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咏春木人桩详解

咏春木人桩详解

咏春木人桩详解咏春拳木人桩功咏春拳简介咏春拳本是一门简约精深的武学,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

若追究其心念根源可通佛理,若体会其攻防窍要可通兵法,亦通棋道。

咏春拳,实为禅武合一的优秀拳种。

咏春拳初级套路小念头虽称初级,但若功至化境亦可达到佛家所谓坐照的程度,即神思不动,万象都一目了然,周匝虚实变化能尽归掌控。

咏春拳中级套路寻桥表面上是通过接触对方桥手来判断对手并做出应对,名为寻桥,实则寻道。

咏春拳高级套路标指在《拳经理诀》中亦称此类出手为摽手,可见标指不少于三种内涵,其一为“挥之使去”,其二为“伶俐迅捷的出手”,其三为“方向指引”。

标指,无论从技击还是理念都是小念头与寻桥的延续。

咏春拳木人桩法咏春拳除此三个套路之外还有一套木人桩法更为绝妙。

练咏春拳木人桩法按由浅入深的层次划分,可分成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分别为:黐桩炼形、通形审势、组形破势、群形一统、弹桥寸手、劲破桩门、融己通桩、禅桩虚化、借假修真。

当今时代能练成弹桥寸手的并不多见,若能融己通桩更是古今罕有。

但凡练到劲破桩门阶段的,除非不出手,一但出手必定声名鹊起。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戒骄戒躁按部就班的去练习,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学完全套套路,对每招每势都缺少考究,待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木人桩功不过如此,于是与高深功夫失之交臂练习咏春拳木人桩功需要有一定的小念头、寻桥、标指套路基础,并对咏春拳线位、角度、四门等拳理有所了解之后。

限篇幅所限本文重点探讨木人桩功的练习,而不过多的去作拳理及套路方面的阐述。

现将这九个阶段的练习方法、练成效果等分述如下第一阶段黐桩炼形黐桩炼形的意思就是通过向木人桩施展咏春拳招势来练就咏春拳每手的形。

咏春拳出手一般包括耕、拦、摊、膀、枕、问、伏、标、冲(指日字冲拳)九手,我们可以称这九手为咏春拳入门九手,这九手属于咏春拳的基本形。

由于日字冲拳的外形较接近寻常出手,所以平常所说的咏春八手不包括冲拳。

一般咏春八手包括耕、拦、摊、膀、困、问、伏、圈。

困与圈这两手是由双手配合完成的,困手一般由双拦手组成,圈手一般由双耕手组成,主要取其意会,外形则不一而足。

咏春拳形还包括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手法,不仅需双手配合使,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摊膀手等。

咏春拳练习者若未经过黐桩炼形这一阶段,咏春拳入门九手即不能成形,虽然可以摆出九手的模样也很容易被打散,造成一动则不像咏春拳中任何一手的情况。

如果经过了黐桩炼形的练习并有所成之后,无论在何种情况,只要一出手均符合咏春拳形,习练者总能不必思考随性出手即能根据对手的招势而施用最佳的咏春拳形。

黐桩炼形这四个字重点在第一个字上,这个“黐(读chi)”字本意是“粘离”,在这里包括两项咏春拳技术要领,第一项是对手臂的要求,第二项是对腰马的要求。

当手臂已成基本形的时候,触外力即用腰马化力,即可以保持原来的基本形,同时给自己留出变形的时空(时间与空间)。

黐桩炼形是咏春拳木人桩功的必经阶段,也是入门阶段。

即使练习者已经记住了整套116势木人桩法,但未经历逐势去炼形也不算是咏春拳木人桩法入门了。

黐桩炼形是咏春拳木人桩功不可跨越的基础阶段。

咏春拳习练者上手木人桩法不必急于记忆木人桩法套路,而应先一手一手的体会每一手施在木人桩上之后的感觉及形状,以使心念、形体与木人桩(对手)相融合。

黐桩炼形的练法是从头开始依次练习116势木人桩法中的每一势,练每一势时可以重复几次,用心揣摩,不是追求每一势之间的连贯,而是把心念放在每一势施展时的感觉和形状上,且不要用力。

