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概要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概要


4-1 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 oC)、厚度为300mm的绝热材料。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 为0.16w/(m· 30 oC,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处的温度为75 oC,如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t1。
tm,逆流
t1 t2 70 40 o 53 . 6 C t1 70 ln t2 ln 40 t1 t2 100 10 o 39 . 1 C t1 100 ln t2 ln 10
G(Y1 Y2 ) L( X1 X 2 )
Y1 Y2 L G min X1,max X 2
通过
算出最小液气比:(L/G)min
(2)解题过程类似于(1)小题
1-15. 常温的水在管路中流动。在截面1处的流速为0.5m/s,管内径为 200mm,截面2处的管内径为100mm。由于水的压力,截面1处产生1m高 的水柱。试计算在截面1与截面2之间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差h为多少?(忽 略从1到2处的压头损失)
1-28. 水的温度为10 oC,流量为330L/h,在直径φ57mmX3.5mm、长度 100m的直管中流动。此管为光滑管。(1)试计算此管路的摩擦损失; (2)若流量增加到990L/h,试计算其摩擦损失。
m y* / x 7Leabharlann 98103 / 0.0105 0.76
5-9 CO2分压力为50kPa的混合气体,分别与CO2浓度为0.01kmol/m3的水 溶液和CO2浓度为0.05kmol/m3的水溶液接触。物系温度均为25oC,气液 5 平衡关系 p 1.66210 xkPa 试求上述两种情况下两相的推动力(分别 以气相分压力和液相浓度差表示),并说明CO2在两种情况下属于吸收 还是解吸。
1 1 m K Y kY kY
1 m 比较 与 kY kX
( 2)
NA KY Y Y *


5-15 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为0.1MPa、温度20oC条件下吸收混合 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0.1%(摩尔分数)。20oC时CO2水溶 液的亨利系数为E=144M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 液-气比L/G及溶液出口组成X1;(2)总压改为1MPa时的L/G及溶液出口 组成X1 解:(1)
0.01 1.8 10 4 解 x1 0.01 1 997 / 18
p1 1.662105 1.8 104 29.92kPa
气相分压力表示的推动力为: p p1 50 29.92 20.08kPa 吸收
5-12 用清水在吸收塔中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A,吸收塔某截面上,气相 主体中溶质A的分压为5kPa,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15。气膜传质 5 2 3 2 系数 kY 1.5 10 kmol/(m s) 液膜传质系数 kX 3.5 10 kmol/(m s) 气液平 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相平衡常数m=0.7。总压为101.325kPa。试求: (1)气相总传质系数KY,并分析吸收过程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2) 试求吸收塔该截面上溶质A的传质速率NA。 解:(1)
p* 798 E= 76kPa x 0.0105 1 / 17 c 0.584km ol/ m3 (100 1) / 998.2
y* 798/ 100103 7.98103
0.584 H c / p 0.73kmol /(m3 kPa ) 0.798
tm,并流
5-4 100g水中溶解1gNH3,查得20oC时溶液上方NH3平衡分压798Pa。此 烯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kmol/(m3· kPa)]和相平衡常数m。总压为100kPa。

x
1 / 17 0.0105 1 / 17 100 / 18
qv qm / 30000/ 998.2 30.05m3 / h 流速为 v 1.0m / s
4qv 4 30.05 0.103m 103m m v 3600 1.0 选择 108m m 4m m 无缝钢管,内径 d 100 mm d
qv 30.05 / 3600 1.06m / s 此时,主管内流速为 v A 0.12 4
1-14. 从一主管向两支管输送20oC的水。要求主管中水的流速约为1.0m/s, 支管1与支管2中水的流量分别为20t/h与10t/h。试计算主管的内径,并从 无缝钢管规格表中选择合适的管径,最后计算出主管内的流速。 解:查表可得20oC水的密度: 998.2kg / m3 根据主流管流量
qm qm1 qm2 20 10 30t / h 30000 kg /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