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是一个相对量。
它的数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相关。
在参考平面内,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参考平面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都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这体现了它的;可知E p =21kx 2。
这与前面的讨论相符合点为弹簧的原长处。
当物体由 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当物体由移动的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减小,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
总之,当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变成其他形式的能;当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这一点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相似。
依功能关系由图象确定弹性势能的表达式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度量.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变力所做的功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如果物体只受到一个变力的作用,那么:W=E k2-E k1.只要求出做功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量ΔE k,也就等于知道了这个过程中变力所做的功.②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但是其中只有一个力F1是变力,其他的力都是恒力,则可以先用恒力做功的公式求出这几个恒力所做的功,然后再运用动能定理来间接求变力做的功:W1+W其他=ΔE k.可见应把变力所做的功包括在上述动能定理的方程中.③注意以下两点:a.变力的功只能用表示功的符号W来表示,一般不能用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表示.b.变力做功,可借助动能定理求解,动能中的速度有时也可以用分速度来表示.五、理解动能定理(1)力(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这就是动能定理,其数学表达式为W=E k2-E k1。
通常,动能定理数学表达式中的W有两种表述:一是每个力单独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二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这样,动能定理亦相应地有两种不同的表述:①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②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重难点例题启发与方法总结】【例题1】如图,桌面离地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为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设桌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开始下落处的重力势能(B)A.mgh B.mgH C.mg(H+h) D.mg(H-h)【解析】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开始下落处在零势能面上面高H处,故该处的重力势能为mgH。
【例题2】在离地面80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以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求:(1)第2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2)第2s内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解析】(1)2s末小球下落了h=gt2/2=20m,故重力做功W G=mgh=40J。
由W G = -ΔE P 得:40= -(E P2 –E P1)= -E P2,故2s 末小球的重力势能为E P2= -40J 。
(2)第2s 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Δh=15m ,故重力做功为W G =mg Δh=30J 。
因此,重力势能变化了ΔE P = -30J ,即减少了30J 。
【例题3】如图所示,轻质绳子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它的一端拴住一个质量是10kg 的物体,人竖直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AB 长4m ,然后人拉着绳子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缓慢地由A 移动到C ,A 、C 相距3m ,在这个过程中人做的功为多少? 【解析】人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故有 W=E P =mg Δh=mg(x BC -x AB )=100J 。
【例题4】一根长为2m ,重为200N 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从地面提高0.5m ,另一端仍搁在地面上,则外力所做的功为 ( D )A .400JB .200JC .100JD .50J【解析】外力做功引起物体能量(势能)变化,物体的重心升高了0.25m ,即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50J ,故外力做功为50J 。
【例题5】在水平地面上平铺着n 块相同的砖,每块砖的质量都为m ,厚度为d 。
若将这n 块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至少需要做多少功?【解析1】n 块砖平铺在水平地面上时,系统重心离地的高度为2d。
当将它们叠放起来时,系统重心离地高度为2nd。
所以,至少需要做功 mgd n n d nmg nd nmg E E W p p )1(212212-=-⋅=-=。
【例题6】一质量分布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G ,A 、B 两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今在绳的最低点C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绷直,在此过程中,绳索AB 的重心位置 ( A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降低后升高D .始终不变【解析】拉力向下拉绳索的过程对绳索做正功,使绳索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加.绳索的重心逐渐升高。
点评: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外力做功仅引起重力势能变化,那么无论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可用重力势能的变化来度量,外力做正功会引起重力势能增大。
【例题7】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 .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B .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C .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 .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解析】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的形变若不是弹性形变,就不具有弹性势能。
弹簧的弹性势能除了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外,还跟弹簧劲度系数的大小有关。
【例题8】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物块拴接,物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用外力缓慢拉动物块,若外力所做的功为W ,则物块移动了多大的距离? 【解析】外力做的功 221kl E W p ==。
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亦即物块移动的距离kWl 2=。
【例题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使弹簧上端缓慢提升高度h ,此时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求拉力所做的功。
【解析】拉力做功,增加了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
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的伸长量为 k mgx =∆。
可见,物体上升的高度为kmgh x h h -=∆-=∆。
从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kmg h mg h mg E p -=∆=∆。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k g m k mg k x k kl E p 2)(21)(212122222==∆=='∆。
拉力所做的功为)2(2)(22kmgh mg k g m k mg h mg E E W pp -=+-='∆+∆= 【例题10】在h 高处,以初速度v 0向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时速度大小为( C ) A. gh v 20+ B. gh v 20- C. gh v 220+ D. gh v 220- 【解析】对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2022121mv mv mgh -=, 解得=v gh v 220+。
【例题11】将质量m=2kg 的小钢球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沙中h=5cm 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沙子对钢球的平均阻力。
(g 取10m/s 2)【解析1】设钢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 ,对钢球在空中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0212-=mv mgH ; 对钢球在沙中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2210mv h F mgh -=-。
由以上两式解得沙子对钢球的平均阻力mM m)s s )(m M (ML ms 11--=∆+-+-- mM ML s ML )s s )(m M (s )m M (11-=∆-∆+-=-【重难点关联练习巩固与方法总结】1.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将同一物体分别从底端拉到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沿坡度小的斜面运动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B .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C .沿坡度小,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D .不管沿怎样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相同,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也相同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桌面处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时瞬间的重力势能为( D ) A .mgh B .mgH C .mgh (h+H ) D .-mgh3. 物体1的重力势能E p 1=3J ,物体2 的重力势能E p 2=-3J ,则(B ) A .E p 1= E p 2 B .E p 1>E p 2 C .E p 1<E p 2 D .无法判断 4.将同一物体分两次举高,每次举高的高度相同,则( A ) A .不论选取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同 B .不论选取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最后的重力势能相等 C .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
重力做功不等D .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
重力最后的重力势能肯定不等5.质量为5kg 的钢球,从离地15m 高处自由下落1s ,其重力势能变为 (g 取10m/s 2,取地面为参考平面)500J.6.如图所示,一条铁链长为2m ,质量为10kg ,放在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提起铁链: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解析:铁链从初状态到末状态,它的重心位置提高了h=2l,因而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2l mg=2l×10×9.8×2J=98J 。
铁链的重力势能增加了98J 。
7、 如图所示,一人造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试比较该卫星在近地点与远地点时的重力势能大小。
E PB >E pA处由静止释放,落入水中后,在水中运动的最大深度是h’,最终木球停两物体之间连接一轻弹簧,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力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课后强化巩固练习与方法总结】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人用绳通过滑轮在一个平台上拉一处在平台下水平地面上的车。
设人以速度v 匀速拉绳,那么,当绳与水平夹角为α时,小车的动能为( ) A.2mv 21B.α22cos /mv 21C.α22sin /mv 21D.α22tan mv 212. 在高为H 的塔顶上,以水平速度为v 0抛出一物体,设gH A =,则( )A. 在H 21处物体的动能为)A v (m 21220+ B. 在H 21处物体的动能为)A 2v (m 21220+C.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是)A 2v (m 21220+D.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是)A 22v (m 21220+3. 射击时,子弹前进而枪身后退,在子弹离开枪口前( )A. 每一时刻子弹的动能都大于枪身动能B. 每一时刻子弹的动量都大于枪身的动量C. 子弹受到的冲量大于枪身受到的冲量D. 子弹受到的冲力大于枪身受到的冲力4. 水平面上的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s 后撤去外力F ,又经过位移3s 后,物体停下来,则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应是( )A.4FB. F 4C. 3FD.3F 5. 两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为1:2m :m B A =,二者动能相同,它们和水平桌面动摩擦因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