咏春拳练习者在练习这个阶段时,是否已经完成了本阶段的练习,练习者自己完全能够体会到。

咏春拳师父也能看得出来。

练习者与师父都觉得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如果觉得没过这个阶段就应该继续练习,直到过了这个阶段为止。

笔者建议,无论是未接触木人桩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打过木人桩的练习者,都不防按以上所说自检一下,达到了当然好,如果还未达到就息心下意,认真练习。

一般练习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每日练习,一月左右就应该可以通过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通形审势通形审势的意思是通过体会形与形之间交互变化击打木人桩时的感觉,来明白木人桩由于人心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势。

在练习通形审势时,需要先了解如下一些理论。

任何动作某一时刻的定形均可称之为定势。

武术套路中,每逢典型的动作转化都是需我们苦心钻研的重要的定势。

当定势对外有了影响时就是势。

势是一种能量的积累,随时都可以转化为能。

势有门户,有虚实,有斜正,可守可攻。

势,有形。

有形则有破绽。

有门户则可入可出,有虚实则可避可击,有斜正则可因其斜正而破之。

中国功夫往往后发先至,后发制人,皆因见势分形,因势破势。

我们必以有素之大静涵养出超绝的观察力,见其势即知其阴阳虚实。

观察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培养,不但可以见形知势,见势分形,还可以以意察势而知其气之虚实。

实际上,势本身就是气。

势可作场,场可生气,故势本身就是气。

世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恒古不易的春秋交叠,瞬息万变的雨雪风云,阅尽沧桑的河流山川,魂牵梦萦的缕缕情思,花开花谢,草木枯荣……皆可谓天下之势。

既然世间诸物,触目皆势,或听或感,凡身之所到之处或精神意识所到之处皆可见势分形,皆可因形知势。

咏春拳木人桩虽然只有三只桩手一只桩脚,但不同桩手之间的组合加之练习者从不同位置以不同的攻击手法出手,造成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必须充分理解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

