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病毒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常见病毒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四川省卫生学校 刘萍
2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人类肠道病毒主要类型与轮状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肠道病毒与 轮状病毒主要包括 埃可病毒 新型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社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1
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最小的RNA病毒
2
3 4
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细胞病变
19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约5%的感染者
引起病毒血症,发生顿挫感染
90%以上感染者
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
10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免疫性
机体对同型病毒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为主
6个月内的婴儿很少发病
11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㈢ 防治原则
1
隔离病人、消毒排 泄物、加强饮食卫 生、保护水源;对 患者主要采取对症 治疗。
小结
肠道病毒是一类经粪-口途径传播,在肠道内增殖,侵入 血液、神经组织和其他组织,引起多种临床表现的病毒。 为无包膜最小的RNA病毒,抵抗力较强。 肠道病毒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和新型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分为3个血清型, 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导致肢体弛缓性麻痹,口服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腹 泻,多好发秋冬季节,常称为“秋季腹泻”,是发展中国 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染源: 病人、无症状 带病毒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易感人群: 6个月--2岁婴 幼儿
17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预防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时补充水和 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减少婴儿的死亡率。
18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2
疫苗接种是预防脊 髓灰质炎最有效的 措施,我国使用脊 髓灰质炎减毒活疫 苗(IPV)糖丸, 以口服方式接种。
3
对未接种疫苗又与 脊髓灰质炎病人密 切接触者,可注射 丙种球蛋白作紧急 预防。
12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其他肠道病毒
致病特点是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不同的型别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
16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致病性
轮状病毒分组
流行环节
所致疾病
婴幼儿急性腹泻, 占病毒性胃肠炎 的80%以上,是发 展中国家婴幼儿 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多好发秋 冬季节,我国常 称为“秋季腹 泻”。
分为七个组: A-C组引起人 类和动物腹泻, D-G组只引起 动物腹泻。 A组轮状病毒 感染最为常见
14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 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15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为无包膜的RNA 病毒,双层衣壳。 内衣壳的壳粒沿病毒核心边 缘呈放射状排列,如“车轮 状”而得名。 病毒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 抗力,耐酸碱,耐乙醚、氯 仿。
同型病毒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
13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疾病
柯萨奇 病毒
麻痹症、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胸痛、心 肌炎、普通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 病等
埃可病毒
麻痹症、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胸痛、心 肌炎、普通感冒等
新型肠 道病毒
麻痹症、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小儿肺炎、手足口病等
㈡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
脊髓灰质炎病 毒的流行环节
易感人群:儿童为主要易感者
9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过程
发生延髓麻痹,导致呼吸、 心脏衰竭死亡
极少数患者
约1%--2%的感染者
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到达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酸、乙醚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多样化
4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孟非思壁画中 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5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 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 体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第 7章
常见病毒
在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由病毒所导致 的疾病约占75%。 临床常见的病毒有: 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虫媒病毒、疱疹病毒、 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等。
1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2节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肠道病毒是一类经消化道感染,在肠道上皮细胞 中增殖,并可通过血流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多种 临床表现的病毒。 轮状病毒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婴幼儿急性 腹泻。
6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㈠ 生物学特性
1 小病毒,呈球 形,二十面立 体对称,无包 膜的RNA病毒
2
抗原性不同分 为Ⅰ、Ⅱ、Ⅲ 三个血清型。
3
抵抗力较强, 耐胃酸、蛋白 酶、胆汁;对 热、干燥、紫 外线、消毒剂 敏感。
7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形态图
8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