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


流,以供下一次备课作更好的借鉴提高。 (三)电子教学设计要素 1.电子教学设计分学期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设计两部分。 2.课时教学设计构成要素一般由以下构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 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 习设计与布置、教学反思等。 (四)电子教学设计格式 1.电子教学设计格式参照附件(见电子备课附件1、2),教师在备课 时可根据学科特点、教学课题、教学内容等的不同对电子教学设计格式 进行调整,在常规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学科特点、体现有效性。 2.电子教学设计要统一要求,统一格式。如,在Word形式下,8开40克 以上纸质,横向设置,分两栏,栏间距5个字符,上下左右边距各2CM, 表头4号、黑体字,正文小4号、宋体字,行间距20磅。 页眉: ×××××学校 电子备课 ××学科。 二、电子教学设计的管理 1.电子备课实行申报制。每学期初,教师提出申请,由教研组长审核 报学校批准。学校要将电子备课具体安排报县教研室备案。教龄五年内 (含五年)的教师不实行电子备课。 2.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上传电子教学设计,电子教学设计在检查 时不要求提供打印稿,如有需要,可在教导处检查通过后打印。 3.电子备课不是一个单独的多媒体模拟演示,它应该是一堂完整的 课,体现制作者完善的教学设计,课件只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任课 教师不得以课件代替教学设计。 4.建立电子备课平台,设置管理权限。学校创建电子教学设计网络平 台设置登陆密码和管理权限。教师注册后,点击登录,进入后将所备教 学设计复制到相应学科子文件夹内。教学设计管理分三个等级,权限大 小如以下排列:系统管理员(学校分管业务的领导和网管员负责)、教 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和教师。
附件1——电子备课封面及教学计划
二○ 学年 第 学期
学科 班级 教师
(学校)
学 科(第 册)教 学 计 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四、教学进度
起讫
周次
月日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附件2——电子备课格式(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增 加栏目)


学科
(第 册)
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实验研究用)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要求,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有 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教师 备电子文档教学设计。为规范电子备课形式,使电子备课最大限度地实 现教师个人智慧、集体智慧与校本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远程教育 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电子备课的实效,现制定《中小学教师电子备课 要求与管理办法》。 一、电子备课要求 (一)电子备课的一般要求 1.教师电子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备课 中应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应注重有效性。要求教师在钻研教 材、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等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将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 法融入教学设计中,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 教学资源,克服对教学参考的过分依赖,反对机械照搬。 3.实施电子备课的学校要建立校园网,原则上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可 以备电子教学设计。电子教学设计提倡备详案。 4.备课的基本要求参照《宣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18(修订)》要 求执行。 (二)电子备课类型 1.个人备课。备课过程中,以教师个人解读教材为主,深钻教材,把 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结合《课程标准》要求,针对教学目标和 教学实际,参考、借鉴、整合校本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远程教育 资源,形成自己的教学案例。忌照搬照抄他人的教学设计。 2.集体备课。备课组内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学科备课计划,结 合教师特点、教学内容在备课组内进行明确分工,实行教学设计共享。 一般实行下列步骤:即“分工备课——共享研讨——个案生成——反思 交流”。 分工备课:确定一名主备教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写出教学 设计,主备教师提前上传教学设计,供其他教师阅览、思考。 共享研讨:备课组内教师针对主备教师写出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对教 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形成集体教学预案,并上传到学校电子备课系统 中,供同学科教师再学习和借鉴。 个案生成:每位教师结合本班的学情对形成的集体教学预案进行再修 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反思交流:授课后,写出教学反思。组内教师对教学中的感受进行交
①教师:只有添加教学设计和浏览、下载教学设计的权限,已经审 核发布的教学设计不能再修改和删除。
②教研组长:在自己所管理的年级学科里拥有教学设计审核、教学 设计修改、对不合格教学设计要求重备的权限。
③系统管理员:本系统设置的所有管理权限。 5.加强对电子备课的管理。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电 子备课真正落到实处,每学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抽查,或开展评比 优秀教学设计、跟踪听课等,来检查教师的备课质量,并将检查结果予 以通报,并与学校的绩效考核挂钩。发现电子教学设计主体内容不规
范、备课不及时、只是照抄他人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共享预案”下载 后,至少三分之一的教学环节进行改动或添加个人的教学设计,同时进 行“学校电子备课监控表格”的填写,否则视为照抄教学设计)等,将 终止其电子备课,一年内改为手写备课。
2012年9月12 日 附件1——电子备课封面及教学计划 附件2——电子备课格式(可根据学科教学需增加栏目)
课 教
课第 周 月




教学内

教学目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重难点教学方
法与手

教学准

教 教学内容 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反 思 参 考 资 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