解了木人桩的势等同于理解了自己出手的势。

通形审势作为本阶段的练功方法是唯一可以深入理解木人桩势的基本方法。

通形审势重点在“通”字,强调形与形之间的转换,比如由攀颈手变为膀手。

在本阶段强调的已经不是出单势的感觉,而是变势时木人桩对练习者的影响。

由攀颈手变为膀手为一“通”,由膀手变为摊手横掌又为一“通”。

通形审势的练习要领是每两势一组反复练习,且不必用力。

直到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能充分理解自己通形审势时木人桩还给自己的势。

当出攀颈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挺着脖子的模样。

当出膀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弓步向前的模样。

当练习者由攀颈手变换为膀手,感觉上,木人桩也做出了相对应的变化。

咏春拳练习者掌握这种变化即是审势,能够完全掌握这种变化的势即是本阶段成功的标志。

通形审势阶段咏春拳练习者的提高是内在的,功成之后会感觉自己换形之时手臂可以紧贴木人桩。

在外形来看,咏春拳练习者手足的运动轨迹没有丝毫多余路线。

人的势是在静止时理解的,木人桩的势只有通过相对运动才能充分理解,所以要通形审势。

通形审势需在黐桩炼形之后,以通形审势的练习要领坚持修炼月余方可。

或者把木人桩套路中的各势两两组合,每一组合反复练习成百上千次,即可成功。

第三阶段组形破势组形破势就是咏春拳练习者把几势木人桩法组合起来向木人桩出手,达到进破木人桩桩势的效果。

当咏春拳练习者随性向木人桩出手时,心念与手臂游走于木人桩桥手之间丝毫也没有阻滞的感觉,并能接连不断且有节奏的向木人桩发出攻击,即为已经破了桩势。

用之于桩是这种效果,虽然以人为对手时,对手的桥手是动的,但若已经经过了组形破势的练习,用之于人也是一样的效果。

破势的前提是审势。

虽然我们已经经过了第二阶段通形审势的练习,但审势是一项需终生提高而没有止境的技艺。

人骑在自行车上是一种势,正常骑车,若维持不倒则必由动而变。

若动而不变,以恒定的动力不改变方向,自行车的平稳必不长久,瞬间就会倾倒。

所以破势的方法为改变势的两个要素动力和方向中的任意一个。

身之为人,行走于繁华闹市或乡间,每日所见之人无数。

所见之人,每一举手投足之间都由无穷多势相连而成,每一势皆有虚实斜正,皆可循门入户拆招破势。

每见武者目光犀利,常使人心惊胆颤,皆因其眼光所到之处均是吾身攻则必守之处。

组形破势阶段,咏春拳木人桩功习练者出手有了节奏感,如同篮球高手排皮球,每几次一拍,清清楚楚。

组形破势的练习要领是,根据自己对咏春拳木人桩套路中各势以及由于心念变化而生木人桩势的理解,在木人桩未及变势的时段内,自己的接连几势的变化所组成的相续的各势为一组,反复练习。

用劲以弹动桩手或桩脚为限,不必撼动桩身。

例如:可以把攀颈手、膀手、摊手横掌连成一组,因为练习者连续打出这三势时可以看作木人桩完全未动,即木人桩是一势。

当由摊手横掌变为退步耕拦手时就不符合本阶段组形的要求了,因为退步耕拦手时,已经用到了木人桩的下桩手,即木人桩已经变势出手。

再例如:托手伏手、伏手直掌、膀手、摊手横掌四势可以连成一组练习。

连成一组的各势,在练习时必须以提高出手速度为练习目标,需要达到若以人为对手时,对手未及变势,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组攻击。

因此在对手已经反应过来变势出手时,咏春拳练习者立即使用了另外一种组形,再次发起进攻。

咏春拳木人桩功习练者需认真揣摩116势木人桩法中的各组形形势,每种组形经过成百上千次练习,即可成功破势。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到组形破势阶段就已经济身于高手行列,虽然出手未必有劲,对对手杀伤力不强,但听劲与感应已非寻常武术爱好者或一般体育人可比,此时的咏春拳练习者的桥手可以如水一样无孔不入,风雨不透。

第四阶段群形一统群形一统的意思是能将116势木人桩套路一势不漏且毫无间断的向木人桩出手。

本阶段的练习要领是注意各组形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套路中的各种起腿,都需留心,反复不断的练习整个木人桩法套路。

用劲以弹动桩手或桩脚为限,不必撼动桩身。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可以用黑布蒙住双眼,在完全看不到木人桩的情况下,向木人桩出手,能够准确无误,并且与可以看到一样,即告成功。

蒙住双眼打桩并不难,只要练过些时日木人桩功的练习者都能轻松做到,难点在于毫无间断。

毫无间断的意思是在一势接连上势时中间没有停顿,也无须外加任何过渡,各桩势之间本身即是过渡势。

本阶段看似练形,实则为练气。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只需接连不断的向木人桩出手,不用大力,注意连贯,集中精神,不必在意呼吸,一任自然,久而久之,外呼吸与出手相合拍,自然而然的进行练气。

本阶段需要练习者完成成百上千次木人桩法套路练习,方可大功告成。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到群形一统的阶段就已经突破了咏春拳功夫提升的第一道瓶颈,由形的修炼转为气的修炼。

第五阶段弹桥寸手在练习弹桥寸手之前须先了解木人桩结构与咏春拳拳理之间的关系。

咏春拳木人桩的结构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咏春拳木人桩的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的安装配合为大间隙配合。

如果木人桩的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的安装配合为紧配合,我们称之为死桩。

笔者曾反复向一位木匠师傅强调在制作木人桩时,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一定要大间隙配合。

木匠师傅说:“我知道,这种结构人打上去不会受伤!”笔者微笑着称是。

实际上,这种结构不仅不会使人受伤,咏春拳寸劲的培养也可以由于这种结构而得到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