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七年级上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4.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离别
愁苦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相聚的欢乐 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 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 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 方"。
7.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 、 老树 、 西风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昏鸦_",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古道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 物是:"_人家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断肠人在天涯 __"。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旅途中寂 寞孤独 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 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之 情。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3.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 倦梳头; 泪先流。 (2)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 又重又多。
②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
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④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⑤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
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⑥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课后练习】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 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 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 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 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 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 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或一情境来比方
另一事物或另一情境的一种修辞。
构成: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作用: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生动和感
人,或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②拟人
定义:把事物当作人,把物写成和人一样,有人的感情,人的动作,人
的状态和语言。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莺争暖树 ”、 “ 燕 啄春泥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
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
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五)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
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
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
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
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
④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 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
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
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常见诗人诗歌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朴素
山水田园诗
豪放俊逸
李白诗
沉郁顿挫
杜甫诗
峻伟奔腾,雄浑豪迈
边塞诗
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用典诗、咏史怀古诗Biblioteka 通俗、直白白居易诗
【课堂练习】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 氛?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 人哪些情感?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是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悬”是笔直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 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 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的思想之情。
意象角度。“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 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6.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
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绿杨阴 里白沙堤 ”终。以“ 最爱湖东行不足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 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 分)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 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争 、 啄 。(1分) ②赏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 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 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 春的活力与生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 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练习起来,表达 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5.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惆怅、物是人非之感和孤 独寂寞之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 要赏析。
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 ③夸张 定义: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等。 ④排比
作用:加强语势,概括力强,使表达鲜明突出。用于说理具有无可辩驳
的雄辩性,用于抒情具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表达效果。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 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的诗歌)等。 (三)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①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 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 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③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专题五:诗歌鉴赏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 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 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 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 们: 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 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②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 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 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 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 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③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 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 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 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 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 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借代、对比等 ①比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