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动力装置循环
T 1v T 1m T 1 p
例题 6.1
若使活塞式内燃机按卡诺循环运行,并设其温度界 限与下图所示混合循环相同,试从工程实践角度比 较两个循环,已知:p1=0.17MPa,T1=333K, p4=10.3MPa,T4=1985K,v2=0.0387m3/kg
4
Wnet Vh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Sabathe Cycle) 12 等熵压缩;23 等容吸热; 34 定压吸热;45 等熵膨胀; 51 定容放热
特性参数:
循环热效率
t
v1 v2 p 定容增压比—Pressure Ratio 3 p2 v4 定压预胀比—Volume Ratio v3
q1v q1m q1 p
q2v q2 m q2 p
q2 p q2 m q2 v
q1 p q2 m q2 v
tv tm tp
或
tp tm tv
或
T 2 p T 2 m T 2v
T 1 p T 1m T 1v
T 2v T 2 m T 2 p
2017/11/13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 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二、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步骤 1)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
分析可逆循环 指导改善 抽象、简化
第六章 动力装置循环 Cycles of Power Installation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开式循环(open cycle);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压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1
2017/11/13
二、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简化 机械喷射式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理想化
P 3 2 4
简化原则:
1. 不计吸气和排气过程,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看作 是气缸内工质进行状态变化的封闭循环。 2. 把燃烧过程看作是外界对工质的加热过程。 3. 略去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中工质与气缸壁之间的 热量交换,近似地认为是绝热过程。 4. 用定容放热过程来代替废气排入大气中的实际放 热过程。 5. 空气标准假设。
2
2017/11/13
v p5 v5 p4v4 因 v1 p v p 2 1 2 1 2 有 T2 T1 v T1 2 两式相除,考虑到 p p4 p3 v1 v5 v2 v3 2 3 有 T3 T2 3 T1 1 p2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wnet q1 q2 q51 1 q1 q1 q23 q3 4
1
cV T5 T 1 T5 T1 1 cV T3 T2 c p T4 T3 T3 T2 T4 T3
二、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 Cycle
t 1
c T T q2 T T 1 1 V 4 1 1 4 1 1 1 q1 cV T3 T2 T3 T2
讨论:a) t
b) ; t 不变,但wnet
三、定压加热理想循环—Diesel Cycle
2)第二定律分析法 熵分析法 Exergy分析法 熵产
吸热和放热过程
燃料燃烧造成各部分气体成分及质量改变忽略 不计
Exergy损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活塞式内燃机简介
按燃料: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 按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 按照进气方式:自然吸气内燃机、增压内燃机 按照气缸布置方式:直列式(L型)、V型、W型、水平 对置、H型、星型 按冲程数:二冲程、四冲程 冷却方式:水冷、风冷 按照标定转速:高速机:n>1000r/min;中速机: 300≤n≤1000r/min;低速机n≤300r/min。
可逆理论循环
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实际循环 2)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 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办法。
三、分析动力循环的方法 1)第一定律分析法 以第一定律为基础,以能 量的数量守恒为立足点。 综合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作功能力损失 Exergy效率 四、空气标准假设 气体动力循环中工作流体 定比热 空气 燃烧和排气过程 理想气体
c) 重负荷(q1 )因温度上升使 ,造成 热效率下降
3
2017/11/13
三、定压加热理想循环—Diesel Cycle
讨论: a) t wnet b) t wnet
c) 重负荷(,q1 )时内部热效率下降, 除外还有因温度上升而使,造成热效率
p5 p4 v4 p v 3 4 p1 p2 v3 p2 v3
T5 T1
t 1
1
1 1 1
归纳:a.吸热前压缩气体,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是提高 热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卡诺循环、第二定律 对实际循环的指导。 b.利用T-s图分析循环较方便。 c.同时考虑q1和q2或T1m和T2m。
0-1:吸气过程。由于阀门的阻力,吸入气缸内 空气的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力。 1-2:绝热压缩过程 2-3-4-5:燃烧和膨胀过程 燃烧可简化为定容吸热过程和 5 定压吸热过程
6 1
Pb
0
5-6-0:排气过程
V
三、平均指示压力 ——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IMEP
利用、、表示t
因 p1v1 p2v2
p5 v5 p4v4
讨论:
1 பைடு நூலகம் 1 1
a) t
b) t
c) t
v 3 4 有 T4 T3 4 T1 1 v3 5 1 有 T5 T1 p5 p1
下降
t 1
1
c T T q2 T T 1 V 4 1 1 4 1 q1 c p T3 T2 T3 T2 1
1
1 1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二、循环pmax,Tmax相同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