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四、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

共24分。

)19.为巩固“普天之下”的王土,西周统治者实行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20.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A. 秦朝B.西汉C.东汉D. 西晋21.下左图拓片(局部)的实物出现于唐朝,其出现可验证当时已有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造纸术D.雕塑艺术22.为“还我河山”,上中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A.辽军B.金军C.西夏军D.元军23.上右图出自“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该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24.“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其前提是必须坚持A.相互尊重原则B.互补互利原则C.社会主义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25.伯里克利说:“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这话涉及了A.公民大会制B. 陪审法庭制C.将军抽签制D.轮流执政制26.《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其根本目的是A.开辟欧洲战场B.打败法西斯C.粉碎日本侵略D.建立联合国27.右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A.恢复了银行信用B.弥补了农业损失C.加强了政府调控D.提供了就业机会28.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建立北约组织④成立华约组织A.两极格局的形成B.霸权主义的推行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区域集团化的加快29.“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A.《缀术》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自然史》30.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

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

”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加强了经济交流B.发展了航海技术C.树立了明朝国威D.促进了政治交往31.与右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左宗棠收复新疆32.“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这里的“翁”是指A.邓稼先B.王淦昌C.屠呦呦D.袁隆平33.下左图再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

其中①处是A.出席万隆会议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签订《朝鲜停战协定》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4.上中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D.“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35.上右表为美国不同时期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的统计表。

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时期资本积累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C.拥有雄厚黄金储备D.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五、非选择题。

(每题12分,三题共36分。

)36. (12分)科学制定与创造性实施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深刻认识社会形势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条件。

概括下列材料中对社会形势的认识。

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认识出现的客观原因。

(3分)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內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第二个前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论联合政府的报告》(1945年4月)(2)依据形势确定任务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下列材料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并归纳完成该任务的策略。

结合史实,写出当时的客观形势。

(3分)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9月)(3)制定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是规划的主体部分。

概括下列材料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3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和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4)依据规划正确施策是完成规划的重要保证。

归纳下列统计表反映的经济总特征。

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

(3分)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1978年3588 3010 4237 13971990年17400 14300 23851 7662年增长率8.7% 8.4% 12% 6.1%——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相关内容编制(单位:亿元) 37.(12分)听历史故事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听懂历史故事需有基本的史实基础。

下列故事片段主要讲述了14-16世纪的哪些重大事件?指出这些事件对当时欧洲产生的经济影响。

(3分)有的人用行効,劈反斩浪穿洋过海……有的人用笔,活跃在世界精神舞台上……认识人自身,认识自然界,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改端自《蒸汽机打出的天下》)(2)听故事需抓住关键内容。

下列图片是老师讲故事时依托的材料,图甲故事发生于1776年北美地区,写出与这一故事相关的会议及通过的文献名称,并概括该文献的历史意义。

图乙讲述了拿破仑的故事,据此并结合史实,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6分)(3)听故事更需品味。

据下列故事片段,从成果、影响、品貭等方面,写出你心目中瓦特的形象。

(3分)有办法了!瓦特激劫地跑回家,匆匆地拿起纸笔,开始设计……在试制过程中,他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1781年,他取得了第二項专利証。

从此以后,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种新型蒸汽机的召唤下,终于来临了。

(改端自《蒸汽机打出的天下》)38.(12分)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

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

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 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 1924 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 (3分)(2)“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

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1917-1924年间俄国实践这些主张的具体史实。

(4分)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织……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1848年) (3)“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

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3分)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恨。

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林觉民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4)“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

据右图写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

(2分)四、选择题。

(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

共24分。

)题号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答案 C B A B D D A B C题号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A C A C D B D B五、非选择题。

(每题12分,三题共36分。

)36.(1)两个前途的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企图实行独裁统治。

(3分)(2)经济建设。

(1分)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人民民主专政(任意1点1分)。

全国基本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或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1分)(3)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分)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分)(4)经济发展迅速。

(1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37. (1)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分)(2)第二届大陆会议;《独立宣言》;美国独立。

制定和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发动对外战争;建立帝国。

(6分)(3)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意志坚强(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分)38.(1)维新变法运动。

中国同盟会。

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分)(2)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

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

(4分)(3)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分)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分)(4)《物种起源》(进化论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分)不怕困难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1分)。

相关主题