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课教学计划

礼仪课教学计划

礼仪课教学计划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计划
罗源附小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
(20XX—20XX学年)
一、指导思想
“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培养理解、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

二、主要内容
(一)、结合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闽教人[20XX]28号),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师形象、教师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礼仪意识和礼仪水平。

通过参与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推动教师依法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作风和校风。

(二)、坚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结合开展创建“文明学
校”“文明班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等系列活动,加强校纪校风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形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讲规范,
人人讲文明,人人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学习礼仪,让每一位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的活动中,亲历转变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将礼仪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通过文明劝导员、值日教师、值班行政人员巡查等方式,在校园提醒检查,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

我校拟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1、从规范言行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合前阶段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讨论,从语言、衣着、行为、习惯等方面教育学生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的孝敬礼仪。

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礼仪、懂礼貌的习惯。

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做人的基本品性。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学校、家庭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热爱劳动,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品性。

4、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开始,学会关爱他人。

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

其次,
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班级、学校这个集体,以及社会上的人与事,培养爱心。

(三)、印发《福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编发《罗源附小文明礼仪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三、活动安排
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学年开展如下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九月份为行为规范教育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文明劝导员、交通疏导员培训,开展“教师节”感恩活动。

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开展主题中队活动,各班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十一月份为文明礼仪教育月,推广普通话,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开展尊长爱幼,互敬互爱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十二月份为快乐学习教育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月份(20XX年)为法制安全教育月,举办“法制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

二月份部署深入开展“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训练活动。

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三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个人卫生。

开展“卫生好班级”专项评
比活动。

四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遵规守纪。

开展“优秀路队”专项评比活动。

五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文明礼仪。

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和“文明礼仪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六月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主题为爱护公物。

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和“爱护公物好班级”专项评比活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各年级结合学校计划,拟定出自己年级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活动和力量,有效地开展好。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

3、抓住契机,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时机安排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篇二:一年级礼仪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学科,是一种为时代共识的行为准则或规范。

可以用语言、文字和行动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可以有效
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明程度而不断提高,礼仪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开设礼仪课程,来充实自己、完善形象,以实现自身价值。

二、工作目标:
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三、方法措施:
1、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
2、反复练习形成好习惯。

3、及时制止学生不礼貌行为。

4、表扬学生的礼貌行为要具体。

四、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举止礼仪:形体姿态礼仪、手势和表情的礼仪、
递物和接物品的礼仪、打招呼礼仪、与人交谈礼仪
2、谈吐礼仪:问话的礼仪、电话的礼仪、问候的礼仪、
打招呼礼仪、与人交谈礼仪
3、家庭礼仪: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向老师与父母问候的礼仪、
向同学问好的礼仪、尊敬老人的礼仪
4、社交礼仪:握手礼仪、真诚展示自己的礼仪、
社交礼仪小要领、学会欣赏别人的礼仪
5、日常礼仪:衣着礼仪、用餐礼仪、校园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尊重他人的礼仪
篇三:礼仪课教学计划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礼仪》教学计划
一、总目标
礼仪修养是礼仪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现代礼仪不可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礼仪不是自发形成的,主要是靠后天的交往实践中自觉修养得来的;不
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交往实践中逐渐学习、积累而成的。

因此,在具体阐述一系列礼仪规
范之前,首先探究礼仪修养问题,揭示礼仪修养的本质、特征、内容、过程和方法,对于我
门自觉地把握礼仪规范和自觉地进行礼仪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班是由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大班集体,大部分学生是初三毕业,心理以及身理都没有发育健全。

所以行为举止有时会不得当,通过礼仪课的学习,能够
让学生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以及言谈举止。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现代礼仪课程,提高个人修养。

四、教学安排本学期每周一课时,共十六周,十六课时。

五、教学媒体1、文字教材2、多媒体
教材六、教学重点
了解礼仪的本质内容、仪表礼仪、社交礼仪以及商务礼仪。

七、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理解社交的礼仪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之中。

八、教学方法讲练与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九、教学进度计划表制定人:喻娟娟20XX年8
月29日部系主任签阅:教务主任签阅:主管校长签阅:篇二:礼仪教学计划礼仪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质量标准
(一)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延伸课。

学习本课程,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职业道德观。

(二)质量标准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在社会交际、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仪知识,
并在实践中展现出来。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礼仪与审美文化艺术修养(2)礼仪与思想道德修养(3)
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
2.能力培养要求了解礼仪与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关系。

礼仪与文明第一章礼仪概述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礼仪的含义和特征(2)礼仪的起源与发展(3)礼仪的作用
与原则
2.能力培养要求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差异,掌握国际礼仪通则并能运用于国际交往之中。

第二章个人礼仪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仪容礼仪(2)服饰礼仪(3)仪态礼仪(4 )语言艺术与礼
仪修养(5)风度
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各种礼仪的特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三章日常礼仪交往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介绍礼仪(2)会面礼仪(3)称谓礼仪(4)使用公共设
施礼仪
2.能力培养要求日常交往礼仪掌握日常交往礼仪的特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章社会交际礼仪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拜访与聚会礼仪(2)舞会与晚会礼仪(3)宴请礼仪(4)
馈赠礼仪
2.能力培养要求了解社交礼仪的特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五章学校礼仪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学校礼仪的基本要求(2)校内人际交往礼仪(3)课堂及
仪式礼仪(4)参加文体活动礼仪(5)恋爱礼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