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医学实验技术复习题名词解释:1、Ct值(用于在荧光定量PCR 结果判断)C代表Cycle,t代表threshold(阈值,临界值),Ct值的含义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2、血液分析仪的校准血液分析仪主要是用于检测人体血液标本,是能对血液中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血液分析仪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血液分析仪的校准。
3、血液分析仪的校准验证将用于校准验证的校准物充分混匀,在仪器上重复检测11次。
去除第1次结果,计算第2次~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再次与血细胞分析校准的判定标准表对照。
如各参数(WBC、RBC、Hb、Hct、MCV、Plt、)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规定的数值(1.5%,1.0%,1.0%,2.0%,1.0%,3.0%),证明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要求,须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可用于对流过光学或电子检测器的一个个细胞进行连续的多种参数分析。
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对血液、各种体液、骨髓、活检以及动植物的单细胞悬液、石蜡包埋组织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细胞、血小板、细胞器、精子、微生物以及人工合成微球等的多种生物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计数和定量分析,并能对特定细胞群体加以分选的细胞参量分析技术。
5、FSC 和SSCFSC:前向散射光,SSC:侧向散射光在流式细胞术中,一束单色光(通常是激光)照到流体力学聚焦的一股流体上,若干个检测器瞄向流束和激光相交的这个点,和激光在同一直线上的称为前散射光(FSC),其它几个和激光垂直的称为侧向散射光(SSC)6、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家族等。
7、细胞趋化试验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如微生物的细胞成分极其代谢产物、补体活性片段(C5a、C3a)、某些细胞因子等作用下产生趋化运动,可通过滤膜渗透法或琼脂糖平板法测定。
滤膜渗透法:又称Boyden小室法。
Boyden小室为一特殊的小盒装置,盒中用一片3~5μm孔径的微孔滤膜分隔为上下两个小室。
上室加待检细胞,下室加趋化因子,将该盒移至37℃温育数小时,上室中的中性粒细胞受下室内趋化因子的吸引,经滤膜微孔进入滤膜内,反应结束后取滤膜清洗、固定、染色和透明,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穿越滤膜的移动距离,从而判断其趋化作用琼脂平板法:将汗小牛血清的1%琼脂糖溶液倾倒在玻片上制成琼脂糖凝胶平板,在中央内孔加白细胞悬液,两侧孔内分别加趋化因子或对照液,反应后通过固定和染色,测量白细胞向左侧孔移动距离即趋向移动距离(A)和向右侧孔移动距离即自发移动距离(B),计算趋化指数(A/B),判断细胞的定向移动能力。
8、组织化学技术是把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
在细胞和组织中,以化学或物理试验法,对某些特殊物质、反应基团和酶促活性进行识别,定位和定量。
包括1)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指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与一种试剂或染料发生反应,产生有色的沉淀,在细胞的所在部位显示出来)2)免疫组化(指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借助可见的标志物,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检测,结合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组织化学的可见性)3)放射自显影术(指利用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粒子,对某些化学物质进行定位测定)9、荧光标记直接法用荧光素标记特异性抗体,将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测标本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的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常用于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肾活检及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10、免疫共沉淀是一种研究蛋白质间交互作用的生物技术,将蛋白质视为抗原,利用抗体与之进行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的蛋白 A或G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
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目的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Agarose珠上的蛋白 A或G,若细胞中有目的蛋白,就可以形成目的蛋白—抗目的蛋白抗体—Protein A 或G复合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又被分开。
然后经免疫印迹或质谱检测目的蛋白。
这项技术可用来将含有上千种不同蛋白质的样品中,分离和浓缩出特定蛋白质。
1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人类的MHC称为HLA基因(复合体),编码HLA分子,参与抗原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等12、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HS)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原称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所有组织相容性抗原组成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简答题:1.简述血液分析仪用稳定化全血校准品的校准方法?1)将稳定化全血从冰箱内(2℃ ~8℃ )取出后,要求在室温(18℃ ~25℃ )条件下放置约15min,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
2)检查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
3)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掌间慢慢搓动,使校准物充分混匀。
4)打开盖子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校准物被吸收。
5)将两管校准物合在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管内,其中一管用于校准物的检测,另一管用于校准结果的验证。
6)对校准物进行检测:取1管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1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带污染。
7)仪器若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第2次~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手工记录于工作表格中。
