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普通遗传学》课程试题【A】卷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特别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规者将受到严肃处理。
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题号下面;20题,2分/题,共40分)1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A,同时发生的; B,先交换后交叉; C,先交叉后交换。
D,都不是2 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于年重新发现孟德尔(Mendel, G. L.)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的建立。
()A,1866 B, 1900 C, 1903 D, 19093 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
R–r和T–t是独立遗传的。
杂交组合ttRr× Ttrr的后代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A, TtRr:Ttrr:ttRr:ttrr=1:1:1:1 B, TtRr:Ttrr:ttRr:ttrr=3:1:3:1C, TtRr:Ttrr:ttRr:ttrr=9:9:3:1 D, TtRr:Ttrr:ttRr:ttrr=3:1:3:14 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则某个个体不可能的基因型为:()A, a1a2B, a1a2a3a4C, a2a3D, a3a45 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
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出如下交换值:ac 40%,ad25%,bd5%,bc10%, 则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顺序)为():6 一般都认为烟草是两个野生种(2n = 24 = 12Ⅱ = 2x =SS)和(2n = 24 = 12Ⅱ= 2x = TT)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2n = 48 = 24Ⅱ= SSTT)。
某烟草单体(2n–1 = 47)与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个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个染色体。
细胞学的检查表明,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A,S染色体组; B,T染色体组; C. S染色体组和T染色体组都行7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
A,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C. 具体的性状;D. 各种表现型8 染色体数目少的生物自交纯合的进度染色体数目多的生物。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9 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中易位杂合体的比例为。
()A 25%B 50%C 75%D 100%10 在欧洲人群中,卷发是由罕见的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一卷发女人嫁给一正常头发的男子。
他们的小孩为卷发的概率为()。
A, 1/4 B,1/2 C,1/8 D,100%11 加性方差指的是:()A,个体间加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B,个体间显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C,上位性效应差异导致的群体变异方差。
D,由基因间(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间)累加效应所导致的个体间遗传效应差异;12 马铃薯的2n = 48,是个四倍体。
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
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A 同源多倍体;B 异源多倍体;C 二倍体;D 同源异源多倍体。
13 三体会形成n和n+1两种类型的配子。
在A/a基因离着丝点较近情况下,其复式AAa 产生的n+1类型配子中A和a比例为:A AA:Aa=1:1;B AA:Aa:A:a=1:2:2:1;C AA:Aa=1:2;D AA:Aa:aa=6:8:1;14 以F因子为媒介进行遗传物质转移的细菌遗传方式为:()A 转化;B 接合;C 性导;D 转导15 供体菌株为Hfr arg- leu+ aziS strS,受体菌株F- arg+ leu- aziR strR。
为了检出和收集重组体F- arg+leu+azi R str R,应用下列哪一种培养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A 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B 基本培养基加叠氮化钠和亮氨酸;C 基本培养基加叠氮化钠;D 基本培养基加链霉素和叠氮化钠16 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那些变异类型,就能预见到近缘的其他物种或属也同样存在相似的变异类型。
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A 重演性;B 可逆性;C 平行性;D 多方向性17 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
但是,有的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
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
则该不育系为:()F1A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B 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C 细胞质雄性不育; D质-核互作雄性不育18 二倍体的甘蓝和白菜种间杂交,染色体加倍最后就形成了异源四倍体新物种甘蓝型油菜。
该种方式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属于:()A 分化式; B继承式; C渐变式;D 爆发式19 在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中,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的假说是:()A 显性互补假说; B显性连锁互补假说; C超显性假说;D质核互补控制假说20 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某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推导这有色籽粒亲本的基因型。
()A A aCCRr;B A ACcRr;C A aCcRr;D A aCcRR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号下打“”√,错误的题号下打“×”;共20题,1分/题,共20分)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无融合生殖中通过孤雄生殖形成的胚,其染色体数均是x。
()3.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不受其它因素影响的。
()4.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都是同一概念,它们的F2代都出现1:2:1的分离比例。
( )5.两个连锁遗传的基因,如果两者在染色体上的距离近说明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大,若距离远,则连锁强度小。
()6.基因型为+c/sh+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h与c之间形成了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和sh c将各占3%。
()7.在色盲遗传中,如果一对夫妇表现都正常,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表现也全部正常。
( )8.当两对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大于零而小于50%时,则表明它们是完全连锁。
()9.自交是近亲繁殖最极端的一种方式,自交是有害的,会出现衰退,尤其是异花授粉植物,表现更为严重,所以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中都不采用自交。
()10.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也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
()11.显性突变是指由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的突变。
()12.染色体的臂间倒位杂合体,会使细胞分裂后期Ⅰ形成染色体桥,因此可用染色体桥的出现进行臂间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13.异源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来的。
()14.一切生物的单倍体细胞都含有正常体细胞的半数染色体,所以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15.当F+与F-细菌接合时,F因子从一个细菌转移到中一细菌中,因此使得受体转化为雌性细胞,供体转化为雄性细胞。
()16.从病毒到人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7.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胞质遗传和核遗传均由遗传物质控制,因而遗传动态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19.根据哈德-魏伯格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各代不变。
()20.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间的互作小于纯合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芽变”?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有啥作用?。
(5分)2,假定你证明对过去一个从未描述过的细菌种有遗传重组,如使ab+菌株与a+b菌株混合培养,形成a+b+的重组类型。
试说明通过哪些方式可以确定该种重组是转化、转导还是结合的结果。
(5分)3,无籽西瓜是几倍体?为什么无籽?是否绝对无籽?(5分)4,已经人的红绿色盲是一种由隐性基因(c)作用的伴性遗传疾病。
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抽样调查4万个人,调查结果为其中色盲病患者有202人,试估算该群体内c基因的基因频率。
(5分)五、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 = flattened fruit),p(peach = hairyfruit)和S,用对这三个(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
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4)并发系数是多少?2 一对正常双亲有四个儿子,其中2人为血友病患者。
以后,这对夫妇离了婚并各自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
女方再婚后生6个孩子,4个女儿表型正常,两个儿子中有一人患血友病。
父方二婚后生了8个孩子,4男4女都正常。
问:(1)血友病是由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决定?(2)血友病的遗传类型是性连锁,还是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3)这对双亲的基因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