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光的直线传播(第01期)1.光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但像月亮表面、桌面等依靠它们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典型例题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答案:C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月亮表面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易错点拨:选项C中,夜晚月光明亮,考生容易认为月亮本身能过发光是光源而错选其它答案,其实月亮表面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针对练习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1.A 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地球、月亮、房屋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所以选项A正确。
针对练习2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2.C 解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金光闪闪红光满面波光粼粼依靠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自行发光。
所以选项C正确。
针对练习3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1 3.C 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璀璨的宝石依靠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所以选项C正确。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无影灯(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易错点拨: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无影灯选项A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缝隙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考生容易认为其它原因形成的,对于影子和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学生也容易混淆。
针对练习1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1.C 解析: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水中的月亮是月亮通过水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墙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不透明的物体射到其后面而形成的黑暗的区域;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针对练习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2. B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矫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是光的折射现象;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针对练习3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梳妆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C.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放大的字D.渔民在岸边,看到了水中的鱼3.A 解析:A、路灯下,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梳妆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放大的字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渔民在岸边,看到了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A.点燃的蜡烛B.月亮C.晚上的萤火虫D.发光的水母1.B 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点燃的蜡烛、晚上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都是光源;月亮自身不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2.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2.A 解析:“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说明人与路灯之间距离首先越来越近,然后越来越远。
人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人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
所以人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情况是“先变短后边长”。
A 选项正确,选填A.3.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光沿直线传播;折射解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瞄准时的三点一线,都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4.下列各种现象中,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5.下列事例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用红绿灯做信号灯B.透过窗户玻璃看到外面的房屋和树木C.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D.在池塘边看到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5.C 解析:用红绿灯做信号灯是用光来传递信息;透过玻璃看物体,光线通过玻璃时发生折射,日晷在阳光下用其影子来计时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池塘边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答案选C。
1.【山东省德州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C.缸中金鱼“变大”D.日食现象1.D 解析:鱼叉叉鱼、商场内监控探头和缸中金鱼的变大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而日食是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2.【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
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2.A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阴影区;手影、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都是影子。
故选A3.【山东省莱芜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3.D 解析:光斑是光实际会聚而成,所以不是虚像,影子是光达不到的区域,树叶的实像不会是圆形的,光斑的形成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实像,故应选D。
4.【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看水中的鱼,鱼的像的位置在鱼的下方C.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脉冲来控制电视机4.A 解析: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站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太阳被月亮挡住了,A正确;岸边的人看水中的鱼,鱼的像的位置在鱼的上方,鱼的像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岸上的人看过去,比真正鱼的位置要高,B错;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而不是反射,C错;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脉冲来控制电视机,而不是紫外线,D错。
正确选A。
5.【湖南省邵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5.A 解析: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眼,我们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时,被障碍物挡住了,光线进入不到我们的眼睛,选A。
6.【广西桂林市2015年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是手影游戏,关于影子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是光的反射形成B.是光的折射形成C.是光的色散形成D.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6.D 解析:手影游戏是灯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手不透明的物体,在手后光没有照射到的地方形成与手相似的影子,而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答案选D。
7..【江苏省南通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下列光理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7.C 解析: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钢笔移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正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应选C。
8.【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在太阳光下,人们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镜面反射8.A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树叶的阻挡后,光透不过去,在树叶的下面形成光达不到的黑色影区,故应选A。
9..【广西钦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来解释.(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9.直线传播;漫解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仍平行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因此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漫反射,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都是由光的漫反射造成的。
10、【新疆乌鲁木齐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可以用光的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关.(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像的大小(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km.10.(1)实像;直线传播;无关;(2)不变;变小;(3)3.458×103 解析:(1)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小孔成的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能用光屏承接,所以是实像,且像是倒立的;它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2)物体远离N 筒时,如上图,物体发出的光仍然能把光屏照亮,所以还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距不变,但像变小;(3)如下图所示,''ABO A B O ∆∆,则对应边成比例,'''AB CO A B C O=,即103.8109.1100AB cm mm cm ⨯=,解得:933.45810 3.45810AB mm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