计算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字保留位数较日常报告结果多一位。
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直接得出均值。
8)用上述均值与校准物的定值比较以判别是否需要调整仪器。
2.简述血液分析仪校准验证的材料有哪些?(瞎掰的~~)1)校准物(制造商推荐使用的校准物或校准实验室提供的定值新鲜血,要求定值溯源至参考方法)2)纱布或软纸3)试管4)血液分析仪5)检测人员6)可能需要维修人员7)可能还需要一个计算器。
3、请简述荧光补偿的定义和补偿方法是指在流式细胞术中修正荧光光学信号在探测器之间相互渗漏并被数字化检测的过程。
每一种荧光分子都会发射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然而这些荧光的发射光谱会发生重叠,为了能够同时检测这些发射光信号,只能通过合适的滤光镜来选择性地采集某一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但是选用的任何一种滤光镜都不可能仅仅收集一种荧光染料的发射光,所以必须将不需要的光减去,才能确切地知道所测的发射光是多少,这种调节的过程就是荧光补偿补偿方法:仪器补偿、软件补偿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与检测特点。
作用特点:1)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2)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3)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4)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5)网络性检测特点:1)对于蛋白水平的检测,局部体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较血清或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测定更具实际意义(分泌方式)2)单独检测一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不能提供很多信息,常常需要多种细胞因子的联合检测(网络性)3)细胞因子受体测定包括膜受体测定和体液中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测定4)细胞因子及受体的检测可分为蛋白水平的检测盒基因水平检测5、简述细胞因子受体的检测方法。
细胞因子受体测定包括膜受体测定和体液中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测定1)膜结合细胞因子受体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检测:制备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常用ELISA、RIA等6、细胞免疫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细胞免疫标记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标记技术的可见性和显微显示的精确性相结合。
将组织和细胞作为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并借助荧光色素、酶、胶体金、铁蛋白等显示系统,在被测组织和细胞所相应的位置显示出来。
由于抗原-抗体系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将细胞形态学和功能代谢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和分析7、间接法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抗抗体),待基质标本中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第一抗体)反应,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结合第一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查抗原或抗体,常用于检测各种自身抗体8、HPLC的基本结构及HPLC-MS的联用特点。
基本结构:高压输液泵、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馏分收集器、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HPLC-MS联用特点:结合HPLC的高分辨率与MS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9、简述阳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1c原理及优缺点。
原理:基于电荷差异进行分析。
葡萄糖与血红蛋白(Hb)的β链N末端缬氨酸(Val)结合降低了等电点,导致糖化Hb带的正电荷比未糖化Hb的少,与树脂的附着力小,可以分别用不同的离子浓度的缓冲液在不同的时间将Hb从阳离子交换柱中洗脱下来,再根据每个峰值下的面积来计算HbA1c占总Hb的比例优点:精密度高,有些产品CV可以小于1%缺点:非特异性问题存在,有些产品仍会受变异Hb 、氨基甲酰化和乙酰化Hb影响10、简述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工作。
IFCC参考系统是是进行HbA1c测量标准化的唯一有效系统2002年IFCC发表了HbA1c一级参考测量程序(溯源至最高计量学水平):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质谱(HPLC-MS)或高效液相/毛细管电泳(HPLC-CE)参考物质:HbA0(非糖化β链N端人血红蛋白)和HbA1c(糖化β链N端人血红蛋白),纯度达98%参考实验室网络:室内CV 0.47~2.07%;室间CV 1.35~2.27%11、简述HLA微量细胞毒试验分型的原理以及应用。
原理:针对细胞HLA分子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相应的HLA分子结合,借助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可造成表达特定表面抗原的细胞损伤,破坏膜的完整性,应用伊红染料渗入细胞内,是之着染红色,而物相应HLA分子的细胞则不受损伤,因而不着色。
在高倍镜下计数死亡的细胞数,即可判断待检细胞是否具有相应的HLA分子,从而确定细胞分型。
应用:对T淋巴细胞分型,确定T细胞亚群12、简述MHC的生物学意义。
1)编码经典的Ⅰ、Ⅱ类分子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①T细胞以其TCR 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由此形成T细胞在抗原识别和发挥效应功能中的MHC限制性;②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是自身抗原,甚至是MHC 分子本身,由此MHC参与构成自身免疫性,对非己MHC抗原的应答和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③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④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2)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①经典的Ⅲ类基因作为补体成分编码,参与炎症反应、对病原体的杀伤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②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性细胞的活性;③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