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1-5章)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1-5章)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量增加,该国贸易条件便()。

A. 恶化B. 不变C. 改善D. 不确定2、净进口是一国(地区)()。

A. 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B. 某一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C. 某一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量小于进口量D. 某一商品在一年内进口量小于出口量3、贸易条件是指()。

A. 投资环境B. 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C. 进出口商品比价D. 市场价格水平4、上海经香港从美国进口电脑()。

A. 因货物从美国直运上海,不属转口贸易B. 因属转口贸易,货物必须经香港转运C. 货物虽不转运,仍属转口贸易D. 因属转口贸易,必须在香港过境5、世界贸易统计中()。

A. 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B. 世界出口总额大于世界进口总额C. 世界进口总额大于世界贸易额D. 世界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贸易额6、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应计入()。

A. 总贸易进口额B. 总贸易出口额C. 专门进口额D. 专门出口额7、二战后,___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南北贸易,北北贸易 B.南北贸易,东西贸易C.北北贸易,南北贸易D.北北贸易,东西贸易8、日本某公司向西欧出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香港转船,这种贸易可称之为()。

A. 直接贸易B. 间接贸易C. 转口贸易D.第三国贸易9、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同类商品多于出口同类商品称为()。

A. 净出口B. 复出口C. 净进口D. 复进口10、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工业制成品是()A.电子产品B.棉纺织品C.机器设备D.金属制成品11、SITC把国际贸易的货物分为10大类,其中0-4类为--------,5-8类为-------()初级产品;高级产品 B.初级产品;制成品C.半成品;制成品D.半成品;高级产品12、“十一”长假,韩国首尔迎来了16万中国游客。

其中有一些来此进行美容手术。

请问,这对于中国属于哪一种服务贸易?()A. 自然人流动B. 境外消费C. 过境交付D. 商业存在13、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

A. 只能采取间接运输B. 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 既可直接运输,也可间接运输D. 只能过境运输1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15、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比重。

A. 进口额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收入D. 出口额16、在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A. 奢侈品B. 农产品与原材料C. 农产品与工业品D. 矿产品17、以国境和关境作为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

A.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B. 有形商品和无形贸易C.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D.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18、按照是否有第三国参加作为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

A. 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B.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C.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D.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19、按是否进入国境作为标准划分国际贸易,称为()。

A. 总贸易B. 专门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20、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

A. 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B. 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C. 始于19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初D.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21、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标准的贸易叫()。

A. 总贸易B. 进出口的贸易C. 专门贸易D. 贸易量22、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A. 0.1万亿美元B. 1.6万亿美元C. 1.7万亿美元D. 3.3万亿美元23、1998年某国的出口贸易额为1 8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 400亿美元,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0 000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 12.8%B. 14.7%C. 16.2%D. 18.5%24、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

A. 出口货物总额B. 进口货物总额C. 对外贸易额D. 贸易量25、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体系。

A. 总贸易B. 专门贸易C. 对外贸易D. 国际贸易26、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 对外贸易B. 贸易顺差C. 有形贸易D. 贸易差额27、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 贸易顺差B. 对外贸易额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 对外贸易量28、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 直接贸易B. 过境贸易C. 转口贸易D. 服务贸易29、一国的()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 国民收入B. 进口贸易C. 出口贸易D. 对外贸易30、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不同分为()。

A.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B.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C.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D.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31、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 对外贸易依存度B. 贸易差额C. 国际商品地理分布D. 国际商品流向32、1999年,某国出口贸易额为220亿美元,进口额为170亿美元,则该年贸易差额数为()。

A. 净出口50亿美元B. 贸易黑字50亿美元C. 贸易逆差50亿美元D. 贸易顺差390亿美元33、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亿美元,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是()。

A. 1.2B. 0.83C. 1.1D. 1.334、关境和国境的关系是()。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大于、等于和小于35、对外贸易量是指()。

A.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B. 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C. 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D.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36、中国某高校聘请外教到本校进行讲学属于()。

A. 过境交付B. 跨境消费C. 自然人流动D. 商业存在3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趋优化是指()贸易的增长较快。

A.初级产品B.纺织品C.制成品D.高技术产品二、多项选择题1、贸易条件恶化是指()。

A. 出口价格指数不变,进口价格指数上升B. 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上升C. 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上升D. 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下降E.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出口价格指数上升2、根据货物或服务的流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 出口贸易B. 进口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E. 对外贸易3、根据有无第三方参加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 直接贸易B. 进口贸易C. 过境贸易D. 转口贸易E. 间接贸易4、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A. 贸易顺差B. 贸易逆差C. 贸易赤字D. 出超E. 入超5、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 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C. 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D. 本国货物出口E. 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转出出口的货物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加()占()的比重。

A. 出口总额B. 进口总额C. 贸易差额D. 国民生产总值E. 国内生产总值三、填空题1、______________,最初的国际贸易,即地区间贸易产生。

2、世界贸易泛指国家或地区间的______________的交换。

3、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用于交换的______________,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______________的产生。

4、地理大发现引起了______________,从此开始了两个多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5、古代的国际贸易,东方出口____________西方出口,贸易处于______________背景下,居于次要地位。

6、工业革命后,欧洲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成为各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简答题1、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五、计算题1、已知:某年世界贸易额为45 000亿美元,该年A国的出口额为5 500亿美元,进口额为5 8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85 000亿美元。

问:(1)该国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为多少?(2)该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为多少?2、设某国以1985年为基期,1994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8%,同期出口数量指数增加20%。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3、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和99.02,同期出口额分别为6 250.74亿美元和6 886.97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判断出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七、论述题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重商主义的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

A. 乘数博弈B. 零和博弈C. “杠杆原理”D. “绝对优势理论”2、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

A. 奖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B. 国家不要干预对外贸易C. 保护幼稚工业D. 保护国内垄断行业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 技术水平的差异C. 产品品质的差异D. 价格的差异4、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

A. 重商主义B. 自由贸易C. 保护贸易D. 协调管理贸易5、亚当·斯密认为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A. 两国商品绝对成本的差异B. 两国商品相对成本的差异C. 两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D. 两国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6、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赫克歇尔·俄林D. 海尔斯7、主张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赫克歇尔·俄林D. 萨缪尔森8、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 货币价值论B. 贸易差额论C. 财富价值论D. 货币平衡论9、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重商主义B. 重农主义C. 重金主义D. 自由放任主义10、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