动社会的前进方向。
绿色科技应具有以下三大原则:一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二是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三是分类回收、循环利用(Recycle)。
绿色科技把发展科学技术和生态伦理有机结合起来,设定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的生态限度。
绿色科技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物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友好的技术与产品。
目前,绿色科技主要关注科技产品的设计及生产是否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构成危害。
支撑,就是某物对另一物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或作用。
科技对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绿色科技支撑体系主要是指绿色科学技术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原则和结构组织起来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各要素间的结构是否合理,配合是否协调,机制是否完善[10]。
绿色科技作为生态化的科技形态,其主要构成要素见图1[11],从图1可知,绿色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绿色科技研发体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绿色科技保障体系和绿色科技服务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应当是基础,要真正实现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各部分缺一不可。
其中绿色科技研发体系由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经费和专业技术的研究组成;绿色创新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就业、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组成;绿色科技保障体系由法律保障、政府政策支持等组成;绿色科技服务体系包含教育培训、科研宣传和绿色科技示范园建设等方面。
图 1 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组成要素图2、绿色科技革命下各国的战略部署当代兴起的高技术革命,尤其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绿色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绿色科技是一种“技术体系”,不是专指某一种技术或某产业部门的技术,它代表的是科技发展的未来走向,因而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绿色科学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绿色经济、绿色创新、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色政策、制度、法律、教育等等。
本文主要从绿色能源和绿色技术创新角度,结合全球部分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阐述。
2.1 绿色能源20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对12种能源进行了发电研究,按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就其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该12种能源从优到劣作了如下排序[12]:风能发电、太阳能聚热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波浪发电、水利发电、有碳捕捉技术的煤炭发电、核能发电、天然气发电、石油、玉米和纤维醇。
该研究小组选取了前三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风能Wind,水能Water,太阳能Solar)的第一个字母,组成WWS,代表绿色能源。
美国政府在2011年4月发布了《能源安全未来蓝图》,誓言要力求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目标,按照计划,美国打算在未来10年的时间内削减1/3的进口石油,希望到2035年美国80%的电力来自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13]。
《能源安全未来蓝图》中提出三大能源战略:开发和保证美国的能源供应;为消费者提供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的选择方式;以创新方法实现清洁能源未来。
此次能源安全新政策强调,加大美国国内石油开采,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行业,从根本上完成能源的变革,解决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14]。
可见其能源战略主要有两个方向:内部化和绿色化。
联合国于2012年6月发布的《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Renewables 2012 Global Status Report)指出:目前全球绿色电力(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市场不断发展。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电力市场,目前有320万消费者资源购买绿色电力。
福岛事故后,日本绿色电力消费者数量翻番。
欧洲主要的绿色电力市场包括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瑞典、瑞士、英国。
虽然目前各国绿色电力市场比例不足5%,但其发展趋势不容低估。
图2表示了2011年全球绿色能源各国家具体发展状况[15]。
图 2 全球201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全球及重点地区/国家2.2 绿色技术创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等绿色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又正在孕育爆发,这是由人类继续向前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知识技术进步的创新突破所必然驱动的。
具体表现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里,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历史规律表明,科技革命极大影响和改变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占据了科技中心的地位,就必然会占据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