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及运算【考点导读】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4.集合问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其中字母系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要复杂一些,综合性较强,往往渗透数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基础练习】1.集合用列举法表示.2.设集合,,则.3.已知集合,,则集合_______.4.设全集,集合,,则实数a 的值为____.【范例解析】例.已知为实数集,集合.若,或,求集合B.【反馈演练】1.设集合,,,则=_________.2.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个.3.设集合,.(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若,求实数a的值.第3 课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点导读】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2.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充要条件,有以下一些结论:若集合,则是的充分条件;若集合,则是的必要条件;若集合,则是的充要条件.3. 会证明简单的充要条件的命题,进一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练习】1.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2.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填空.(1)已知,,那么是的____ ___条件.(2)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那么是的__ _____条件.(3)已知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是的___ __条件.3.若,则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范例解析】例.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填空.(1)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2)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3)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4)是或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分析:从集合观点“小范围大范围”进行理解判断,注意特殊值的使用. 【反馈演练】1.设集合,,则“”是“”的 _ 条件.2.已知p:1<x<2,q:x(x-3)<0,则p是q的条件.3.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高中数学复习讲义第二章函数A【知识导读】【方法点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中函数以具体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研究分段函数,含绝对值的函数和抽象函数;同时要对初中所学二次函数作深入理解.1.活用“定义法”解题.定义是一切法则与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利用定义,可直接判断所给的对应是否满足函数的条件,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2.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当你所研究的问题较为抽象时,当你的思维陷入困境时,当你对杂乱无章的条件感到头绪混乱时,一个很好的建议:画个图像!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可迅速地破解问题,乃至最终解决问题.3.强化“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4.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很高.函数的思想包括运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第1课函数的概念【考点导读】1.在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基础练习】1.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⑤,.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 __ _.2.设集合,,从到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到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 ___.3.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1)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2)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3) 的定义域为______; (4) 的定义域为___.4.已知三个函数:(1);(2);(3).写出使各函数式有意义时,,的约束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函数值域:(1) ,;(2) ;(3) ,.【范例解析】例1. 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分析: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关键看函数的三要素是否相同.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②;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3).【反馈演练】1.函数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3. 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4. 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5.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记函数f(x)=的定义域为A,g(x)=lg[(x-a-1)(2a-x)](a<1) 的定义域为B.(1) 求A;(2) 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第2课函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导读】1.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求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1)根据某个实际问题须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式;(2)给出函数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换元法求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求解析式.【基础练习】1.设函数,,则_________;__________.2.设函数,,则___________;;.3.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且,,则__ ___.4.设f(x)=,则f[f()]=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已知二次函数最小值等于4,且,求解析式.例2.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km)与时间x(分)的关系.试写出的函数解析式.分析:理解题意,根据图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反馈演练】1.若,,则()A.B.C.D.2.已知,且,则m等于________.3. 已知函数f(x)和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x)=x2+2x.求函数g(x)的解析式.第3课函数的单调性【考点导读】1.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些函数的增减性.【基础练习】1.下列函数中:①;②;③;④.其中,在区间(0,2)上是递增函数的序号有______.2.函数的递增区间是___ ___.3.函数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4.已知函数在定义域R上是单调减函数,且,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5.已知下列命题:①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则函数是上的增函数;②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则函数在上不是减函数;③定义在上的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在上是增函数;④定义在上的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__.例 . 求证:(1)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2)函数在区间和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例2.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反馈演练】1.已知函数,则该函数在上单调递____,(填“增”“减”)值域为_________.2.已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_____.3.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4.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5.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第4课函数的奇偶性【考点导读】1.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能利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具备上述对称性的,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基础练习】1.给出4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奇函数的有___ ___;偶函数的有____ ____;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有___ ____.2.设函数为奇函数,则实数.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B.C. D.【范例解析】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3);(4);(5);(6)点评: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首先注意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利用定义即或判断,注意定义的等价形式或.例2.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奇函数,且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分析:奇函数若在原点有定义,则.【反馈演练】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且函数为偶函数,则()A. B.C.D.2. 在上定义的函数是偶函数,且,若在区间是减函数,则函数()A.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区间上是增函数B.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区间上是减函数C.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上是增函数D.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上是减函数3. 设,则使函数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的值为______.4.设函数为奇函数,则________.5.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则使得的x的取值范围是.6. 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又,,求a,b,c的值;第5 课函数的图像【考点导读】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特征,学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像变换法.【基础练习】1.根据下列各函数式的变换,在箭头上填写对应函数图像的变换:(1);(2).2.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3.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4).4. 函数的图象是()【范例解析】例1.作出函数及,,,,的图像.例2.设函数.(1)在区间上画出函数的图像;(2)设集合. 试判断集合和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反馈演练】1.函数的图象是()2.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3.已知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A,且点A的横坐标为2,则=.4.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 (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f (1)+ f (2)+ f (3)+ f (4)+ f (5)=_____ ___ .5. 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