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的修正彭国良福建省武夷山市环保局 ( 354300 )E-mail (pengguoliang513@ )摘要: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就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要注意到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关键词:环境价值;环境价值递增速率;经济损益分析;费用与效益;与日俱增.中图分类号:X751 文献标识:A1.引言[1]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国等较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都要求在其环境评价中要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如世界银行在其政策指令OP4.01和OP10.04中,明确要求在环境评价中“尽可能地以货币化价值量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并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去。
"亚洲开发银行(1996)为此还发行了<<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工作手册>>,指导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分析。
1997年世界银行在其中国环境报告<<碧水蓝天>>中,估算出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每年至少540亿美元,占1995年GDP的8%,这一评估以及中国研究者所做的相关环境污染损失评估,对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大幅提高环境投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绿色GDP,将环境损益计入国民经济计量体系中,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传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却以现在的环境评估价值一成不变作为将来的环境价值进行套用,造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得出错误的结论。
本文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这一规律对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进行修正,以得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2.环境价值的特殊性[1]环境的总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
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价值。
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
如森林的旅游价值就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森林防风固沙的价值是森林的间接使用价值。
选择价值(option value)是人们虽然现在不使用某一环境,但人们希望保留它,这样,将来就有可能使用它,也即保留了人们选择使用它的机会,环境所具有的这种价值就是环境的选择价值。
有指人们虽然不使用某一环境物品,但该环境物品仍具有的价值。
根据不同动机,环境的非使用价值又可分为遗赠价值(bequest value)和存在价值(existence value)。
如濒危物种的存在,有些人认为,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与人们是否利用该物种谋取经济利益无关。
无论使用价值或非常使用价值,价值的恰当量度都是人们的最大支付意愿(WTP),即一个人为获得某件物品(服务)而愿意付出的最大货币量。
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有:收入、替代品价格、年龄、教育、个人独物偏好以及对该物品的了解程度等。
市场价格在有些情况下(如对市场物品)可以近似地衡量物品的价值,但它不能准确地度量一个物品的价值。
市场价格是由物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决定的,它通常低于消费者的WTP,二者之差是消费者剩余(CS)。
三者关系为:价值=支付意愿=价格×消费量+消费者剩余人们在消费许多环境服务或环境物品时,常常没有支付价格,因为这些环境服务没有市场价格,如游览许多户外景观时。
那么,这时这些环境服务的价值就等于人们享受这些环境服务对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有些环境价值评估技术,就是通过测量这一消费者剩余,来评估环境的价值。
环境价值也可以根据人们对某种特定的环境退化而表示的最低补偿意愿(WTA)来度量。
环境的价值与人类的健康价值密切相关联的.[2][3]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人体健康损害,控制污染的主要效益是健康效益。
据Freeman,1978年美国从控制环境污染获得的总效益中,健康效益占64% ;同年从控制大气污染获得的总效益中,健康效益占73% 。
而人类的健康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尤其是人的生命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环境的价值也是随时不断递升的。
这就是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这一点也极易被人们所忽视。
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往往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将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设定为每年10%-20%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与人类的健康价值不断递增的规律相符合的,因此我们可以设定环境影响价值递增速率(用β来表示)来表征这一现象和规律。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重要性是与日俱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对环境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环境越来越密切的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人类愈来愈在意环境的舒适度、生活的享受度、人和环境的适合度;人类和和环境的共存形式在不断变化;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活动产生了一些新的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二是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也是与日俱增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也是逐步提高的,人类对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安全性的重要性认识是与日俱增的。
例如,有些影响可能是比较大的,但以前没有认识到或人们对该影响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岐,但现在我们有确切和清晰的认识. 由于现在我们认识上的限制、时间限制、数据限制、评估技术上的限制或者预算限制,有些大的环境影响难以定量化,有的环境影响难以货币化,这些影响将被筛选出去,不再对它们进行经济评价,但在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环境影响又可以定量化和货币化,就完全可以对它们进行经济评价了,而且这种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可能很大.因而环境影响的价值也是与日俱增,我们要同与时俱进的观点来重新认识环境影响的价值。
2.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的修正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为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就是要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分析(即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里,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的是环境成本,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的环境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又称国民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中使用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方法。
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评价项目、规划或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净贡献。
它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分析的扩展和补充,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项目等的外部费用(环境成本等),并对项目中涉及的税收、补贴、利息和价格等的性质重新界定和处理后,评价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
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费用效益分析的第一步要把估算出的环境成本(环境损害、外部费用)计入现金流出项,把估算出的环境效益计入现金流入项。
第二步是计算项目可行性指标。
在费用效益分析中,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有两个最重要的判定指标:经济净值、经济内部收益率。
Ⅰ经济净现值(ENPV )。
ENPV =tt n i t r CO CI -=+-∑)1()( (1)式中:CI —现金流入量;CO —现金流出量;(CI-CO )—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n —项目计算期(寿命期);r —贴现率。
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量指标。
它是用社会贴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建设起点的现值之和。
当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做出净贡献。
即项目是可行的。
实际上,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将估算出的环境效应价值从现金流入量中分离出来单列,即CI —现金流入量分为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I 环作为环境效应价值)和非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I 非);将估算出的环境成本价值从现金流出量中也分离出来单列,即CO —现金流出量分为环境现金流出量(记为CO 环作为环境成本价值)和非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O 非);(CI-CO )分为环境净现金流量[记为(CI 环-CO 环)]和非环境现金流量[记为(CI-CO )非];即:CI = CI 环 +CI 非CO = CO 环 +CO 非(CI-CO )=(CI 环-CO 环)+(CI 非-CO 非)由于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环境净现金流量应加上每年的递增项(1+β),故有:FV{ CI 环 } = PV{ CI 环 } ()tβ+1 FV{ CO 环 } = PV{ CO 环 } ()tβ+1 FV{ CI 环-CO 环 } = PV{ CI 环-CO 环} ()tβ+1 式中:pv{ CI 环 }—环境现金流入量现值(present value);FV{ CI 环 }—环境现金流入量未来值(future value );pv{ CO 环 }—环境现金流出量现值;FV{ CO 环 }—环境现金流出量未来值; pv{ CI 环-CO 环 }—环境净现金流量现值;FV{ CI 环-CO 环 }—环境净现金流量未来值; β—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t —项目期第t 年。
若取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β=10%,则现在环境净现金流量为100元钱,10年后环境净现金流量为260元;60年后环境净现金流量为30303元钱。
由于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我们可以对(1)式进行修正。
(1)式可修正为:ENPV =t t n it r CO CI -=+-∑)1()(非非 +tt t n i t r CO CI -=++-∑)1(1)()(环环β =t t n i t r CO CI -=+-∑)1()(非非 +t tn i t rCO CI )()(环环++-∑=11β (2) (2)式中β是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
一般情况下,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β是大于贴现率的,而且是大于通货膨胀率的,因此根据(2)式,只要当年的环境净现金流量是正值,以后每年都是逐年递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